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台灣的產業革命——社企力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xiang123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台灣經濟低靡的時刻,誰都不會想到重振經濟的力量,居然來自台灣人的善良與愛心,這股人文寶藏,從台北市連續4年票選為全球132個旅遊城市前20名,其中最受全球觀光客稱頌的「台灣人情味」即可窺知。當第三經濟來臨之際,不論以CSR(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企業社會責任)角度投入企業改革,或是以社會企業來解決社會問題,看來,善良的台灣人都站在上位處,因為善良是個文化、教育,更是個習慣及風氣。當豺狼企業吞噬世界資源的黑暗時刻,企業需要被投資者、融資者、消費者重新認定及信任,擁抱這股善良的力量,台灣順勢發展了第三經濟的實力。而政府政策的制定及上市櫃企業的投入,加上CSR專業公關的媒合產業興起,讓台灣的社企力,成為未來10年最重要的變革新勢力!
  從CSR政策,看台灣上市櫃企業的轉型升級及資源釋出
  因應世界產業潮流及國際CSR認證機制的落實,全球各國均積極制訂並規範該國企業的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執行績效,其中因為「公司治理評鑑」績效關係到國際基金的走向,更是各國爭相競比的項目。2010年亞洲公司治理協會(ACGA)公佈各國及地區公司治理排名,台灣尾追新加坡、香港、日本,名列第4;2012年則因泰國及馬來西亞政府的積極作為,而排擠到第6名;2014年全力追趕下勉強向前邁進一名,這是個不進則退的國際角力賽,而籌碼及責任端賴各國政府的決心及魄力。
  為了不讓國際基金出走他國,並為了迎合世界產業升級新趨勢,台灣金融管理部門責令證劵交易所於2014年成立了「公司治理中心」,啟動了「胡蘿蔔與大棒」的重大政策,一開始強制4大產業(特定食品業、金融業、化工業、資本額新台幣一百億元以上企業)共203家上市櫃公司,於2015年底公佈CSR(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其中因食安問題頻發,更要求38家上市櫃公司的食品業者於出具CSR報告書時,應同步附上會計師依財團法人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發佈的準則(台灣金融管理部門已請會基會研訂確信準則)所出具的意見書。
  另外,台灣金融管理部門又逐步進行公開上市櫃企業的公司治理評鑑績效與排名,除了2015年4月首次公佈上市櫃企業前20%的績優名單,並盛大頒獎給前5%的績優企業,2016年則擴增公告前50%,到了2017年,則強制公告所有的上市櫃企業其公司治理評鑑的績效與排名。這種第一年給糖吃、第二年趕鴨子上架、第三年棒子伺候的漸進式鐵腕手段,加上2014年12月31日台灣金融管理部門責函證交所及櫃買中心,針對公司治理實務守則,增修了27條條文,其中,仿效國際吹哨者制度,推動公司內部匿名吹哨管道,成為企業資訊不透明或不確實的最大制裁力。這些行動展示台灣決心與世界各國及地區展開CSR的角力賽,讓台灣上市櫃企業不得不認真面對這波國際猛流與政府誓言推動的行動力了。
  除了推出強制企業的政策,也希望讓企業界真正體會善盡CSR並落實執行ESG,其財務表現也相對的較好,針對2015年公司治理評鑑績效排名前5%與其他95%的上市櫃企業,台灣證交所分析了兩者間的每股盈餘(EPS)、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及股價淨比值的平均值,發現各項數據都展示出善盡CSR的企業其獲利表現比其他企業來的高,其中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更是差距甚大。前5%上櫃企業的ROE為13.19,其他95%上櫃企業為4.14,中間差距高達9.05,而前5%上市企業其ROE為10.82,其他95%上市企業為6.57,中間相差也達4.25,說明了消費者及利害關係人買單的正面效應及良性循環。
