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膝关节镜下清理术)和研究组(膝关节镜下清理术+透明质酸钠),每组4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显效率(62.5%)、总有效率(9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5.0%)低于对照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
【机 构】
:
461000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骨二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膝关节镜下清理术)和研究组(膝关节镜下清理术+透明质酸钠),每组4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显效率(62.5%)、总有效率(9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5.0%)低于对照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膝关节镜下清理术+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良好,无任何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蛋白表达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35例CIN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的蛋白表达.结果 CIN各级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CIN Ⅰ级与CINⅡ级、CINⅢ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Ⅱ级与CINⅢ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程的进展,PTEN蛋白表达有降低的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晚期先兆流产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静脉滴注间苯三酚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硫酸镁治疗.观察两组孕妇用药后起效时间、宫缩缓解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起效时间、宫缩缓解时间、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间苯三酚能有效抑制
目的 研究早期控制性降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再扩大的影响.方法 研究发病3h内入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7例,进行基本资料收集,动态监测血压,对入院后血压的管理和干预时间进行记录,应用静脉降压药物乌拉地尔控制血压,根据收缩压(SBP)情况分三组,A组140~159 mm Hg,B组160~ 179 mm Hg,C组180~ 199 mm Hg.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血肿体积,入院时的血肿体积和发病24
目的 来自大鼠胚胎心脏细胞系的H9c2细胞,目前被广泛地用于心脏细胞的体外模型.本文就H9 c2细胞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体外实验模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并总结其作为心脏离体模型的优缺点,以期对H9c2细胞在心脏离体模型中的应用有所提示,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心脏离体模型中。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66例经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不同时间手术后的恢复效果.结果 超早期手术治疗组生活能力恢复优于延迟手术组,死亡率低于延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手术能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率,改善生存质量。
目的 探讨美罗培南治疗高龄重症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84例高龄重症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给予美罗培南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三代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42例,痊愈34例,显效4例,进步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42例,痊愈24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 探讨后腹膜腔用曲卡直接穿刺镜身扩张(IUPU)法的建立及其简单性、可靠性及实用性.方法 自2005年10月至2012年10月采用IUPU法建立后腹膜腔121例.结果 121例全部顺利完成后腹膜腔建立,无损伤腹膜及周围脏器.结论 IUPU法为套管直接穿刺、镜身自身扩张、腹腔镜直视下建立后腹膜腔,无需特殊器械,简单、可靠、实用,是建立后腹膜腔一种理想的方法。
目的 探讨血清学标志物阴性的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提高对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认识,从而避免误诊与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阴性、经活检诊断为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 33例血清学标志物阴性的患者中,29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4例表现为肾炎综合征;病理类型:经典膜性肾病6例,不典型膜性肾病27例.结论 ①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并非确诊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
目的 对莱芜市妇幼保健院112例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药物治疗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将11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均采用大环内酯类和头孢菌素类治疗,观察组(联合治疗组)加用小剂量地塞米松注射液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进行回顾性、综合性的总结,分析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4.6%,对照组为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难治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心电图ST-T较前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