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赢得尊敬未赢得和平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oB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前,以色列国家旅游推广会举办,受邀前往。
  以色列就是以色列,从你准备踏上那片国土起,就先给你一个下马威。
  
  全世界最严格的安检
  
  先说说安检吧。以色列航空公司的值机柜台在首都国际机场一个比较偏僻的角落。一般出国旅行,我们都会被告知,至少要提前两个小时到候机楼,因为要办出境的一大堆手续。如果目的地是以色列,那就更不得了啦,至少得提前三个小时到达机场。
  
  以航地面工作人员是精干的男女,搭机的客人人不分男女地不分南北,人人都必须将行李箱打开,一件件地接受工作人员的揉捏查验。每个工作人员身边都有一个翻译代问这样一些问题:
  “您去过以色列吗?”
  “您到过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吗?今后有去阿拉伯国家的打算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对,我正有此打算。则以航的工作人员会把印有以色列印签的出入境章盖在一张活页纸上,而不是循惯例把戳儿盖在你的护照上——人家是好心,因为一旦在你的护照上有了“到以色列一游”的“罪证”,基本上,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都会对你拒签。
  总之,出国多次,没见过比以色列航空公司更复杂和麻烦的安检了。这样的经历在我们从以国返回的时候又经历了一次。那天,我们的一个旅伴国旅总社的缪小姐行李死活过不了关,后来她恍然大悟,她在行李箱的后夹层里放了一个导游用的小旗杆,赶紧取出来奉上,安检的机器才停止吱哇乱叫。
  当时正是9·11发生以后不久,美国的安检草木皆兵到滑稽可笑,乘客要宽衣解带脱鞋卸帽——不像是要登机,倒像是要上床。但据以航的中国首席代表黄芸小姐说,以色列的安检比他们严,而且一直都这么严。
  说出来谁能信呢?以色列这个被敌国环伺,老被不要命的人肉炸弹“与子偕亡”的国家,它的航空公司竟然连年被世界民航业组织评为世界最安全的航空公司。
  这样检查当然是很烦人的。但我们一到了耶路撒冷的古里安机场,看到一面白墙,马上就能理解了——上世纪60年代某一天,客人到达,从传送带上取行李。突然有两个阿拉伯人从自己的行李中扯出两挺机关枪,对着人群就是一通扫射,顿时,无辜的人们倒在血泊中。
  我们是早上到达耶路撒冷的,到了酒店以后先睡回笼觉。醒来吃饭的时候,手机收到一条来自国内的短信,大家一看,全都“啊呀”地叫了起来:“新闻联播刚刚说,耶路撒冷刚刚发生了公共汽车人肉炸弹爆炸事件,你没事吧?”
  我们赶紧去打听,一听吓了一大跳:爆炸就发生在离我们住的酒店步行不足10分钟的地方!
  我们果然是到了以色列了啊!
  在我们即将离开以色列,从死海返回耶城的时候,我们的导游兼司机把车开到一个地方,停下来,指着路边黑黢黢的地方(无他,天黑之故):这就是那天人肉炸弹的地方。
  负责任地说,这位仁兄脸上没有一丁丁点的沉重,甚至还有点嘻皮笑脸,态度很不严肃。
  以色列人民好比是钟鼓楼上的燕雀——惊出来啦。他们对这类事情,似乎已经是见怪不怪。
  “别的地方赌球赌马,可以色列人有地下赌庄,赌的居然是某一时间段会不会有恐怖袭击发生!”这样的麻木这样的可悲这样的黑色幽默!
  