  當上市櫃企業被嚴格要求出具CSR報告書的同時,2015年6月25日台灣金融管理部門主委曾銘宗釋出訊息,說明金融管理部門已準備修法,分三階段要求上市櫃企業一律需提撥獲利的3%~5%,作為企業社會責任之使用,並宣告台灣金融管理部門旗下的14家金融機構,已率先強制提撥約新台幣2億元投入其CSR的運作,而行政部門負責人毛治國也補充強調:「企業履行CSR不應該只作為企業形象的公關包裝或慈善活動,而是融入其經營體制,由上而下落實於董事會的決策行為」;其中,由台灣行政部門制定的「社會企業行動方案」更是制定企業應將CSR的部份資源導入社會企業的發展。
  至此,看到世界CSR的產業潮流,面對台灣行政力的強勢政策,預見上市櫃企業乃至全面企業的CSR龐大預算,配合行政部門「社會企業行動方案」的內涵,中、大型企業以責任投資方式挹注CSR經費於社會企業的市場勢必來臨。
  走不在一起的兩端企業,促成CSR專業公關產業的崛起
  雖然台灣的CSR資源及社會企業,有一條政府單位頒發的「社會企業行動方案」相繫者,但是如何將「獲取最大利益」及「解決社會問題」兩者截然不同目的的兩端企業繫上紅線,卻是當下看起來最簡單,做起來卻最困難的任務。目前台灣CSR相關政策強制推動方始,積極投入及行動的多為大型企業,尤其以金融業及電子業居多。大企業因受制於國際市場、法規及上市櫃相關規定,對於責任投資(資源或資金)的對象其要求相對嚴謹,尤其資金投入除了需要考量對口社會企業的財務健全及透明化,同時還要兼顧社會企業的營運及獲利模式是否可行。若產生合併報表的需求,需要考量的地方更是多不勝舉,不但股東會要派員參加、善盡監督及協扶的角色,還要考量社企的經營風險及商譽表現。
  加上市場欠缺CSR整合專才,各大企業相關部門至多由一至三人組成,人少、事多、責重之下,導致許多CSR權責主管私下表示,若以同樣的資金投入解決社會的問題,捐款公益單位似乎遠比投資社會企業來的輕鬆與無包袱。除了扮演責任投資的企業有上述的困擾外,另一端的社會企業受惠方,也因有其理念及作為的堅持,對於外界資金及資源投入,抱持著觀望、懷疑或擔憂的心態,讓政府良好的美意產生阻力,兩端企業的紅線難以牽繫。   但世界在變,人心也在變,在希臘負債的國際事件中,看到全球經濟命脈相繫的風險,不論是政府或是公益團體都體會到「受惠者」的危機與困頓,只有成為生產者、施惠者,才能掌控主權、永續發展,照顧並解決更多的社會問題;因故,以解決社會問題而成立的社會企業,自然成為政府及弱勢組織積極發展的面向,加上台灣人良善恭儉,許多資深微企業的經營者抱持貢獻專長、善待利害關係人的態度與經營理念,還有青年創業,欲求公平正義的解決台灣經濟及社會問題,讓台灣的社會企業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
  經媒體數據顯示,台灣2012經濟部門登記的社會企業不到50家,而2014年其廣義型的社會企業則高達一千多家,更厲害的是短短一年間,2015年更爆增五千多家對外號稱為社會企業。在政府的推波助瀾及社企圈渲染的氛圍之下,相信到2017年,台灣的社會企業絕對會達到數以萬計的產業規模,這股力量及新興產業風潮不容小覷。但其中令人擔憂的是,社會企業因為以理念為要,多數的企業均為少數主力成員組成,因擔心外界資源導入後喪失主導權及功能性,故以微型企業組成較多,發展業務時較易形成單打獨鬥的困境,經營起來自然容易呈現較高風險,因此,接受CSR資金及資源的挹注,確實成為該產業新創業者不可避免的重要活泉;再說近年政府財政疲軟,在推動社會企業上更需要倚賴民間企業的挹注,來健全社會企業的養成及發展,進而解決台灣的社會問題。
