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阅读方法 注重情感体验

来源 :现代教师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feeling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弘扬学生个性已成为阅读教学改革追求的崇高目标,我们在教与学实践中认识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阅读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着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改革,尤其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对阅读课的教学中反复强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心得”,这就明确展示了“阅读个性化行为”的科学理念。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及自己对阅读教学不断反思的情况下,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教学改革:
  1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阅读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王富仁先生说:“我认为在语文的教学任务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说可以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更多的课堂教学手段,并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给学生创设一种趣味横生的教学情境,创造阅读氛围,使之进入一种“乐读爱读”的境地,让学生真正把学习语文当作一种快乐的事,自觉地投入到阅读中去。实际教学中我每节早读的最后五分钟,都会安排学生轮流推荐一篇佳作,并陈述推荐理由。这是每天早读最令学生期盼和心动的时刻。即使在课堂上,我也尽可能让学生多阅读,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学生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才能积极的思考,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
  2课堂阅读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提出阅读要求:“你们对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并将这些建议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学生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此法可以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哪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法的改进,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提倡个性化阅读 ,注重独特的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有的学生可能读完文本之后就能从文中提取信息,从整体上感知文意;更可能有一些能力超强者能从语言、内容、结构、写法上赏析评价文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指导自己的写作。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应因生制宜。
  当然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还应做到因文制宜。我们要注意选择那些有思想性、文学性,并适合学生阅读的美文。要根据文本特点区别对待,可让学生多读几遍,整理记忆。思想深刻,理解较难的文章就要引导学生“钻”进文本,汲取精华;行文规范性强的文章就不要忽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总之,我力求让学生读每篇文章都有收获。
  4让学生课堂阅读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想象式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立足于“想象”一词。在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凝神遐思,进而循序渐进、细嚼慢咽的品味原始文本,才能更好的品出其景其情,其意其感。在此结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来分析,学生边诵边吟,边吟边品,品之妙处,诗中之景物便活了起来:枯藤,老树,昏鸦,瘦马,古道……纷至沓来,映入眼帘,挥之不去,在头脑中绘成一幅多彩多姿的凄美图画,这就是“再造性想象”的初始阶段。再吟再品,景物愈发活灵活现,图画愈发栩栩如生,一股凄凉之情油然而生。满眼萧瑟,欲断肠,与作者达到共鸣,品出了诗情,这便完成了“再造性想象”。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会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接着,进入创造性想象阶段,景越来越凄凉,情愈来愈悲,自己仿佛就是断肠人。由于每个学生对课文内容、思想底蕴感悟不同,出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 “新象”。从品物境到品情境到品意境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再造性想象”到“创造性想象”的过程。
  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是对课堂学习的补充,也是对知识的实践。大量阅读优秀文章,能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引来源头活水,同时优化阅读方法,注重情感体验,更能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作为老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养成勤读书、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通过课内外的阅读,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其他文献
【摘要】  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对如今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小学教师,不仅要有丰富文化底蕴,课堂上更要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而且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各种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课堂上具有趣味性强,吸引力高,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正迅速而广泛的进入教学实践。  【关键词】多媒体;教师角色;课堂教学;整合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受历史背景、对教学的认识、个人经验及教
期刊
根据国家对小学新教学大纲的要求,为满足学生学习、阅读、交流的需要,低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识字量不过关,不但影响小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而且会直接阻碍其他各门学科的学习,制约儿童的智力发展。可见,做好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工作对小学生成长显得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种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是从2009年开始在内蒙地区实行的,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对新课程的教学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拙见和体验,故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试从文言文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以及教师与学生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  2009年,内蒙地区全面进入了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80后教师,这样的情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创新型的带有点研究性的课题,它是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学习生活而设计的一门浮动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可以说,综合实践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我认为,要上好综合实践课,应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下面淡淡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看法: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  1.1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是以学生为活动的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整个活动是面向学生,哪作
期刊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明、更加形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多媒体应用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参与度能呈现过程,降低教学的难度;能揭示规律,拓展思维的深度;能扩充信息,增加教学的密度,亦能有效促进动态课堂的生成。但在多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上,要注意“度”的把握。在教学中我们要研究多现代
期刊
背景:站在办公室里,我望着操场上四个班级的孩子,他们正在那做操,“1、2、3、4……口令声不绝于耳。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的动作有些僵硬,有些孩子明显是在“偷懒”,声音也越来越小了,显然他们是身体累了,身心也疲惫了。一节课下来,除了个别孩子请假上厕所外,其余孩子几乎没有离开过原地。目睹了几节课之后,我的思绪万千。体育课应该怎么上?是谁剥夺了孩子们“玩”的权利?这种现象让从事十三年教师职业的我感到心痛
期刊
摘要:研究对58名农村教师进行深度的个体访谈收集资料,应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研究结果认为:关系网络、职业素养和学校管理是影响农村教师职业发展“内卷化”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农村教师职业发展存在路径依赖和“马太效应”,“农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较低。为促进农村教师职业发展,应完善农村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并公平分配发展机会,优化农村教师职业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强化农村教师职业发展政策执
期刊
课堂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任务的主渠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其优化的程度取决于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一改过去“满堂灌”的教育形式,鼓励学生自己生动活泼的发展,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将“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如何鼓励和培养学生参与教育学习的兴趣呢?  首先,“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建立以班级为核
期刊
初学英语的小学生,对英语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一点加以正确引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平日的英语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语言都与当前生活相关联。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备课,要有统揽全局,驾驭教材的能力,进而努力营造富有乐趣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最终收到最佳的授课效果。  1情境导趣,以趣激学  “兴
期刊
书是知识的宝库,也是人类永远的朋友。对于儿童来说,它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提高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带来丰富的体验、热爱生活的心灵、高雅的气质、丰厚的素养等。而且科学家研究表明:书读得越多,知识面越大,就越能促进课内学习,使学习生活越来越轻松。正因为如此,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他反复向老师和家长叮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