  
  充满火药味的旅游推广会
  
  我做旅游记者多年,参加过各地数不清的旅游推广会。但最匪夷所思最让我难忘的是以色列的旅游推广。
  其他地方的旅游推广向来都是表白自己这里自然如何奇特人文如何别致,酒店多么多么好人民多么多么热情好客。
  以色列就不是。
  说起来,在以色列的这次旅游推广,规格相当地高,居然连以色列国家总理沙龙、以国前总理现财政部部长内塔尼亚胡也亲临会场,这么高级别的国家领导人参加旅游推广,至少在我是空前绝后的经验。
  之前的想象充分证明我没有一点政治头脑:居然以为可以扑到沙龙大叔这位几乎天天都在国际新闻中露脸的新闻人物身边,“咔嚓”一声拍张照片,来个追星纪念,以后也好在人前显摆。等到了会场,一看那阵仗才知道,纯属是痴心妄想。
  当时是3月份,在以色列这个沙漠国度晚上还是相当冷,进会场前,先要排队接受异常严格的安检。不仅相机的机身和镜头要分离,卸下来被左看看右看看接受检查,我们的人也差点让脱光排查一遍——当然是女工作人员把我们单独地弄到一间屋子里上下其手。
  会场里坐了上千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大家都在等着重量级的沙龙大叔出场。
  等啊等,终于,主席台旁边的侧门打开了,先是“咣咣咣”地进来几十个帅帅的大兵哥,他们分兵把口儿,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将我等和主席台区域分隔开来,旋即只见肉大身沉的沙龙大叔隆隆进入会场,他真是好胖,在众人的簇拥下,移山填海般一脸肃穆走上了主席台。
  他讲话时间特别久——犹太同志太能说了,几乎人人都是话篓子,这是我从这次“旅交会”上得到的印象。上边的人讲,下边的人且吃且听,没个四五小时这一顿下不来。
  和别国推广旅游那种轻松愉悦轻浮快活的气氛相比,这里的发言人都是大胳膊频频挥,大拳头频频举,眉头紧皱,目光如炬,个个像站在无名高地上双手紧握爆破筒,怒火喷洒热血涌的狠角色。
  旅游业作为一个异常脆弱的行业,一个禽流感一个登革热就能整趴下。还有什么比战火、动乱、冲突更能把游客吓走呢?
  但以色列确实是一生至少应该去一次的地方,那真的是一片特别神奇的土地。
  
