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才能产生无穷的渴望和勇往直前的热情。因而,在教学中,要学会适时的进行兴趣的激发和情绪的调动,使每位同学自始至终处于和谐、融洽、兴趣盎然的探究氛围中。
关键词:兴趣;组织课堂;营造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才能产生无穷的渴望和勇往直前的热情。如何营造趣味无限的语文课堂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深挖教材“乐学点”
我们认真品读语文教材就不难发现,每个学段的课文都是那么有趣:有的内容生动有趣;有的语言活泼优美;有的插图栩栩如生;有的空白点耐人寻味……教学时就要仔细研读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努力去寻找课文的乐学点,把文中的乐趣挖掘出来与学生尽情分享。
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光是朗读课文是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的,如果结合音乐,美术,让同学们感受到课堂活跃的气氛,学生自然会主动探究。比如:一年级下册教材《荷叶圆圆》语言生动优美,开课时我也用诗一般的语言把学生带到那美丽如画的情景中:荷叶圆圆的,荷叶绿绿的,荷叶是夏天里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下跳动的绿色音符。小水珠喜歡荷叶,小蜻蜓喜欢荷叶,小青蛙喜欢荷叶,小鱼儿也喜欢荷叶。让我们一起在这篇轻松活泼的散文诗里,去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去触摸生机勃勃的荷叶,去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快乐的心情吧!话音刚落,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书自由读起来。
二年级上册教材《从现在开始》中的插图也很有趣,它把猫头鹰、袋鼠当上万兽之王时的得意、可爱和众百兽受折磨时的尴尬、苦不堪言表现得活灵活现。学生在欣赏这些可笑的画面时,适时引导他们想象动物们都叫些什么苦?照此下去,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学生们充分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他们兴趣盎然,妙语连珠,故事情节更加丰满了。
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中还藏着许多“空白点”,将学生带入空白处进行挖掘,并借助教材空白发挥想象,进行情境再现与信息交流等训练,可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语言表达,使课堂教学开放而活跃。
所以,教学时,只要我们睁大发现的眼睛,把让学生欢欣的元素挖掘出来与之分享。学生就会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二、语言幽默风趣
说话幽默睿智,风趣诙谐是一门很高的艺术。老师作为教书育人的行家里手,应该善于、勤于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活跃课堂教学那种比较沉闷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极积性和主动性。
拼音教学枯燥无味,我有目的地联系生活创设趣味情境,使之自然贴切、新颖有趣、生动形象。再配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既让理性的东西变得简单化,又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要。
指导“a”的书写教学片断:
认识了“a”后。
师:孩子们,我想把“a”送回家,好吗?“a”的家在哪里呢?(老师用手指着四线格)
生:在四线格。(学生认识四线格)
师:这上格,中格,下格就像房子的三楼、二楼、一楼;“a”的家就在二楼。(意在指导把“a”的位置找准)
师:二楼就是“a”一个人住,要占得满满的,但也不要太霸道,把手脚伸到一楼和三楼去了。(指导把“a”写规范、标准)
学生书写非常标准到位。
批评学生在语言上讲究艺术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听说一位教师上课时发现有几个学生睡觉,于是他停下讲课的内容,摇头摆脑的吟诵起来:“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洒点敌敌畏,不知死多少。睡觉的同学注意蚊子咬你哟!”(同学们都会心地大笑起来),那几位学生不好意思极了,也只好打起十二分精神听老师讲课。这种批评不但没有影响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反而收到了学生集中精力听课的良好效果。
