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动脉CTA低剂量扫描的应用价值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yu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动脉成像低剂量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临床动脉疾病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人。各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各组进行动脉CTA低剂量扫描检查。对各组的检查数据结果和图像质量进行分析和评定,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辐射剂量显著降低,各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64层CT动脉成像是一种高效,简便的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动脉;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造影术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64-slice spiral CT arterial CTA low-dose scan
  MEI ZHI-Feng (Radiology Department of Guangdong People's Hospital, Taishan 529200)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64-slice spiral CT arterial imaging low-dose scan. Method: Randomly divide the 60 patients of clinical arterial diseas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in the past year into four groups, each group 15 people. Difference in gender, age of each group showe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Each group receive artery CTA low-dose scan. Analyze and assess the inspection data results and image quality of each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radiation dos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Conclusion: 64-slice CT arterial imaging is an efficient, easy way to check, with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promotional value.
  Keywords: artery;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angiography
  螺旋CT与传统CT的不同之处在于,螺旋CT的关键是取消了电缆联结,CT机中的转动部分和固定部分间的联接采用炭刷一滑环接触联接的滑环技术方式,通过滑环系统向X线管供电,并把检测器收集到的信息传出。由于不受电缆长度影响,所以可以沿着人体长轴连续匀速旋转,扫描轨道为螺旋状前进,能够连续的完成容积扫描[1]。二十世纪末,医学工程师在单螺旋和双螺旋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多层螺旋CT,使该技术的发展又进了一步。多层螺旋CT能够快速而准确的评价动脉病变,为其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2]。但是随着大容积扫描的广泛应用,使得射线剂量而产生了较大的总体积量,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受到辐射损伤的危险性[3]。本研究旨在探讨低剂量成像临床应用的可能性,即在保证诊断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受到的辐射伤害。本文使用64层CT对60例患者行动脉成像检查,以探讨对动脉病变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搜集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头、 颈、胸、腹、肾、双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28-4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岁;所有患者的身体体质量指数均正常。性别、年龄等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1.2 方法
  将我院将近一年来收治的动脉疾病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人。各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各组进行CTA动脉低剂量扫描检查。对各组的检查数据结果和图像质量进行分析和评定,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CT扫描机为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为32排64层的螺旋CT,能进行64×0.6mm的数据采集扫描,最薄的层厚是0.6mm,最快旋轉速度是球管一周0.33s,并且使用唯西门子独有的CARE DOSE 4D软件,此软件是自动曝光调节,可以根据病人的体形和Z轴的方位进行X射线剂量的调整。
  1.3 分析
  1.3.1 数据
  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剂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3.2 图像
  由两位以上的CT医师对64层螺旋CT扫描图像的质量进行分析,从图像细节分支显示率,血管边缘锐利度等几个方面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辐射剂量显著降低,各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试验组和对照组图像质量评价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显示各组患者之间的身高、体重比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二十世纪末,医学工程师在单螺旋和双螺旋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多层螺旋CT,使该技术的发展又进了一步。多层螺旋CT能够快速而准确的评价动脉病变,为其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但是随着大容积扫描的广泛应用,使得射线剂量而产生了较大的总体积量,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受到辐射损伤的危险性[4]。螺旋CT与传统CT比较,螺旋CT采用滑环技术,不受电缆长度影响,所以可以沿着人体长轴连续匀速旋转,扫描轨道为螺旋状前进,能够连续的完成容积扫描[5]。多层螺旋扫描与单层螺旋扫描相比有很大的改进:多层螺旋扫描采用锥形X射线束,多排探测器,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扫描的速度。而传统的单层螺旋CT采用扇形X射线束,单排探测器[6],64层螺旋CT能做到更薄层、更高速,各向同性的大范围容积扫描,但不可否认,该技术也有很多技术难点,比如CT曝光剂量与成像质量之间的矛盾,即减少曝光剂量势必会降低成像的质量。我院的CT扫描机采用西门子公司产品,型号为Somatom Definition As,是32排64层的螺旋CT,可以进行64×0.6mm的数据采集扫描,最高速旋转时一周仅为0.33秒,能在短时间内对全身进行连续的容积扫描采集,此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 [7],并且同时应用西门子的CARE DOSE 4D软件,在对病人扫定位图时就能确定患者的身体体质及尺寸,根据不同患者的身体情况,利用计算机计算出最理想的MAS及KV,以最低的剂量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减少对患者的辐射危害。相信随着医疗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该技术也会更加的完善和发展,能在常规的体检中应用,有着更加光明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高建华, 孙宪昶, 李剑颖. 不同前置滤器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及放射剂量影响的对照研究[M].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7, 41(8): 858-861.