  耶路撒冷:神圣之地不和平的吊诡
  
  只有到了耶路撒冷,才会明白和平之难。人与人之间有一个安全距离,据说最起码要一个手臂那么长,否则就会不安。试想,如果一个人和你几乎天天鼻尖对着鼻尖,你俩又不是热恋情人,天哪,情何以堪!
  耶城就是这样的地方。
  站在高高的锡安山上,这是该城的至高点。向下望,脚边是犹太人的墓地。犹太人的墓碑都是横躺着的,上面放了很多石块——这是生者对死者表达怀念的一种方式(看过《辛德勒名单》的人应该都有印象)。这里埋着的犹太人来自世界各地,死后葬在圣地,对一些虔诚的犹太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光,所以,这块墓地的价格非常高昂。
  再往下看,教堂礼拜堂扑面而来,个个金光耀眼气宇轩昂。导游会指给你看:这是著名的金顶清真寺、这是著名的西墙、这就是阿克萨清真寺、这是东正教大教堂、这是亚美尼亚天主堂,这是耶稣基督被罗马士兵抓走时的教堂;这个教堂,是耶稣从十字架上取下之后,圣母玛丽亚伤心地为儿子擦拭遗体的教堂……对我们这些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这些意义重大的教堂确实记不住也认不清,再说,他们彼此之间离得也太近了。
  耶路撒冷,就是这样一个被信仰挤爆的城市。
  到了耶城哪儿不看也得看哭墙,以色列是世界上最敏感的地区之一,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最敏感的地区,而西墙则是耶路撒冷最敏感的地方。
  导游说我们很好运,那天正是犹太教的一个重要日子,作祷告的人会很多。穿过漫长的大卫城墙,穿黑色呢子大衣戴黑色厚毡帽鬓角拖垂着两长绺卷发的犹太男子越来越多,他们的神色非常地沉郁,没有半点的笑模样,这是最正统的犹太教徒的装扮与表情。
  进去的时候,自然是要安检的。安检完成往里走,路分左右两条,但右边的那条路是封死的,如果沿着右边这条路一直往上,直通哭墙之上的阿克萨清真寺!
  知道了吧,阿克萨清真寺和哭墙的关系就是一楼和二楼的关系!一楼是以色列的哭墙,二楼是巴勒斯坦的清真寺。
  一楼的哭墙之上被考证出是三千年前以色列最辉煌的所罗门王时代的圣殿广场,电脑三维演示大致复原了当年的宏伟壮观。耶城屡屡被征服屡屡被毁坏,当年的圣殿当然已经不在,只剩下它宏伟辽阔的地基,哭墙是其西墙。基座之上的圣殿原址已经成了平地,遗址对面就是阿克萨清真寺!这个清真寺在伊斯兰教传说中,是穆罕默德夜半飞升转眼之间在耶城和麦加之间来回显示圣迹的地方,是继麦加、麦地那之外,伊斯兰教第三重要的圣地。
  几年前,就是因为沙龙要强行登上圣殿山,巴以局势骤然紧张。“楼上”的年轻人就冲着“楼下”的犹太教徒扔东西,酿成好大一场风波。
  哭墙墙根下的祷告区域是男女分开的,男左女右。我们只能在女方一侧近距离观察,女教徒手捧圣经身体作着有节律的有力的大幅的前后摆动,一边念经一边猛烈地晃啊晃,全然旁若无人,有人已经是眼泪滂沱。
  男士那边我们不可以过去,但可以踩着椅子向内了望。还是他们这边气势大,人多,念经的声音也更大声,居然有挎着枪的人在里面,不知是祈祷者还是安保,因为看他也会不时对着墙默念一阵子的,或许是公私兼顾?
  念着念着,男人们突然拉起了手,围成了几个大圈子,踩着一个节奏点儿铿锵地唱了起来,唱什么内容我们不知道,只觉得歌声肃穆高亢,像所有宗教歌曲一样,有点移人魂魄使人软弱的感觉。
  黑衣黑帽鬓角两绺卷发是正统犹太教徒的典型装扮,他们在以色列公民中也是少数,但他们相当相当的顽固,是犹太教中的原教旨主义者。他们严格遵循旧约的规则行事,安息日坚决不工作不作乐不行房事。可是一到周六的时候,一些不原教的人要开着车纷纷跑到特拉维夫去“HI”,曾经发生原教旨者拦路阻拦的情况。
  从我们短短的行程中,我有这种感觉,很多以色列人其实也是很不喜欢这些正统派的,可是,正统派的政治势力很大。据说,政府有时候试图出台一些温和和解的外交政策,反弹最强烈的就是这些人。
  耶路撒冷在希伯来文里的意思是“和平”,这太像是一个讽刺了。
  