教师的评价语言如果幽默风趣,更让你的课堂充满生机。前不久,我到成都去听了孙建锋老师的口语交际课。课中的孙老师情境创设丝丝入扣,评价幽默诙谐,引导精彩巧妙,整个课堂妙语连珠。请看其中的一段对话:生:我会把杀人犯的尸体抛到垃圾桶以解心头之恨。师:亏你想得出,那才叫“遗臭万年”呢!生:我要让罪犯的家人也受到惩罚!师:株连九族。出手不凡!你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实在太厉害了!生:把他烧了,骨灰扔了,让他死无葬身之地。师:轻描淡写的,就“以牙还牙”了。生:埋起来,让他下地狱!师:放在哪层?18层好不好?……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孙老师把自己的光芒照射到了每一个角落(结课时全班无一人未发言),学生们畅所欲言,不知不觉中语言得到训练,情感受到熏陶。听课的老师们不禁感叹:孙老师的课堂是充满智慧和灵性的课堂,他在巧妙地引领学生超越知识,走向智慧。
三、有趣组织课堂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每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学生很容易出现感官疲劳,注意力分散。这就要求我们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规范学生的言行。
我教一年级的时候,就用自编的《摇篮曲》“休息,休息,我亲爱的宝贝,老师的双手轻轻抚摩你!乖乖宝贝,快快休息。休息好了,老师更爱你!”自编的《小羊羔》“小朋友们快坐好,快坐好,看谁首先坐好了,坐好了。男同学们先坐好,先坐好,女同学们赶上了,赶上了。”和儿歌 “上课铃声响,快步进课堂,悄悄静息好,等着老师把课上。” 等训练学生的课前静息;课中,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将孩子们分成四个小组比赛,四个小组的名称不断变换:有时用组长的名字命名(桥桥队,涛涛队,小宇队,强强队);有时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时尚的名字命名(爱迪队,泰罗队……);有时用孩子们比较崇拜的英雄命名(孙悟空队,葫芦娃队……);有时还用孩子们喜欢的水果名称命名……表现好的小组奖给他们五角星,小红旗,笑脸娃娃,水果,小图片等。
人的天性就是追求快乐。趣味是课堂的活力,教师只有在“趣”字上下工夫,让“趣味”充满课堂,不断地通过以趣激学,以学激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语文课堂教学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衷心希望每一位从事教学的老师,在教育科学的轨道上,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力求让我们的课堂生动、活泼、有趣!
关键词:兴趣;组织课堂;营造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才能产生无穷的渴望和勇往直前的热情。如何营造趣味无限的语文课堂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深挖教材“乐学点”
我们认真品读语文教材就不难发现,每个学段的课文都是那么有趣:有的内容生动有趣;有的语言活泼优美;有的插图栩栩如生;有的空白点耐人寻味……教学时就要仔细研读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努力去寻找课文的乐学点,把文中的乐趣挖掘出来与学生尽情分享。
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光是朗读课文是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的,如果结合音乐,美术,让同学们感受到课堂活跃的气氛,学生自然会主动探究。比如:一年级下册教材《荷叶圆圆》语言生动优美,开课时我也用诗一般的语言把学生带到那美丽如画的情景中:荷叶圆圆的,荷叶绿绿的,荷叶是夏天里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下跳动的绿色音符。小水珠喜歡荷叶,小蜻蜓喜欢荷叶,小青蛙喜欢荷叶,小鱼儿也喜欢荷叶。让我们一起在这篇轻松活泼的散文诗里,去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去触摸生机勃勃的荷叶,去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快乐的心情吧!话音刚落,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书自由读起来。
二年级上册教材《从现在开始》中的插图也很有趣,它把猫头鹰、袋鼠当上万兽之王时的得意、可爱和众百兽受折磨时的尴尬、苦不堪言表现得活灵活现。学生在欣赏这些可笑的画面时,适时引导他们想象动物们都叫些什么苦?照此下去,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学生们充分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他们兴趣盎然,妙语连珠,故事情节更加丰满了。
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中还藏着许多“空白点”,将学生带入空白处进行挖掘,并借助教材空白发挥想象,进行情境再现与信息交流等训练,可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语言表达,使课堂教学开放而活跃。
