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玉出昆山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zhizunba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奥组委于2008年1月2日正式接受了青海省昆仑玉石的捐赠,这也意味着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将全部以昆仑玉石为原料。“金镶玉”寓意着金玉良缘,这也是奥运历史上第一次在奖牌中加入了非金属元素。
  
  昆仑玉的发现在90年代初的中国是一个神话,在世界玉界同样是一个神话,这个神话传唱到2008年春便成了经典——昆仑宝玉被镶进了北京奥运会奖牌,成为了奥运健儿的宠物。
  神话的诞生平淡无奇,据说90年代初有一个牧民在昆仑山中放牧,发现有一种石头格外稀奇,不仅质地坚硬,而且色彩斑斓,拿在手中把玩时总感觉有一种灵气环绕。他把这个怪事讲给了他的一位朋友,并带他的朋友去看那种稀奇的石头。
  
  朋友来自中原,以开采矿石为生。当他见到那种稀奇的石头时惊呆了,偌大个山中没有人烟,而传说中的昆仑美玉就静卧在雪山草地间。
  古曰:“世间有三宝,名剑铸吴越,珠宝产江汉,美玉出昆山”,古人以玉比德,以玉示人,玉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玉是华夏文明的产物。华夏子孙有5000年的文明史,而用玉史却达到了8000年,8000年的玉文化在华夏文明史上演绎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故事。
  翻开历史,有这样的一段记载:汉初,汉王朝为了一种精美的石头千里迢迢派兵攻打天山脚下一个叫鬼方的部落,鬼方用这种精美石头雕琢的祭祀珍品吸引了汉王朝的达官贵人,他们把它作为装饰品以显示他们的富贵和权力。战火在天山脚下燃烧了3年,鬼方部落终因物资匮乏、人员伤亡等多种原因,放弃了对那种精美石头的守护。从此,那种精美的石头便源源不断地运向了中原,因此有了玉门关,那精美的石头就是众所皆知的和田玉。
  
  与和田玉属于同一矿带,玉性和玉质与和田玉同出一辙的昆仑宝玉却产生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辖区昆仑山南麓玉女峰和王母瑶池附近。传说远古时期西王母曾佩戴它巡游昆仑,旧石器时代人们也把它作为装饰和兵器使用,后因开采、雕琢等种种难度中断。随着和田玉的开采,昆仑宝玉便销声匿迹。
  昆仑玉产于海拔4200米的高度,自20世纪90年代发现开采起很快便享誉海内外。其主要由透闪石、阳起石构成,是由粒径小于0.01mm的纤维状透闪石晶体交织在一起的块体,透闪石含量占93%以上,在放大镜下呈毡状、簇状、捆状交织结构,昆仑玉为羊脂、腊状光泽,硬度为6.5~7.5,韧性大,雕琢难度高,密度2.9,比重2.7~3.7,在偏光器中观察明亮,更珍贵的是与翡翠相媲美的深绿色镶嵌在白玉中,可谓“玉中珍品”。
  迎接奥运,观赏昆仑宝玉!
  高原之行,美在昆仑宝玉!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