  故從2014年「社會企業元年」開始,針對社會企業的發展及育成,經濟部門中小企業處即推出大型專案,分三階段逐步進行,依序分別是:調法規、建平台、找資金、倡育成。其中「調法規」由中小企業總會負責,「建平台」、「找資金」則由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著手推動,「倡育成」則由行政官邸處的社會企業共同聚落先行起跑;其中因為暫時缺乏法規的規範,社會企業快速發展呈現了定義及行為上的亂象,所以由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進行的「建平台」,變成了一項專業且急需的工作,也就是指利用網路登陸的機制,讓台灣「狹義型」及「廣義型」的社會企業區分上網,讓市場及外界能一目了然。
  當社企力的市場及機制逐步建立之際,協助CSR及社會企業的對話及媒合,衍生出以CSR公關、責任投資、責任品牌、社企育成為其主力業務的服務產業,孕育了CSR專業公關及社會企業育成機構等新興公司的崛起,唯建議要從事這種類型的服務企業,最好同為社會企業組織型態,方能站在同樣的位置,提供專業及深入的服務內涵,真正貼近兩端企業的社企力需求。
  而2015年3月12日以狹義型社會企業型態(包含:組織章程明定解決社會問題之內涵、每年提供會計師簽證之財務報表及公佈公益報告書、每年稅後盈餘提撥30%用於社會企業之育成工作等)通過政府立案的台灣品牌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就是由公益團體社團法人台灣樂活聯盟-社會企業推動委員會所育成,成為台灣首家以CSR公關、責任投資、責任品牌、社企育成為核心業務的社會企業育成機構,其善用公關、媒體、政策、整合、育成、CSR暨社企智庫等專業,為台灣的優質企業及社會企業尋覓一份整合的永續力量。
  顯可預見,如台品這類型的企業將越來越多,產業發展也日趨成熟,但其專業性與一般公關公司、整合行銷公司或傳統的育成機構大不相同,在專業性上CSR公關公司不但要深入研究政府各單位政策、掌握相關動態,還要投入上層公關,熟悉各大企業的決策層及CSR執行層,了解其企業文化及CSR規劃的需求及發展,並整合台灣CSR及社企專業團隊,提供最佳的全方位顧問服務,當然甄選優質的社會企業標的,並深入其社會貢獻內涵最為重要,最後藉由主流媒體的廣宣功能,倡議社企力新思維、影響大環境,亦為其專業靈魂的一部分。
  而投入CSR專業公關的從業者,更應努力讓自身企業成為社會企業的典範,方能昂首佇立於兩端企業之間,將心比心、稱職的扮演好「大手牽小手」的橋樑角色,讓CSR資源真正有效地挹注在能為投資者及社會創造贏面的標的上,當兩端企業的社企力凝聚成勢之時,落實了企業社會責任,善待利害關係人,健全了供應鏈及產業鏈的體質,同時也協助解決了社會、社群等國家人民的問題,屆時台灣品牌自然升級為責任品牌、昂首闊步走向國際舞台。而這股1+1>2的社企力,就是台灣邁向未來十年的產業革命新勢力,也才是台灣正港的黃金軟實力。
其他文献
在日漸成熟且多元發展的物聯網商機及雲經濟趨勢下,各產業產銷模式日後將朝少量多樣的方向進行調整,如此改變不僅是因應產品策略須從製造者供給端的角度,轉為消費者需求面的思考外;更是希望藉由「少量多樣」彈性生產、客製化商品的銷售服務型態,來提高企業本身的附加價值,從而切割競爭者眾的紅海市場,達到可獲取較高利潤的營運成果。  委外加工庫存存貨管理盲點  不過,這樣從大量生產到少量多樣的供應鏈層次改變,可能使
期刊
2015年7月19日,對國民黨來說,是個重大而關鍵的時刻,困擾黨內的2016年大選黨內「候選人」選舉總算塵埃落定,洪秀柱被國民黨正式授權,代表國民黨「征戰」明年1月16日的大選。  對台灣來說,在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早已「勝券在握」的情況下,意味著2016年大選的「兩個女人」戰爭正式開打。  觀察台灣明年大選,有如下幾個看點:  首先,國、民兩個黨為何都是女人「得道」?  蔡英文和洪秀柱兩個人不僅都是
期刊
大家都在討論H T C:「何昔日之芳草兮 ,今直為蕭艾矣 !」然後說他們不擅廣告行銷……王雪紅董事長今天也承認廣告行銷是他們最弱的一環,為此我用自己曾經建議過的想法說說:HTC與鋼鐵人(小勞勃道尼)。  廣告的兩制高點  說實在的,廣告动辄花费千萬美金,這樣玩值得嗎?(光固定代言費還不包括買時段上媒體播放)。廣告的播放頻率實在不足以形成消費者印象,廣告的深度(故事性、深刻性、趣味性)也都稱不上高明
