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标,对数学教学的几点反思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c894784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改革的深入,我们逐步走入了新课程。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1.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1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
   1.2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1.3 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2.教学中要“用活”教材。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2.1 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
   2.2 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象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
   3.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4.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的评价每一个学生。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4.1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淡化考试的功能,淡化分数的概念,使“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话成为历史。
   4.2 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肯定会把一部分有个性发展的学生评下去。
   4.3 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会不断的追求,不断的探索和攀登。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以上几点是我在这一学期教学实践和学习时的心得。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应该尽快成长起来,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难,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让实践之树常青。
其他文献
现代教育理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课堂不再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地方,而是师生互相交流的平台。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何在课堂上具体实施呢?老师们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也只能凭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1.让美读引领情感体验。中国文学语言之美不仅表现在内容、意义和外在的形式上,还表现在特有的声音韵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改革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状况,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沟通和合作,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本文谈谈如何提高语文合作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语文 合作学习 效率    1.合作学习的优
期刊
【摘要】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们要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创建成功人生。  【关键词】习惯 性格 命运  Habit decides character and character decides fortune   Chen Yu   【Abstract】Habit decides character and character decides fortun
期刊
【摘要】地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训练学生的思维;认真开展课内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地理教学 培养 创新能力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Gong Meiling   【Abstract】Geog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高中作文教学改革的推进相对滞后;高考作文命题及评分带来的负面效应;作文常规教学的低投入的现状,以调动学生写作情感,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为出发点,从命题、阅读、讨论、评语四个环节对作文教学进行扼要阐述,旨在改变作文教学现状,探寻作文教学出路。  【关键词】话题 阅读 论辩 评语    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更新,到课程的设置、教学资源的开发、教材
期刊
【摘要】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必经之路。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应该如何为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创设条件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 自主学习 尝试法  The methods of attempting the independent learning in the reading teaching   Qu Shubao  
期刊
【摘要】创新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教育创新应从课堂教学抓起。设计导语是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前奏;营造氛围是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条件;嫁接迁移是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升华;巧设板书是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终乐章。  【关键词】创新 语文课堂教学 设计导语 营造氛围 嫁接迁移 巧设板书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以发掘人
期刊
新课程强调,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的创生者和主体,在教学中,要构造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课堂,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真正地去按自己的意志去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做到这些,教师必须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和新课程理念为自己的思想指南,改变思想观念,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这样才能彻底地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式。基于以上的思考,在如何改变教学方式方面我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1.学科整合教学法。历史博古通今
期刊
【摘要】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样,政治课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政治教学 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 创新意识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n politics teaching   Wu Yaosai   【Abstract】The classroom t
期刊
【摘要】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己成为我们的共识,但教师和学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都具有一定的惯性。如何及时地做好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在这一点上教师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除了自身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需要改变外,如何尽快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师的任务。  【关键词】课程标准 教学理念 课程改革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Respect students an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