  特拉维夫:地中海边的轻松之地
  
  当我们离开耶城向着另外一个城市特拉维夫开拔的时候,沉重渐渐地隐去了。很奇怪,连天气也由阴风飒飒变得阳光灿烂。
  特拉维夫与耶路撒冷只有30公里的距离,可是,这短短的30公里,却是天悬地隔,气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如果说耶路撒冷是一个让人不敢高声语不敢乱说乱动的“HOLYLAND”,特拉维夫完全是一个现代的西化的城市。
  它在地中海的边上——地中海真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海,挨着它的城市几乎天然就有一种享乐的愉悦的懒洋洋的气质。我们住的酒店就在地中海边,早晨起来,有健美的男子和自己的狗狗一起在海边跑步,阳光斜斜影子长长。
  特拉维夫有很多的酒吧,是夜生活非常丰富的地方。人体炸弹恐怖袭击这里很少,所以前些年有人在酒吧里放炸弹就很是引起震动。
  特拉维夫有一个“景点”也是必看的。那就是以色列前总理拉宾被刺杀的地方。
  一个广场,广场里面是一个大商场,拉宾遇刺的地方就在一层紧挨着楼梯的地方。
  拉宾喋血的地方,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纪念坛,有地火在燃烧,有花环兀自娇艳。
  对面的墙上镌刻着拉宾遇刺的时间:1995年11月4日。
  ——刺杀拉宾的并不是巴勒斯坦人,而是犹太人中的激进分子,他们不能忍受一点点的妥协和忍让,一点点的妥协与忍让在他们看来都是对信仰的背叛对民族的犯罪。
  一位朋友告诉我们,每年到这一天,都会有许多人自发来到这里纪念拉宾,纪念的人不仅仅是以色列人,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他说:“我们都很怀念他,他当政的那些年是巴以关系最缓和的一段时间,这些年不行了。游客也不敢来了,经济衰退得厉害。我不支持我的老上级沙龙先生,他的政策没有带来和平。”
  事实上,以色列虽然一直不是中国公民可以自费旅游的目的地,但在巴以关系最缓和的那一段时间,去以色列旅游的中国人特别多。这几年不用说,根本已经不行了。我们上飞机的时候也看到很多戴着同款同色帽子的同胞,但那不是游客,而是输出的外劳。
  沙龙和内塔尼亚胡们的拳头挥得越有力,游客越不敢近前。
  
  基布兹:以色列给世界的奇迹
  
  以色列蔬菜简直好吃到不可思议。红色、黄色、绿色的柿子椒不仅颜色鲜亮如画,而且个个饱满清脆,不需要任何烹调,甚至不需要拌任何沙拉,就那么“干吃”都令人颊齿生香。这里的小西红柿也是饱满水润得不得了。所有这些蔬菜都产自基布兹。
  基布兹在希伯来文中的意思为“共同屯垦”,类似于我们曾经有过的人民公社。作为“上帝的应许之地”,以色列所在的地方曾经被《圣经》描绘成是“淌着奶和蜜的地方”,其实这里的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在世界上最凄凉的地方中,巴勒斯坦堪称首屈一指,这里寸草不生,没有希望。”
  一个世纪以前,因躲避俄国和波兰大屠杀逃亡而来的第一批犹太人在此定居,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
  以色列的居民来自世界上的70多个国家,对于早期的犹太复国主义者来说,回到巴勒斯坦地区定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时的许多移民都是手工艺人或宗教人士,缺乏在中东沙漠地区生存的经验和技能。为了确保这些人能够定居下来,犹太复国主义者们掀起了一场土地运动,其核心就是创建自给自足、公社性质的农业定居点。目前以色列的“基布兹”数目大约有300个,总人口超过13万。
  以色列许多精英人士都来自“基布兹”,包括四位政府总理,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以色列“建国之父”大卫·本·古里安。
  到了基布兹,先是惊奇然后就是由衷的钦佩。进入基布兹,你的感觉就是进了一个世外桃源,这里树木葱茏,草长莺飞,可是到它的边缘向外一望,就是一片荒凉寂寞的戈壁。这就是犹太人创造的奇迹,这是人定胜天的奇迹。
  来到基布兹,就更能理解,一个流散了两千多年的民族何以能够在经历了那么多的漂泊和伤痛之后还能重新回归祖地,并在短短的几十年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他们甚至能让自己已经沉寂了几千年的古老语言复活。他们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实在太惊人。
  
  死海:只有阳光没有“斑”
  
  以色列最出名的旅游胜地当属死海,死海其实并不是海,而是一个湖,灰蓝色的湖水位于以色列与约旦之间,它低于海平面400多米,含盐量为25%。在这里可以放心地进行日光浴而不必担心晒斑,因为这里大气层中的物质可以过滤紫外线。这里的氧气含量比一般“海上”的地区高70%至80%。
  死海边上到处是一些度假酒店,到处可见来这里享受和治疗的欧美游客,每个酒店都有死海泥浴,热乎乎泛着腥气的黑泥一裹,真让人昏昏欲睡爽呆呆。虽然这个季节下海有点凉,但浮在酒店的死海池塘里(池水全部来自死海),那种怎么都沉不下去的感觉还是怪怪的。偷偷伸出舌尖舔一下,啊,咸得都辣人。
  白天躺在死海边的椅子上,看棕榈树分隔着蓝色的天空,偶有几个军用飞机鸟儿般掠过,你会疑惑:难道,这就是传说中血肉横飞的以色列吗?
  