期刊
國際經濟自從美國次級房貸引爆了金融海嘯至今,不論是雷曼兄弟的破產或是南亞海嘯的天從,更是造成全球天災人禍頻傳,直接導致企業普遍興衰更迭不斷。面對當今複雜且多變的經營環境,大家均關注基業長青必須建立在「內聖外王」的義理之上,但「內聖」有何內涵,「外王」又如何開創?  筆者參考陳定國管理大師的論述、施振榮董事長的實踐,歸納出:「內聖」「外王」乃相生相濟,義利合一,創新價值,螺旋成長而達到基業長青的境界
期刊
在不久前公佈的2014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有95家中國企業榜上有名,比2000年的區區9家有了大幅增加。中國企業的銷售業績和金融資產在過去10年持續增長,正在變得越來越富有,但他們在國際上真的具備競爭力嗎?在日益全球化的經濟發展和競爭中,這也許才是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  只關注能否成為最盈利企業的日子早已過去,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努力打造國際知名、口碑傑出的品牌,同時將企業社會責任視為
期刊
「我在民企上班!」這對99% 的台灣上班族來說,都是很難想像的。過去在大陸工作的台幹一般多會選擇外企或台企作為落腳點,對於「有一天會在民企工作」,大部分人是想都沒想過!但是隨著市場的發展趨勢,民企占我們獵才案件比例越來越高,可以預見的是這個部分將會成為主流。大陸現正處於大眾創業風口,市場與政策利好,或許你很難想象2014年全年大陸新註冊市場主體高達 1293萬戶,相較於 2013年同比增長 45.
期刊
網路化帶給這個世界的改變已經不用我多寫了,每個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都已經有切身體會。但是,面對網路化的衝擊,仍有很多人沒有因應而調整自己的行事思維,包括政府、企業,所以才會發生有人與現代格格不入的情況,不但績效不彰,而且也不斷鬧笑話。  網路化帶給世界的大翻改  所有的話題都要從網路化開始,網路化的後果是:  1.快速可達,效率提高;2.無遠弗屆,距離縮短;3.很難有秘密,透明度增加;4.品牌及
期刊
案例重現  2014年4月26日,地處上海自貿區的上海遁甲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遁甲資管」)正式成立。  遁甲資管執行董事陸望在網上租用一個外匯保證金交易平台的破解版,將客戶入金的情況輸入平台,營造出根本不存在的「外匯保證金交易」,讓客戶感覺到陸望的團隊在為其進行交易並不斷盈利。隨後陸望圍繞這個平台編造出一個不費力就能賺錢的美好故事,並以多層次發展下線的方式獲取客戶,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龐氏
期刊
如果你是個爬山愛好者,每個禮拜天在東莞的水濂山上,都能見到一位鶴髮童顏的長者,步履平緩卻總是一口氣爬到山頂,和大家一起喝茶聊天。或許你真的不曾想到,你腳下穿的鞋子可能就跟這位和藹樸實的長者——金力膠水品牌持有者及負責人王裕聰有關。  一桶膠水15公斤,能膠製600雙鞋左右,一個月出貨量2000噸,請算算看市占率?記者有緣專訪王裕聰,他並沒有講市占率,只是淡淡地提到全球有400多家客戶,這還不包括代
期刊
隨著藝術品金融化的意識日益增強,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積極地介入到藝術品投資行業以分得一杯羹。儘管拍賣行、畫廊、博覽會等中介平台日臻成熟,但大陸目前的藝術品投資市場仍處於初級階段。高回報往往伴隨著高風險,專業性地把握市場規律可以幫助平衡二者,而資訊不對稱依然是導致風險的重要誘因。  藝術品投資因門檻高、流動性差等特點一向被稱作是「富人的遊戲、高雅的投資」,只有少數財力雄厚、眼光獨到的藏家饒有興致地投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