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科的有待与无待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ao395495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中,如何实现人文学术的新发展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通过对美国的大学和南非的大学中人文学科现状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人文学科所具有的两种依赖性及其所代表的南北差异,人文学科迫切需要在大学及更广的社会体系内保持高度的紧迫感、批评性思考和道德价值;人文学术在今天特殊的有待状态下,仍然可以实现应有的创造.
其他文献
陈大康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史》(原申名为《中国近代小说史》,2005年5月立项,批准号:05BZW038。2011年8月结题)5位评审专家一致评为“优”等成果。
<正> 1. The evolution of educ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s 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3.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forms At present,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at the tertiary level in China is provided in the main by t
一些声称揭示政治真实本性的话语和论述一次又一次地出现,试图对主导各类规范政治哲学的抽象、乐观和理想化的政治理论发起挑战。然而它们总是趋向保守、空洞抑或无知,不能达到它们所承诺的目标。这种情况并非由理想政治理论的复苏所致,而是各种形式的政治现实主义对政治领域可查明的实际特征远没有达到充分处理的水平。政治现实主义者们缩减了政治之域的复杂性,使之局限于权力的宏观讨论,以及重新引入他们本人尝试远离的伦理关怀,并完全忽视情感之域与在地话语。尤其晚近的现实主义者们在做的不是阐释性的分析,而是规导性的分析,把民主理想与
诠释哲学认为,我们总是已经置身于同世界、他者与自我的关系之中,这些关系可以被刻画为诠释关系。诠释由此被拓展为哲学讨论的基本词。在语言、理解、时序和真理这四个方面,诠释活动都至关重要。与真理问题相联系,诠释哲学力图借助作为诠释关系的真理,超越形而上学—本质主义的升华和自然主义的还原之间由来已久的对抗。
诠释哲学是当代哲学的最重要发展之一。阿贝尔立足于普遍诠释哲学的视域,展示出许多受人瞩目的开端和新颖的立场。诠释,是阿贝尔哲学的核心概念。在勾勒与诠释概念相联系的问题史时,也将诠释哲学纳入到哲学—历史的发展脉络里去,以此来进一步明确这个进路的普遍特征。
欧洲在19世纪末才开始实行火葬,在技术先进的焚化炉中,通过燃烧使尸体迅速地化为灰烬。但当时火葬的出现很难被解释为科学发展的结果或经济上的必要,也无法归因于对死亡的新观念。只有将现代火葬置于和其他文化实践或政治主张的各种同构关系中,才能将其中的多重意义在一组组关系中展现开来。
<正> 2.3.2 Grammatical Equivalence When we discuss grammatical equivalence, werestrict the term ’grammar’ to that part of the an-alysis of language which is handled under the head-ings of syntax. Syntax treats the way in whichwords combine to form se
李承晚时期是美韩同盟的奠基阶段,同盟对外遏制共产主义与对内规制盟国行为的功能通过美国对该政权的政策得到了生动体现。通过解读美国对李承晚政权内外行为的政策,可揭示出该政权在美国决策层中形成“价值”与“负担”的双重认知,进一步剖析美国在冷战背景下由国家安全和制度竞争双重目标带来的决策困境——在遏制共产主义与规范盟国行为之间的两难选择,从而以李承晚时期美韩同盟为个案,探讨冷战时期的政权特性与同盟关系之关联。
如果将真理的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之吊诡称作“真理的二律背反”,那么近数十年来,许多哲学问题都是为了解决这个二律背反。希拉里·普特南、卡尔一奥托·阿佩尔、尤尔根·哈贝马斯似乎试图表明真理的绝对主义不必导致形而上学,而理查德·罗蒂则试图表明对真理的绝对主义的批判不必导致相对主义。通过对上述两方围绕真理问题论争之理论基础的分析,可以看到真理、偶然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内在关联。
16-18世纪,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朝贡贸易体系,构成了"最初的全球化"图景,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框架,是一个值得引起认真思考的模式.通过对20世纪战争、革命和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经验的审视,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20世纪最后几十年中国在东亚巨变和世界发展中的位置及其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