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义务教育中的教育公平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tso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今后教育系统的任务是围绕制定和实施《纲要》,着重推进教育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公平,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非学校化社会》给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提出教育公平潜在因素。
  【关键词】教育公平 非学校化社会 改革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3-0079-02
  
  目前,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推进教育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而美国教育学家伊万•伊里奇认为,教育的核心在于惊醒个人自由抉择而完成个人的目标,教育中的自由、尊重与公平精神的发扬有助于破除社会知识的垄断与阶级利益的操纵而促进社会正义的实现,《非学校化社会》思想对解决目前的教育公平有借鉴作用。
  一、《非学校化社会》主要观点
  伊里奇认为的理想教育模式是自由参与的学习,而且知识的学习来源不局限于学校,他认为人类大部分的学习并不是来自于学校而是生活。伊里奇认为学习必须从生活中自由地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对象,惟有自由地学习才能确保学习者的自发性、独立性和责任感。所谓“非学校化社会”理论主张只有使整个社会都充满学习机会,使教育回复原有的精神与效果,采用非正式学习方式,人们才能全心全意投入学习活动,获得与真实生活世界不断适应与学习的结果。
  伊里奇所倡导的“非学校化社会”绝非简单地指废除学校教育,而是提出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建立新型的“技能中心”,向所有希望学习的人提供其一生中任何时候皆可利用的资源,使所有希望与人分享知识的人都能找到有效的沟通渠道,同时为公众提供相应的提出问题的机会与交流平台。
  二、义务教育公平的思考与《非学校化社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文本围绕公平明确提出,要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的教育的机会,形成惠及全民的公民的公平教育:一是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惠普性,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二是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三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依法接受较好质量的义务教育;四是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五是扶助困难群体,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为什么平等的教育机会没有产生同样的教育结果,真正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伊里奇认为现代教育的功能发挥中,学校教育所能做的十分有限,现代教育不能仅仅通过学校教育而得以完成,社会大众对学校教育的期待远超过国家所能提供的,这必然导致教育出现不平等现象。对此伊里奇进行了深刻反思,指出“向贫困开战”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学校不仅不能消除贫困,而且在不斷地两极分化。“学校费用的增加只能强化其破坏作用,导致穷人的更多依赖,使得他们不仅丧失了控制自己学习的勇气与能力,而且还丧失了利用自己经验与社区资源来组织自己生活的能力。”补偿教育计划的结果是“这些处境不利的儿童在学习方面并未见有任何显著进展”,学校教育,即使是义务教育都在制造着社会的两极分化。所以,在伊里奇看来,学校是无能的,应该废除学校。人们逐渐认识到,学校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带来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相反激化了社会矛盾,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于是,几乎整个社会都对教育产生了强烈的不满。贫困者谴责学校没有保证他们的孩子成功;中产阶级埋怨教育过分强调组织化、理智化,而忽视学生选择教育的自由;纳税人和家长对学校开支开始有看法,要求学校对每一笔开支都要做出解释等。总之,人们对学校的态度开始转变,认为学校不再是一个有价值的机构。他说:“多少代以来,我们企图通过提供越来越多的教育,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可是迄今为止,这种努力失败了”。
  学校看似是一个正义、公平、合法、自由的地方,何以看来平等的教育经费、设施通过学校教育会产生不平等的结果。学校对教育的垄断,学校对知识的垄断,伊里奇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商品社会。在这个消费社会里,不仅物质是商品,文化、价值和所谓的“福利”也已成为商品,每一种商品都有相应的官僚集团给予控制。知识是诸商品中的一种,知识的垄断者是学校,教育专业工作是官僚机构的成员,是知识的推销者。他们通过文凭规定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和知识的价值是什么,把知识的价值制度化。学生是知识的消费者,他们对知识没有选择的权力,一切听从学校的安排,是消极的消费者。学校排斥其他机构来承担教育任务,独自占用着供教育使用的资金、人力和其他赞助,控制着对知识、课程与教育过程的根本观念,不断做出许诺以推销自己。
  三、全面改革学校教育
  伊里奇认为“隐蔽课程”不会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以及生产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变化。美国自60年代开始出现了改造学校运动,对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过改革:改造课程、改变学制、废除学生在教师权威下进行学习模式、创办自由学校(Free-Schoo1),但这些都未从根本上触及到“隐蔽课程”。为摆脱困境,伊里奇指出,只有建立新型学校,才能把学生从这种课程中解放出来,这种新型学校就是非学校化社会。这种主张取消学校教育的做法,无论如何是十分偏激的,他只看到学校教育成为社会控制的工具和手段,但没有认识到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间的密切关系,没有看到学校教育受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制约的性质,没有看到任何时代的学校教育都会自觉不自觉、有意无意地打上统治阶级烙印。