  “兄弟,让我们和解吧!”
  
  我在以色列听到一个很动人的段子,不知是真是假。
  以色列从建国次日,就陆续和周围的阿拉伯国家进行了5次中东战争。第一场战争是和约旦打的,结果阿拉伯联军铩羽而归,约旦不仅没有赢得战争,反而连战前的地盘也大为缩水。
  但约旦也是较早和以色列和解的阿拉伯国家之一。约旦前国王侯赛因弥留之际曾经拉着前来看望他的以色列领导人拉宾的手说:“兄弟,让我们和解吧!”
  ——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段子。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求和比血流漂橹的言战需要更大的勇气。不和解不忍让就只能近身肉搏。
  犹太人苦难史赢得人们的同情,犹太人的智慧和顽强赢得了世人的敬佩,但是,以色列的犹太人没有赢得和平没有赢得幸福。
  我们在以色列的街头夜间闲逛的时候,看见两个荷枪实弹开着坦克的女兵跳下车来到超市买东西。两个很美丽的姑娘。我们和她们聊:“如果有人直冲冲地冲你们跑过来,你们怕不怕?”姑娘们笑了笑,说:“我们有枪。”
  ——以色列全民皆兵,年轻人都要服兵役的。女兵是以色列的街头一景,女性的柔美与制服的坚硬呈现强烈的反差,头盔下的一缕秀发常常惹人遐思。
  可是,我想,女孩子最好还是不要过这样的生活,她们应该穿着漂亮的裙子在小伙子们爱慕的眼光中骄傲地美美地一扭一扭地走过女人短暂的青春,而不是扛着枪,警惕地注视向她走来的每一个人。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其实从渊源来讲,是系出一脉的,他们都是闪米特兄弟。他们同样的聪明同样的爱憎分明,在这块土地上,缺的不是智慧和意志,而是妥协和遗忘。
  ——正是在以色列,我第一次强烈感觉到了东方智慧的魅力。在这个几十年持续热点的地方,我知道“和为贵忍为高”不是窝囊,不是苟且,实实在在是一个深谙相处之道和生存之道的民族的智慧。
  (编辑:鲁菲)
其他文献
谭明 职业摄影师。1950年生于湖南。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摄影学会会员。在内蒙兵团当过战士,在首钢当过工人,在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杂志当过摄影记者。  1981年《云中山雾里路》入选第一届神箭影展;  1988年《落霞》获全国首届"人才杯"摄影银奖;  2002年出版个人摄影作品集 《中国最美的地方》  1998年、1999年2000年连续获得《柯达杯》专业反转片优秀摄影师奖。  2001年、
期刊
为打破沉闷的状态,也为圆一个梦,我抛弃了自己的城市,选择当一名国际“驴”友。背起行囊,骑着单车,行走在亚非广袤的平原上。在异乡孤独的旅途中,邂逅风情各异的亚非女子成了我最大的乐趣。    束埔寨女人:纯净水的温情细致    柬埔寨是个较贫困的国家,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女人们都推着装草的车子,后面背着孩子,辛苦而艰难。  因为信仰佛教,这里的女人们大都淳朴而友善,哪怕是一名小摊贩也谦逊有礼。我进
期刊
北戴河老别墅,一个令人神往的去处。  建国初期,北戴河共有老别墅700多幢,现在,这些近代别墅只剩下130余幢,它们分布于北戴河的山麓、海边、绿荫深处。2006年6月,这130多幢老别墅中有瑞士乔和别墅、德国汉纳根别墅、张学良楼等20幢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风习习的夏季,我们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带着新奇与向往,走进北戴河老别墅中“国保级”的瑞士乔和别墅,也称“瑞士小姐楼”,通过这颗
