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起大落的秦朝》片段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ng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读】
  一提学习古代文史知识,不少学生会有一种恐惧感,觉得古诗难懂,古文难背,古代历史太复杂,年号、年表记不住。但古装电视剧很多人都爱看,古人的“八卦”很多人都喜欢。那么,有没有可能在读故事的时候,轻轻松松了解中国古代史,顺便学习文言文的字词用法,再多懂一点国学知识呢?
  还真有一个有心人关注到了初中生的这种需要,他以《史记》等史书为底本,将古代文化知识巧妙地嵌入精彩的人物故事,推出“熊大叔讲文史”丛书。该丛书中,“国学小课堂”招招实用,每一章都文采飞扬,让人读完还想读,不知不觉间,那些朝代的顺序、那些“意动”“使动”用法、那些人和事,就都印在脑里了。
  “熊大叔”本名肖或,是资深媒体人,文史是他的深度业余爱好。他对历史的解读严谨、专业、深入浅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套书还配有幽默的历史漫画、音频、手绘地图、经典选段,对时间紧张的初中生来说,真的很贴心。下面选取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的故事,大家可以将之与西汉名将李广做一下对比,分析一下两人的性格,看看著名的历史人物是怎样成名的。
  至今犹忆李将军
  唐代诗人高适写过一首边塞诗,叫《燕歌行》,其中最后两句是:“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有人以为这个“李将军”指的是西汉“飞将军”李广,但也有人认为高适说的是战国末期赵国名将李牧。赵国在战国时期堪称“战斗民族”,能打的将领出了一拨又一拨。继廉颇、赵奢之后,李牧是赵国军队的又一灵魂人物。
  公元前244年,也就是秦王赢政即位的第3年,李牧带领赵国军队进攻燕国,最终占领了两座城池。显示出很强的指挥能力。在这之前,在战国七雄的战场角逐中,廉颇、赵奢都是大名鼎鼎的良将,没听过李牧参与这种兼并战争,那是因为他一直在赵国北方守卫边疆,随时准备应对匈奴人的人侵。
  赵国的主要领土在今天的山西、河北、陕西等地,向北就是草原,那里自古就是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匈奴實行奴隶制,奴隶的来源靠掠夺人口,为了抢人会时不时南下侵扰中原;遇到气候恶劣、草原水草不良,也会南下掠夺粮食、牲畜和其他财物。战国七雄中北边的赵国和燕国,都有抵御外族的压力,他们在中国历史上较早于北部边境修筑长城。
  有了这个历史背景,再来说李牧,就更容易看出他的能力。他在代郡和雁门郡一带统领赵国的边防军,但几乎不主动出击去打匈奴人。他选择了一些精明的官员,在边境上开设市场,从中收税,收税所得,每天买牛买羊,把军队食堂办得非常好。官兵们吃饱穿暖就天天训练,按照赵武灵王的思路,练习骑射,日子久了,这支赵国边防部队就有了非常精锐的骑兵。
  即便如此,他也不去打匈奴人。他在边境上修筑了很多烽火台,只要匈奴有动静,这边很快就知道了,消息很灵通。他又派了很多侦察人员去匈奴那边,随时打探通报匈奴人的动向。有了这么发达灵敏的情报系统,又有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那么就可以掌握情报狠狠打击匈奴人了吧?不。压根儿不是!他给军队和地方官还有老百姓下令,一旦得到匈奴人侵的消息,赶紧躲到堡垒里,把牛羊也赶进去,藏好了,谁也不许出去迎战,违抗命令的,砍头!
