大黄䗪虫丸对原发性肝癌瘀血阻络型患者AFP-L3、VEGF、TGF-β1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来源 :浙江中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madoucun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大黄?虫丸在原发性肝癌瘀血阻络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因原发性肝癌于温州市中医院就诊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且中医证型属于瘀血阻络型的72例患者纳入研究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所有患者均行TACE术.对照组36例单纯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36例联合大黄?虫丸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糖类抗原CA199、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FP、AFP-L3、CA199、VEGF、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的69.44%(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44.44%低于对照组的80.56%(P<0.05).结论:对于瘀血阻络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大黄?虫丸治疗有助于降低转移风险及TACE术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本世纪初,美国开展了基于现役军用运输机为平台的空中发射技术研究,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资助下,基于C-17飞机平台,以快速到达号两级液体火箭为研究目标,提出了内装式重力空中发射技术(GAL)方案,历经概念阶段(2003.6-2003.9)、第一阶段(2003.9-2004.9)、第二A阶段(2004.9-2005.10)、第二B阶段(2005.10-2006.7)的工作,完成了17次发动机试车和3次空中投放试验,同期,项目组开展了系索空投(t/LAD)方法研究,在2005年完成了3次缩比空投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药物的研发,已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此类新型靶向药物的理论基础区别于传统上单纯的靶向联合化疗,是以单克隆抗体作为化疗的载体,将化疗药物精准释放到肿瘤细胞内部,既能够实现1+1>2的抗肿瘤效应,又能体现高效低毒的治疗优势。全文结合对ADC药物发展历程的论述,展望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未来的前进方向。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CRT)的高危因素,为制定合适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计划接受中心静脉置管的乳腺癌患者1 432例,收集患者的基线信息、导管使用信息,通过血管超声检查确认CRT的发生情况,分析CRT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 432例乳腺癌患者总置管天数达121 980 d,每例患者的平均置管天数为85.2 d。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