期刊
前两期讲了快速有效的学习方法三个字中的“读”和“看”。本期我们讲“仿”字。  顾名思义“仿”即模仿,学习美术要临摹,学习书法要描红,学习声乐要模唱。同理我们学习摄影艺术为什么不能仿拍呢?必须声明一点,仿拍习作一般不予发表,否则有抄袭之嫌。其实摄影作品仿拍很难做到像美术书法那样模仿的一模一样。我们也不需要一模一样的,我们仿的是用光方法、构图形式、拍摄技巧,仿学要点在于技术和艺术的表现形式上,而不是画
期刊
《札达古塔》中国摄影家董凤安摄于西藏  哈苏503CW相机,350mm镜头,柯达100VS反转胶卷,快门速度1/15秒,F11光圈。    《札达古塔》  作品看上去那湛蓝的天空,金色的山脉,衬托着黑色剪影般的古塔,使画面充满了宗教神秘色彩。作者使用柯达VS型反转胶卷,并加用偏光镜有效地夸张了黄、蓝两色。神秘的蓝色和高贵的黄色,这两种色彩语言很好地补述了札达古塔的高贵与神秘。尤其合理地使用长焦距镜
期刊
山村新貌 秦皇岛 陈兰香      急流欢歌 湖北十堰 胡江桥      远山的呼唤 河北正定 伍英伟      秋韵 北戴河 张华雨
期刊
我退休后回农村居住,地点是燕山南麓山脚下的小村庄。  小村背风向阳,村前地平土肥,村后草高林密,一条小河从村旁流过,这儿有山、有水、有林,是休养的好地方。  我把晨练的习惯带到这儿,每天早晨沿小河走上几里路,伸伸胳膊踢踢腿,呼吸山里的新鲜空气,真是一种享受。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每天坚持着。  去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天气挺冷,我穿着棉大衣,戴着棉帽子,沿小河走去。小河的冰已经很厚了,但急流的河段没有冻
期刊
背景的处理不可忽视  上期我们介绍了主体的安排和前景的应用,这期我来介绍一下背景的处理。懂得平面艺术表现的人常说“美术是加法、摄影是减法”。这句说话不难理解,如果一个画家和一个摄影家同时到一个景区进行艺术创作,画家想突出表现什么只要将主体画上去就可以了,陪体和背景需要什么画什么随心所欲。风光摄影家就做不到了,要想突出和表现什么主体,必须很巧妙的控制画面的信息量,将无益于表现和突出主体的杂物拒之在取
期刊
黑嘴鸥(larus saundersi)是形目鸥科的游禽,体长33厘米。嘴黑色,脚红色,夏羽头部黑色,眼周的白圈很醒目。颈、肩、背、尾上覆羽、尾、下体白色,下背、腰、翅灰色。初级飞羽末端具黑色斑点,腋下初级飞羽黑色,飞行时明显可见。冬羽头部由黑变白,头顶有褐斑,耳区有黑斑。    黑嘴鸥数量较少,全世界仅有2000只,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日本和朝鲜半岛。它们在哪里繁殖?上世纪80年代前谁也不知
期刊
秦皇岛国际饭店是中石油公司市场开发的重点单位,1996年10月29日开业,是当时河北省第五家、秦皇岛首家四星级酒店,其硬件、知名度、美誉度、效益及平均房价等指标,均曾领先于同行。在秦皇岛市酒店行业创下多个历史之最:首家四星级酒店、首家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第一家拥有金钥匙服务员的企业。在其开办10周年之际,秦皇岛国际饭店总经理,秦皇岛市饭店业协会会长张学军先生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畅谈饭店经营的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