所以,教学时,只要我们睁大发现的眼睛,把让学生欢欣的元素挖掘出来与之分享。学生就会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二、语言幽默风趣
说话幽默睿智,风趣诙谐是一门很高的艺术。老师作为教书育人的行家里手,应该善于、勤于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活跃课堂教学那种比较沉闷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极积性和主动性。
拼音教学枯燥无味,我有目的地联系生活创设趣味情境,使之自然贴切、新颖有趣、生动形象。再配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既让理性的东西变得简单化,又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要。
指导“a”的书写教学片断:
认识了“a”后。
师:孩子们,我想把“a”送回家,好吗?“a”的家在哪里呢?(老师用手指着四线格)
生:在四线格。(学生认识四线格)
师:这上格,中格,下格就像房子的三楼、二楼、一楼;“a”的家就在二楼。(意在指导把“a”的位置找准)
师:二楼就是“a”一个人住,要占得满满的,但也不要太霸道,把手脚伸到一楼和三楼去了。(指导把“a”写规范、标准)
学生书写非常标准到位。
批评学生在语言上讲究艺术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听说一位教师上课时发现有几个学生睡觉,于是他停下讲课的内容,摇头摆脑的吟诵起来:“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洒点敌敌畏,不知死多少。睡觉的同学注意蚊子咬你哟!”(同学们都会心地大笑起来),那几位学生不好意思极了,也只好打起十二分精神听老师讲课。这种批评不但没有影响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反而收到了学生集中精力听课的良好效果。
教师的评价语言如果幽默风趣,更让你的课堂充满生机。前不久,我到成都去听了孙建锋老师的口语交际课。课中的孙老师情境创设丝丝入扣,评价幽默诙谐,引导精彩巧妙,整个课堂妙语连珠。请看其中的一段对话:生:我会把杀人犯的尸体抛到垃圾桶以解心头之恨。师:亏你想得出,那才叫“遗臭万年”呢!生:我要让罪犯的家人也受到惩罚!师:株连九族。出手不凡!你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实在太厉害了!生:把他烧了,骨灰扔了,让他死无葬身之地。师:轻描淡写的,就“以牙还牙”了。生:埋起来,让他下地狱!师:放在哪层?18层好不好?……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孙老师把自己的光芒照射到了每一个角落(结课时全班无一人未发言),学生们畅所欲言,不知不觉中语言得到训练,情感受到熏陶。听课的老师们不禁感叹:孙老师的课堂是充满智慧和灵性的课堂,他在巧妙地引领学生超越知识,走向智慧。
三、有趣组织课堂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每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学生很容易出现感官疲劳,注意力分散。这就要求我们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规范学生的言行。
我教一年级的时候,就用自编的《摇篮曲》“休息,休息,我亲爱的宝贝,老师的双手轻轻抚摩你!乖乖宝贝,快快休息。休息好了,老师更爱你!”自编的《小羊羔》“小朋友们快坐好,快坐好,看谁首先坐好了,坐好了。男同学们先坐好,先坐好,女同学们赶上了,赶上了。”和儿歌 “上课铃声响,快步进课堂,悄悄静息好,等着老师把课上。” 等训练学生的课前静息;课中,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将孩子们分成四个小组比赛,四个小组的名称不断变换:有时用组长的名字命名(桥桥队,涛涛队,小宇队,强强队);有时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时尚的名字命名(爱迪队,泰罗队……);有时用孩子们比较崇拜的英雄命名(孙悟空队,葫芦娃队……);有时还用孩子们喜欢的水果名称命名……表现好的小组奖给他们五角星,小红旗,笑脸娃娃,水果,小图片等。
人的天性就是追求快乐。趣味是课堂的活力,教师只有在“趣”字上下工夫,让“趣味”充满课堂,不断地通过以趣激学,以学激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语文课堂教学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衷心希望每一位从事教学的老师,在教育科学的轨道上,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力求让我们的课堂生动、活泼、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