  [2] 李剑颖, 高建华, 李涛, 等.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定位像CT值与管电流关系的研究[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9, 43(7): 719-720.
  [3] 戴汝平, 高建华, 郑静晨, 等. 应用后过滤重组降低64层螺旋CT心脏检查X线剂量的初步研究[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7, 41(10): 1014-1018.
  [4] 周旭辉, 严超贵, 谢红波, 等. 回顾性心电门控结合心电编辑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8, 44: 131-135.
  [5] 高建华, 王贵生, 李剑颖, 等. ECG电流调控技术对64 MD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和放射剂量的影响及评估[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 17(10): 1095-1098.
  [6] Hsieh J, Londt J. Vass M, et al. Step-and-shoot data acquis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for cardiac X-ray computed tomogmphy[J]. MedPhys, 2006, 33: 4236-4248.
  [7] Nieman K, Cademarfiri F, Lemos PA, et a1. Reliable non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with fast sub-millimeter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J]. Circulation, 2002, 106: 2051-205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对小剂量琥乙红霉素在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药物的耐受情况等进行探究。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喂养不耐受新生儿有38例(自脐带结扎到出生后满28d)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新生儿有20例给予的是常规治疗基础上的小剂量琥乙红霉素的治疗,而对照组(18例)给予的是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记录、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平均喂养时间和每日的体重增长情况;结果 观察组
期刊
【摘要】目的 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中医治疗进行总结;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8例,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13——78岁,平均年龄44.6±1.4岁。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况、体征等方面不具有统计学上差异,具有明显的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均进行禁食、禁水、抗感染
期刊
【摘要】随着医院科研发展的日益壮大,科研档案也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科研档案作为科研发展的历史储备能源,其信息化管理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以原档案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将对传统档案管理的管理水平不高、重视程度不够、档案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在对比中提出以信息化为优势的档案管理工作,针对信息化视阈下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的相应对策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  医院的
期刊
【关键词】妇炎舒胶囊,原发性痛经,治疗  原发性痛经(primarydysmenorrhoea)即功能性痛经痛经(dysmenorrhea)[1],是指在月经期集中在下腹部的,主要症状呈痉挛性的一种疼痛感觉,可伴随头痛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腰腿痛等其他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疾病,多好发于年轻女性中,虽不伴有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但大多数疼痛剧烈,患者不可耐受,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属祖
期刊
【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和探究乳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笔者的观点是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式之一。为此,笔者通过临床案例进行了实证:笔者对5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详细地分析病情和治疗方案之后,按各种情况,进行分层抽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各种治疗情况与指标均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增加了中医术后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提高。此次临床案例证明了,实行西
期刊
【摘要】通过提高透析患者水钠控制的依从性,使病人各种并发症及住院率大大减少,从而提高了病人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健康教育 血液透析 水钠控制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最常用的替代疗法之一。尽管透析技术的日臻完善,但是并发症仍然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其中透析期間不能严格的控制水钠的摄入而引起心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今,大多数透析病人对水钠摄入的控制仍不理想,其很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曼月乐治疗。结果 放置后3个月、放置后6个月、放置后12个月患者的月经量、VAS评分经期、CA125的数值显著低于放置前,血红蛋白显著高于放置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前、放置后3个月、放置后6个月、放置后12个月的血清FSH、LH、E2水平均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例出现点
期刊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上报的92例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引发ADR的抗菌药物类别、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結果 92例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中,儿童和60岁以上人群比例最大,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ADR类型以皮
期刊
【摘要】为适应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全面促进科技创新,必须重视科研管理创新,军队科研机构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快以服务于科技创新为目的的科研管理创新步伐,以适应国家创新系统的要求,由于科技创新人才在整个科技创新活动中占有首要的地位,决定了科研管理创新必须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放在首位;本文讨论了目前科研管理中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科研管理;科技人才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样品唯一性标识的建立和溯源的必要性。方法 通过对检验前血液样品特点的描述,提出建立血液样品唯一性标识的必要性、原则和采取的措施及唯一性的维护。结果 检验前后血液样品唯一性标识的建立,可以保证样品唯一性能够得到快速准确的溯源,直至样品管废弃处理。结论 血液样品,包涵了受检者的特有信息,如果建立符合受检者特征的唯一性标识及溯源,将能反映病人的真实状况,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