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起步时,“筑基”是关键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ggma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必须充分认识和发挥《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的作用,抓好低年级的写字起步教学这一“筑基”的工程。
  [关键词] 基本字 写字教学 筑基 操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2
  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浸润文化的过程。对小学生来说,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一、对学生书写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当前,写字教学逐步得到重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写字发展水平仍不够均衡。笔者曾对所在地区的9所小学419名一年级学生展开调查,调查形式为现场书写指定的50个汉字(选取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从“写字姿势、书写正确、规范、整洁”四个方面来考察学生的书写状况。结果显示:学生书写正确率达到93.8%,较为理想;写字姿势不够正确的学生占21.6%,主要表现为:坐时身体倾斜、头部过低,而握笔姿势则以紧握拳头型、拇指按压型、手腕内勾型等错误握法最为常见。在“书写规范、整洁”方面出现问题的学生累积达到42.3%,主要表现为(1) 笔画不规范或不正确:写字变“画字”,如“己”“口”等字一笔完成;相近笔画混淆,如“皮”字首笔写成横或横折钩,“风”字的横斜钩写成横折弯钩等。(2)结构安排不合理:如“出”字上下部分大小相差过大,“自、目、日”等字写得过扁或写成梯形等。(3)田字格占位不正确:书写较随意,出现满格、空格或偏格。
  小学一年级是学习写字的起步阶段,如果上述问题不能得到重视与及时纠正,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将带来不利的影响。为什么师生在写字方面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呢?究竟原因,主要有:(1)认识不到位,重识字轻写字;(2)指导不到位,重结果轻过程。
  二、基本字在写字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这里的“基本字”指的是《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收录的300个汉字(简称“基本字”,下同)。这些字是第一学段教科书中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以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在要求 “四会”的100个生字中,有91个是“基本字”,这些字对于写字教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 体现入门性,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这些基本字大多结构简单,笔画较少。笔者做过统计,笔画在5画及以下的有101个字, 10画及以上的字只有31个,这些字的选择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的规律,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的初始阶段树立信心。
  2. 体现汉字构字规律,使用频率高。按照结构来分类,300个基本字中独体字有118个,这些独体字正是构成其他汉字的基本部件,以“分”字为例,一个字就能带出“芬、纷、吩、份、粉、扮、贫、盆”等20多个常用字。掌握这些基本字,再学写其他汉字,可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代表性广,体现汉字书写的典型特点。(1)涵盖汉字基本笔画。这些字包含了汉字的28种基本笔画,[3]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中,这些笔画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如教材安排先学写带横画的字“一、二、三”,再学写带竖画和撇捺笔画的字“十、木、禾”,接下来再学习带其他笔画的字,易于教师指导。(2)体现汉字基本结构和形体特点。182个合体字中,包括了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基本结构形式, 118个独体字中,包括了三角形、菱形、正方形、长条形等常见的形体特征。通过这些基本字的练习,学生能比较全面接触到汉字书写的基本方法,初步感受漢字的形体美,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基本字在写字教学中的操作策略
  1. 精心指导,练好基本笔画。相传东晋王羲之创“永字八法”,作为习字的基础。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练好基本笔画尤为重要。(1)正确认识笔画名称,尤其“竖折、竖提、弯钩、横折钩、横斜钩”这样的复合笔画,能有效避免“画字”现象。(2)巧记笔画外形特征。可借助毛笔书法中对笔画特征的描述: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撇为“掠”,如篦之掠发,状似燕掠檐下……还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或编儿歌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如:“横”像扁担“点”头尖、“撇”像扫把“捺”如剑、“竖”如悬针“钩”踢脚……(3)指导运笔写法。写字技能是一种视觉和动觉协调活动的写字运动方式,包括坐的姿势、执笔的姿势和运笔活动,其中运笔是关键。[4]教师可通过示范、对比、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笔画的写法。
  2. 发现规律,把握基本结构。根据结构特点,楷书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大类。教学时,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1)发现独体字的书写规律。独体字的笔画虽较少,但把它写好往往比合体字更难,可通过定字形、找主笔、稳重心三个步骤引导学生发现独体字的书写规律。(2)把握合体字的结构特点。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他们逐步把握合体字“左窄右宽、上松下紧、内收外放”等书写要领。
  3. 分层实施,形成基本能力。学生写字能力的提高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练习与指导,因此教师要有阶段意识、目标意识,分层实施,因材施教。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笔者以为,低年级写字教学目标可分四个阶段达成:①学习前期,一般为两个月,训练的重点是形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掌握基本笔画的写法;②学习中期,继续练习基本笔画,学写独体字;③一年级下学期,在写好独体字的基础上学写合体字;④二年级,继续练习合体字,在学习中逐步把握合体字的结构特点。这样一个序列下来,学生在低年段就能打下比较坚实的写字基础。