  另外,伊里奇认为学校教育存在的危机,如教育不能培养受教育者真实可靠的才能,不能培养学生自我批判的精神,教育中存在的权力支配关系、强迫学习者学习等都必须通过取消学校来决定。这种因噎废食的想法,无疑是不切实际的。要想系统地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拥有立于社会的技能、技巧,完善自己的人格、走向自我实现就不得不经由学校或类似学校的场所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虽然学校不是唯一的教育机构,但它毕竟是最便利、最有效的机构。全面改革学校教育,在伊里奇看来非学校化社会的建立应基于这样三方面的考虑:向所有希望学习的人提供其一生中任何时候皆可利用的资源;使所有分享知识的人都能找到有效的沟通渠道;同时为公众提供相应的提出问题的机会与交流平台。为实现这些目的,伊里奇提出了“机会网络”(opportunity web)的设想,这种网络组织使学生可以通过4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来获得教育资源:①建立参考服务中心(Reference Services to Education Objects),即把正规教育所使用的图书、仪器设备提供给学习上需要的人。这些东西可以保存在图书馆、出租站、实验室或放在类似博物馆和剧院的陈列室那样的地方。有些可以放在商店、工厂、农场或飞机场等人们经常去的地方,总的原则是要便于专门学习的人或业余自学的人使用;②建立技能交换(Skill Exchanges),学习者把自己的姓名、地址和技能登记下来,并说明他们愿意在什么条件下教给希望学习的人,以促进学与教的互动;③建立同伴联络站(Peer Matching),这是为了同伴之间分享新的技能而建立的网络,想利用这种网络的人,只要在中心登记自己的住址、姓名以及期望分享的技能,电脑能帮助找到如愿同伴并建立联系,共同交流进步;④建立职业教育家咨询(Professional Educators)。伊里奇认为,在非学校化社会里,兼有“保护人”、“道德家”、“医生”三职能的教师已经消失,学校已经消失,但作为承担某种教育功能的专职仍然存在,这种教育专职包括:设计和经营学习网络的教育管理专职:在网络的利用方面指导和劝告儿童或家长的教育咨询;在学习的内容上能够起引导作用的教育指导等。总之,新的教育应该能促进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 [美]伊万•伊里奇著.非学校化社会(吴康宁译)[M].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
  2 漆玲玲.伊里奇“非学校化”思想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4(10)
  3 聂志成.“非学校化”思想揭示的矛盾及启示[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5)
  4 高 燕.伊里奇对“学校化社会”的批判及对我们的启示[J].现代教育论丛,2007(4)
  5 陈 卓.学校教育的异化、废除与改进——伊里奇“非学校化”思想对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6)
  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http://edu.sina.com.cn/zt/ edughgy/index.shtml
其他文献
日月之行凝筹略,星汉灿烂起宏图.rn2013年4月28日,乌鲁木齐高新投资发展集团正式揭牌.rn乌鲁木齐高新投资发展集团是经高新区(新市区)区委、管委会授权,代表其对授权范围内的
摘要:質量管理是房屋建筑施工过程管理的重中之重。在房屋工程建设中,复杂的施工条件、不断变化的施工环境,需要不断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控制,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技术调整,保证房屋工程建筑施工质量。在今后的房建工程施工中,要不断创新管理措施,确保房建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本文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房建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措施  1、
摘要:在现浇混凝土构建施工中,由于其自身特性,极易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出现裂缝,这种裂缝现象已经成为混凝土浇筑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会大大降低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和强度,由此针对裂缝应做好预防措施和修补措施,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预防与修补措施,保证建筑物整体安全。本文探讨了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原因及技术控制策略。  关键词: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裂缝原因;技术控制;策略  混
【摘 要】为培养满足现代护理模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我校人体解剖学教师根据本科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丰富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合理使用教材和调整教学大纲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  【关键词】本科护理 人体解剖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3-0077-02     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改变,即由过去的以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著名历史考古学家郭沫若在河南安阳考察时,曾如此盛赞安阳.安阳,西倚巍峨险峻的太行山,东接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也是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基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之下,面对新的挑战,对于建筑施工企业也便提
近年来,徐州市紧紧抓住江苏省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机遇,加快推动经济总量由小到大、产业层次由低到高、城市功能由弱到强、生态环境由灰到绿、人民生活由宜居到乐居“五个
2002中国纺织面料及花样设计大赛日前结束.根据大赛日程安排,于2002年11月21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纺织产品开发工作会议期间公布了金奖和各项单项奖以及优胜者名单,并举办了隆
美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纳桑尼尔@霍桑的自一百多年前问世以来一直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吸引着读者和评论家.矛盾是的主要艺术手法之一.作者创造了许多前后矛
法律和道德规范是对现实的反映并同时作用于现实。以精神实践方式反映现实的规范可以用来解释人如何适应他根本无法理解的现实。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确立需要经过实践确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