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重构背景下的中国发展新路径

来源 :企业科技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xiaohai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中美贸易摩擦、逆全球化趋势等复杂背景,加大了全球对外经济关系的不确定性,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及区域合作等都不断推动全球价值链的重构,主要表现为新兴经济体的逐渐崛起、价值链逐渐转向本地化和区域化、价值链附加值的分布态势逐渐发生改变,在此重构大背景下,为我国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创造了重要机遇。文章通过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表现进行分析,探索我国如何在此背景下积极适应国际形势变化,抓住时机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新路径,即依托“一带一路”倡议、RCEP自贸区建设等,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经贸规则重构,逐步构建以中国为主导的区域价值链,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稳步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重构;重构主要表现;发展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F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12-0004-03
  0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不断提升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度,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及服务贸易第二大国。但也要看到我国出口制造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依然集中于中低附加值领域,不少行业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一带一路”建设也正处于关键时期,与此同时,中美贸易争端与摩擦愈演愈烈,逆全球化趋势加大了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不确定性,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也对不少国家的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在此复杂的背景下,中国面临如何以适应柔性商业规则为基础,以技术升级为抓手,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并稳步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挑战。
  1 全球价值链内涵
   米凯尔、波特最早提出企业价值链的概念,主要包括实现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基本业务活动(包括市场研究、研究开发、采购供应、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以及各类支持性或保障性活动(如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监控管理等)。随着全球国际化分工的日益细化,上述各个环节开始分别由不同国家的企业分别执行,企业内部的价值链也逐渐扩展为全球层面的价值链,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的概念由此产生。2002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GVCs进行了定义:GVCs是在全球范围内将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售后等创造价值的环节分包到不同国家,企业通过参与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环节获取相应的价值增值。
   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已经步入全球价值链时代,发展中国家更是通过提升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价值链中各环节所创造的附加值并不均等,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的附加值价值远高于产品生产工序环节。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位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主要负责组装加工等生产环节(如图1所示)。
  2 全球价值链重构的主要表现
  2.1 新兴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地理布局上逐渐崛起
   过往全球价值链上的最终消费环节主要集中在以欧洲、北美国家为主的发达经济体中,但最近十余年来,新兴经济体如中国、韩国、印度等国家,在最终产品进口额、制造业增加值等方面迅速崛起,逐渐拉近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2020年7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发布《2020年工业竞争力绩效报告》,根据工业化密度、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与出口额等8个指标对全球经济体进行综合评分与排名,反映各个经济体在全球制造业中的相对地位,德国、中国、韩国、日本、美国排在了前五位。
   此外,全球价值链也逐步向需求端转移。发展中国家由于具有庞大的消费人口基数,因此吸引了更多跨国公司的布局。根据布鲁金斯学会2020年10月特刊《中国对全球中产阶级的影响》指出,20世纪50年代全球90%以上的中产阶层集中在欧洲和北美地区,而当前超过20%的中产阶层生活在中国,到2027年预计此数据会达到25%,这些变化会引导全球价值链向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发展中国家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转移。
  2.2 全球价值链逐渐转向本地化和区域化
   2008年,次贷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如美国的单边主义和霸凌主义对全球多边体系形成挑战,不断制造贸易争端,以阻止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这对以加工、组装及制造等产业环节为主的新兴经济体造成严重影响,并逐步推动全球价值链活动向本地化、区域化转变。发达国家政策转变的原因一是为了应对经济危机,提高本国就业率;二是随着不少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它们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逐步提高,挑战了发达国家在价值链上的主导地位;三是随着全球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价值链上原有的低附加值环节逐渐可以通过成本优化使“制造业回流”成为可能。
  2.3 全球价值链附加值的分布态势逐渐发生改变
   随着全球价值链的重构,传统价值链附加值的分布态势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根据传统的全球价值链利益分布规律“微笑曲线”,价值链前端的研发环节与链条终端的销售服务环节能够创造最大的附加值,而处于价值链中端的加工制造环节则只能获得较小的利益。但随着全球价值链的重构,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步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逐渐向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变。先进的制造业逐步由加工组装向研发制造流动,并转变为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智能化生产流程,获得越来越高的价值链附加值。因此,拥有创新发展技术能促使地区占据价值链主体的主导地位。
  3 我国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的发展新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贸易发展速度迅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随着近年来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度和市场地位的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发达国家在某些产品领域原有的领先地位,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的原因,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使用贸易战对中国有一定领先优势或有超越之势的行业实施打压,从战略上围堵我国的高端制造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经济贸易发展。基于此,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我国应加快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积极适应国际形势变化,探索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的发展新路径。
其他文献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在中高压领域备受关注,由于具有本身高度模块化的结构、良好的输出波形及冗余容错控制能力强等特点,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
我有一张三岁多时,妈妈抱着我在儿童医院输液的照片。以前我不明白爸爸为什么要把这张照片拍摄下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体会到,这张照片向我叙说着妈妈的爱,让我渐渐地知道了感恩。  现在,在家里,我常常帮助爸爸妈妈扫地、洗碗、擦玻璃……有时也会给他们倒杯水、冲杯奶茶,爸爸妈妈经常夸奖我。有一次,我做的一件小事让妈妈感动了許久。  那是一个冬天的晚上,只有我和妈妈在家,我发现妈妈在吃饭的时候不像以前
根据铁路发展机车信号主体化的需要,在传统站内轨道电路的基础上增加ZPW-2000A电码化设备,及时向列车发送包含行车控制信息的移频信号,对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行车安全有重要的
关于统计建模课程教学的实践,对传统的教学授课方式进行了一定的改革,通过引入教学项目案例,探讨和构建了统计建模课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实施路径.对比了项目驱动教学使用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