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先贤务实精神,书与时代共进华章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k12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篷船里载着笛声,调子悠悠飘向两岸人家,青石板上又是哪处的旅人来往穿梭?捕捞的渔船早已出发,各式商品也流通到了全国各地,忙碌的人们在幸福的生活。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便是我美丽的家乡——浙江。这里既有高楼大厦,也有青山绿水,物产富饶,人才辈出,在党的带领下,务实发展,走在新时代的前沿。
  其实刚刚步入新世纪时期的浙江,经济发展虽然在我国前列,但是省域范围内的发展极不平衡,当时丽水市、衢州市,舟山市发展较为落后,山与海固然是动人心魂的风景,却也阻碍了人们走向富足的脚步。全省还有许多欠发达县和乡镇,这样的发展无疑是不平衡,不幸福的,当年在浙江工作的习近平主席就指出了这是不全面的小康,要想摆脱现状,实现全省的现代化,就要协调区域发展,干在实处,不忽视每个乡镇每户人家的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支撑下,浙江人民深受鼓舞,务实奋进,造就了今天如此富饶美丽的浙江。这样的精神就是浙江精神,是汲取先人遗留的文化宝粹结合当今时代发展和地域特色所提炼出来的民族精华。心学之大成者王阳明先生早在数百年前就曾提出“知行合一”,推行经世致用思想。清末镇海人叶澄衷是中国近代五金行业的先驱,湖州南浔商人曾是中国最早的强大商人群体,他们敢闯敢干,自强不息,敢于站在时代的潮头去探索去创新。如今更有马云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电子商务的潮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电商的兴起和繁荣,足以称得上是人类的又一次工业革命。
  如此文化底蕴的积累,如此强大的精神支撑,我为家乡感到骄傲,作为浙江学子,我应秉承先人优秀的传统文化,求真务实,诚实守信,敢于创新,不畏困苦,与时俱进,干在实处,勇立潮头。三生之幸,前人牺牲自我搭建起今天這个美丽富强的浙江,在这样一个拥有许多机遇的良好发展环境里,我要不断发展充实自己,做一个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继承浙江精神,并把这种精神继续传扬下去,为了浙江更美好的明天,为了祖国更美好的明天而不断努力奋斗,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光与热。
  鱼米之乡尽柔情,山高海阔亦刚健。与时俱进诚守信,无问大小皆手起。浪里潮头我当先,抓住机遇人为本。和谐社会健康态,物质富足求精神。
  【点评】
  1.语言流畅,大气干练。全篇语言素朴,实话实说,但视野开阔,论事站位很高,能把形势写清,历史说明,并能表明自己的理想态度,在考场上应属于干练娴熟的写作者。
  2.脉络清楚,一起哈成。文章以层进式布局,条理清楚。先叙问题“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再写“美丽浙江”的建设,突出由古至今的“浙江精神”的作用;最后表达作为“浙江学子”的骄傲与理想。
  3.景中有情,文中有我。文章开头结尾的景物描写不多,但都能体现地域特色,富有象征意味。作文要求有“体验和思考”,而作者一开头就把自己摆进去,后面的“言志”部分更是情感饱满,很好体现了写作主体的角色意识。
其他文献
二战时的沃德无疑是伟大而令人叹服的。他是一个敢于打破惯性思维的勇者,他揭开了黎明的第一道曙光。  二战时期,英美军方大力研究飞机上弹痕多的部位并加强保护,企图以此来提高战斗力。而沃德却另辟蹊径,力排众议,认为应该加强弹痕少的部位。按常规思维,弹痕多处必定是容易受到攻击的部位,所以应该加强保护。但进一步思考,这些部位虽然“伤痕累累”,但最终还是返航了,可以说明这些部位对于飞机执行任务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期刊
呻 吟  沉睡的梦,呻吟着,展开来,随着涎水流出来,带着酸甜与悲苦,一眨眼睛,就碎了。记忆如同一株植物,食肉般地飞速繁殖,吞噬头脑,窒息心智,草一般的千头万绪。疯狂,恐惧,越来越快,越来越深,越来越远,犹如一条扭动的巨蟒,驱赶沿途的所有河水,吸落云中的所有雨滴,绞断朝天的所有大树。它不知从哪里而来,也不知往哪里而去,陷在自己的浪涛之中。它的形成只是为了成为目前的这个自己,为了填补实在的空间,为了占
期刊
来到一个地方,首先是你的味蕾在感受那个地方。  ——题记  凌晨两点下火车,到了有宝塔山、有延河水的延安。可是夜里看不清城市的模样,从小在脑海里种下的革命圣地的镜像得不到印证。站前清冷,不甚明亮的街道,几辆等待客人的出租车,举着牌子招揽旅店生意的人来回走动。  去枣园宾馆还远,一个人又不方便。在车站附近找了家小店住下,胡乱睡了几小时,天就亮了。  还没起床,心下想的却是吃,真的有些饿了。身体虽仍有
