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S掺杂对NaTaO3可见光下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来源 :无机材料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ivan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Ta2O5为前驱体,Na2S2O3为S源,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新型S掺杂NaTaO3,并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研究S元素掺杂对提高纳米NaTaO3的可见光光催化机理和反应历程。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UV-Vis DRS)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所得样品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掺入S元素后,NaTaO3晶体的表面电荷和表面形貌没有发生明显变化。UV–Vis漫反射光谱分析结果表明S2–部分取代晶格中的O2–离子形成Ta–S–Ta键,掺杂后的Na
其他文献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磁性ZnFe2O4/埃洛石复合材料(MHNTs),并对其吸附亚甲基蓝(MB)的性能进行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振动
最近看了一篇关于工程机械的分析报告后深有启发。据统计,国内主要工程机械产品保有量达到550万台,其中液压挖掘机131万台,装载机164万台,由于工程量的不景气以及各厂家开展的以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过程中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奇偶数均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抢救措施,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急诊
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疾病,生物组织工程技术的出现为椎间盘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研究以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
黄光荧光材料在近紫外(NUV)芯片激发的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的制造中起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通过在Gd2W3O12基质中共掺Tb^3+/Eu^3+或Tb^3+/Sm^3+,从而获得较强的黄光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