  4. 科学训练,养成良好习惯。教师要在平时的写字实践中加强指导,教给学生写字四字诀:①观,观察字的笔画特点和结构特征;②记,记住笔画特征、结构布局和具体占位;③练,按观察所得练习书写;④比,寻找差距,在更正中提高。训练方法要科学,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不可一次写太多,练过久,一般一次练习15分钟左右为宜,重在得法,贵在坚持。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 [Z] .教基二〔2011〕4号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从英语学习动机、教学手段、关爱学生、改进教学方法、组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几个方面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做了介绍和分析。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自我提高,讓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英语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41  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需要学生的自我要求与培养,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形式下要求高中教学要注重高中物理电学教学,物理电学实验不仅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学习内容也是高考实验题型中的主要考点,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创造出理想的电学演示实验效果来提高学生对物理电学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分析与探讨了高中物理电学演示实验教学的内容包括物理电学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与对教师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电学 演示实验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应试教育的压力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的教学是对基本汉语语言的培养,成语是汉语语言的基础,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起着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化素质的主要方法。作为语文老师,应让成语教学活起来,使学生了解成语的一般常识,开阔眼界,增强知识,提高认识水平和阅读、写作能力。  关键词:成语典故;成语词汇;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成语是中华名族的文化瑰宝,在华夏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成语一直是汉语言文化当中一颗闪
期刊
摘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物理新课程改革反复强调和倡导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必须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激发兴趣,促进参与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开展民主化与个性化的物理教学,使以教师传授为主的物理课堂向着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主体活动过程转变,从而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本文以笔者自身实践和反思为基础,拟探究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将学生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关键词:物理新课程;高中物理
期刊
摘要:课堂导入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一个理想的课前导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更可以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特征,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本课学习中,使语文教学进入佳境。  关键词:情境导入语文教学多样性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语文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
期刊
摘要:为了让学生乐于学语文,学好语文,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通过多渠道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实践教学:途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语文的教育首先是一种语言教育,而我们中国的语言文化本就博大精深,而且极富魅力,并且我们
期刊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对新课程实施与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我校为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2014年初开展了“合作·探究·成长”的教学改革研究,在高一高二的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摸索和思考,对“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有了初步的收获和体会。  关键词:合作学习;课堂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
期刊
对比是寻找事物之间相同,相似或相异的思维过程和逻辑方法,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正确运用数学对比思想使学生在变异中识别、建构,从而克服思维定势的束缚,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起到促进的作用。  一、在动手操作中对比学习新知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生的知识建构不是教师传授与输出的结果,而是通过亲历,通过与学习环境间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事实上,真正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
期刊
【关键词】有效 开展 活动 探究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而活动性是课堂教学的源泉,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组织开展有效地教学活动,引领学生通过活动去体验、感悟、探究,从而获得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一、找趣点,创情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教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知识得以更新和拓展,师生互相促进,得以共同提高。教学本就该如此。可这几年我越来越感觉到想“教学相长”真有点儿难!  我在职业学校从事语文教学已经20多年了,越来越感觉自己变得有劲儿使不出来了,慨叹学生真是一茬赶不上一茬了!学校就业班学生(不包括学前教育专业的班级)男生居多,女生人数还没达到过两位数。有女生的班级授课还能正常进行,全是男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