  于是接下来好几年。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战场模式:每当匈奴人来的时候,赵国边防军就急匆匆地躲进工事,边民纷纷藏在堡垒里,牛羊都集中起来,匈奴人根本抢不到东西。匈奴人一方面很恼火,另一方面越来越看不起赵国人,觉得他们都是胆小鬼。不要说匈奴人,就是赵国军队的官兵。也都认为他们的顶头上司将军李牧是个懦夫。
  时间久了,赵国上下对李牧很不满意。赵王特意派人去批评他。李牧呢,客客气气地接待使者,客客气气地送走使者,该咋办还咋办,不为所动。赵王一气之下,就把他给撤了,真的让他回来了。新到的将军血气方刚,心高气傲,一年间多次出兵攻打匈奴,结果发现不行,总是吃亏……。打了一年。赵军损失了军队,老百姓也遭了殃,牛羊被抢走,也没法安心种地、放牧了。赵王一看,终于明白李牧的高明所在,就去请他出山。
  李牧坚决拒绝:“这个官我不当!”赵王强行要求他去边疆上任,他就提条件了:“要我去,除非你同意我用我的办法。”赵王说:“只要你肯去,随你便。”有了这个“尚方宝剑”。李牧就重新回到了北方边境,依然用他那套办法,不求胜利,但求不受损失。匈奴人纠缠袭扰了数年,战场模式没有什么变化,更觉得李牧是个懦夫。李牧手下那些军人,吃得红光满面,本事也长了,但又没法打仗,都憋着一股劲要收拾一下匈奴人。
  于是李牧在军中展开各种选拔,选拔最强官兵。最后选出了1300辆战车,车后跟着一定数量的步兵。又选出了1.3万名骑兵,总共算下来,特别能冲锋陷阵的官兵选出了5万名,弓箭手选出了10万名。然后,按照步兵、战车、骑兵联合作战的方式,练习指挥、练习冲锋、练习防守、练习追击,最后配合得非常默契,等于组成了中国历史上较早的一支混合机动兵团。
  战术练到炉火纯青时,李牧觉得时机成熟,可以动手了。他下令让老百姓都去边塞外的草原上放牧,牛羊遍地,非常诱人。先是匈奴的小股部队来抢劫。和赵国的小股部队打了一阵,他们发现赵国军队还是不行,一到实战就不是自己的对手,没打几下就逃走了,还有几千人当了俘虏。匈奴单于一听这个情况。觉得可以大举入侵了,就带领大队人马长驱南下。他们觉得这次终于可以大发横财。狠狠地捞一把了。但是战场形势突然就变了,匈奴人发现自己好像钻进了一个口袋,不知道赵国主力部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前后左右都是赵军,赵国的步兵和战车配合组成严密的阵形,从阵形里发射出密密麻麻的箭,成片成片地射杀匈奴骑兵,赵国的士兵从两翼包抄过来,远处射箭,近处用戈,战斗力惊人。
  匈奴人招架不住,就开始逃走。要是过去,他们一溜烟就跑了,赵国的步兵根本没法追击,但是这次,李牧的骑兵穷追猛打,死死缠住,匈奴人根本摆脱不掉。这场战役,匈奴损失10多万骑兵,单于带着很少的残兵逃到更北方去了。李牧不但沉重打击了匈奴。还乘胜进军,横扫东胡和林胡,大破东胡军队,林胡全部投降。
  此后10多年,匈奴人始终不敢靠近赵国边界,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保家卫国的战斗,要么不打,要么就打得敌人魂不附体,再也不敢有挑衅的心思。这一仗,打出了赵国的军威,也让李牧成为各国非常敬佩的名将。他带领的那支北方精锐部队,是赵国保卫国家尊严、和秦国一决雌雄的最后希望,就像是在黄昏越来越浓重的黑暗中,还有一抹灿烂的晚霞,让人看到一丝光亮。
  【点评】
  部编新版语文教材中,古诗文增多了,语文学习的难度加大了,从古代散文中抽取文段测试学生的文言阅读水平的考查更频繁了。如果多了解一点古代的历史。对学习古诗文大有裨益,对提高个人修养也是极有好处的!
  选文开头引用《燕歌行》中的两句诗,有什么作用?