期刊
王符的《潜夫论》里有这样一句话:“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意思是说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把行动落到实处就是材料中提到的务实精神。为何要务实?因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我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是务实的典范,他曾为一句注释的妥当而大费周折。  鲁迅先生翻译俄国19世纪作家果戈理的小说《死魂灵》时,翻到这样一句话:“近乎刚出浴的眉提希的威奴斯的雕刻。”但
期刊
万物有灵,狂野生长,生命的诞生与消亡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循,而反映生命规律的语言更是一首首悠扬的乐章,感人肺腑,动人心弦,让我们好好倾听生命的语言。  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物资主要供奉者的植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一年四季,循环往复。春天,在如油般的春雨的召唤下,新芽含羞带怯地探出了头,在和煦的春風中舒展着自己稚嫩的身姿,微微点头,仿佛是在咿咿呀呀地传达着对春天到来的激动与兴奋。夏天,炽热的阳光晒得植物们
期刊
你我的情感,你我的心声,皆倾注于话语、房屋与字里行间。  ——题记  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是人能够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尽情地表达出来。语言作为思想的载体,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语言之妙,妙不可言,荀子说得好:“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我在语言中嗅到花香,品味蜜甜;我在语言中感受生命出生的喜悦,也在语言中体会生命消逝的哀伤。语言是生命
期刊
21世纪的头二十年即将结束,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时代,开启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作为00后青年,我们应该满怀家国情怀,不断树立沉甸甸的使命感,在祖国发展中成长。  青年是社会改革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富有朝气的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无论是五四时期振臂高呼的新青年,还是在战火中浴血奋战的
期刊
人类作为一种群居动物,我们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而周遭的环境又是由众多人组成的大社会,我们不可能只着眼于自身需要。在马斯洛对于需求的划分中,生理安全需求之上便是社会需求,最后延伸到自我超越。所以说,为己和为人是不可分割的,我们都渴望被人需要来实现自我的价值,这主要还是取决于我们自我心理上的认知。只有意识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小我”,我们才会在“大我”中得到提升和完善,成就丰满的人生。  
期刊
品味好话  我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应酬性的活动越来越少,耳边听到的好话却越来越多。  这一切都源自近期写了几篇拙文,相继发表在《读者》《海外文摘》《散文选刊》《西北军事文学》和《光明日报》《陕西日报》等刊物上,有几首散文诗甚至挂在西部门户网站《陕西文化产业网》的首页上。于是乎,沉默许久的座机电话铃声频频响起,手机短信提示音叮当不断,微信上更是点赞连连。赞扬的、鼓励的、恭维的、感叹的话不绝于耳,总
期刊
“诗圣”爱雅语,“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汪涵护方言:“我要把大量的精力、财力投入方言保护中去,这是属于我40岁之后的诗篇。”  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全球化,城乡一体化,推广普通话,力度非常大。中国方言岌岌可危,保护方言,刻不容缓,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辈也当尽心力,守护吴方言,传承吴方言这一"吴侬软语"。  “普通话可以让你走得更远,可以让你走得更方便,但是方言可以让你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