其他文献
《备考特别行动》参考答案及解析  《富贵不能淫》阅读题  河南省试题 1.(1)行冠礼 (2)遵从(2分,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 2.(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平安无事。(2分,意思对即可。)  3.①使用反问,以不可辩驳的语气否定景春的观点;②使用排比(反复),阐明大丈夫的精神实质及特点,义正词严,气势磅礴。(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能。①为茶民和小吏
期刊
公输之刻风也,冠距①未成,翠羽未树;见其身者,谓之鹲鸱②;见其首者,名曰鴮鸅③;皆訾其丑而笑其拙。  及风之成,翠冠云耸,朱距电摇,锦身霞散,绮翮焱④发。翙然⑤一翥⑥;翻翔云栋,三日而不集。然后赞其奇而称其巧。  (北齐·刘昼《刘子>)  【注释】  ①趴:禽类爪后突出像脚趾的部分。②鹲鸱(méng chī):猫头鹰一类的鸟。③鴮鸅(wū zé):鹈鹕。④焱(yàn):火花,火焰。⑤翙(huì)然
期刊
亲爱的卡卜斯先生,我现在在这远方无边寂静中重读你的信,你那对于生活的美好的忧虑感动了我。这里我觉得,那些问题与情感在它们的深处自有它们本来的生命,没有人能够给你解答……我却相信你不会永远得不到解决。你是这样年轻,一切都在开始,亲爱的先生,我要尽我所能請求你,对于你心里一切的疑难要多多忍耐,要去爱这些“问题的本身”,像是爱一间锁闭了的房间,或是一本用别种文字写成的书。  现在你不要去追求那些你还不能
期刊
【锁定考点】  1.考查内容:对典型人物形象的考查;对情节、艺术特色、读书方法、阅读感受等的考查。2.考查形式:对一部名著专项考查,对多部名著综合考查。  【命题简析】  2019年中考,全国各地对名著阅读的考查中,课标要求必读的12部名著均有体现,其中考查频率较高的是《水浒传》《西游记》《骆驼祥子》《朝花夕拾》《昆虫记》,选读名著涉及《红岩》《平凡的世界》。  2019年中考名著阅读试题呈现以下
期刊
復习提示  1.积累主要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思想意义等方面的内容。2.学习把多部名著勾连在一起复习的方法,例如以“苦难命运,不同结局”为主题,可以一起复习《童年》《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骆驼祥子》等。  1.有人说,苦难能锻炼一个人;也有人说,苦难能毁灭一个人。你赞同哪一种说法?请你从以下备选人物中选择其中一个,并结合他的相关故事加以分析。  阿廖沙(《童年》) 祥子(《骆驼
期刊
这篇小小说运用倒叙的写作手法,开头先交代邻居赵五因脸部烧伤住进医院,人们议论纷纷。在议论中,巧妙地道出了赵五烧伤的原因——火灾中救人。倒叙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悬疑意味,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作者在赞美英雄的同时,也批判了老王、刘大妈等人。危急关头。赵五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却被邻居怀疑火灾是他引发的,还说得好像有理有据。小说內容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看罢此文,不禁让人想起现实生活中诸多“做好事
期刊
2019年湖北宜昌市中考名著阅读试题的文段选自《昆虫记》,所选文段是作者法布尔对童年生活的一段美好回忆,篇幅不长,笔调轻松,适合初中生阅读。这种“切片式选读”的考查方式,在宜昌市中考中是首次出现。命题人围绕选文共没置了五道试题,考查了学生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情况及对整本书的阅读情况,由部分到整体,层次清晰。5道试题共计10分,学生平均得分为6.18分。  第1題,考查学生筛选和提炼主要信息的能力。题目
期刊
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新年踏着轻盈的脚步悄悄来到。新年的钟声在零点敲响,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是一个崭新的清早。新年,你好!  北方,雪花美丽地结在树梢,在一阵阵寒风里,跳起了晶莹的舞蹈。大街上,叫卖的老大爷和老大娘,举着那一串串糖葫芦,红红的像温暖的火苗,点燃了过往孩子们的欢笑。新年,你好!  南国,海摇起来还是那么蓝,帆悬起来仍是那样高,快放假了,同学们的心,一半惦着期末的考试,一半已飞出校园,像天上的
期刊
一、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大类)  【材料二】  可回收物标志(中小类)  1.請根据【材料二】,为【材料一】中“可回收物”做出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右图是“有害垃圾”的图标,奶奶看不懂,请你给她讲解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三
期刊
①急雨收残暑,西风吹暮蝉。  ②去年秋天,研讨会选址苏州东山,会后,苏州好友邀游东山。此行源于童年温馨的回忆——寻访曾经叫卖香炒热白果的小贩。在村民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曾在上海叫卖的小贩。  ③得知我们来意,老人兴奋了。院子里的灯光,泛起秋夜薄雾般的寒意,老人身影,被这光拉扯得瘦长了。进了院门右边屋子,西面墙角,错落地挂着几张蜘蛛网。满地散着镰刀、粪桶及锄头。东面墙角,一口旧柜子却异常整洁。打开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