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中国画·刘海勇

来源 :中国书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gaih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击理由
  当下中国花鸟画坛,百花齐放,一片繁荣景象。美中不足的是:开拓视觉表现者众,关心精神意蕴者寡;工笔多,写意少:求新求异多,究理法重质量少。但在“70后”的画家中,刘海勇是一名深究理法又在精神层面致力的写意花鸟画家。近年来,他的艺术从兼工带写的小写意风貌,开始向“真放本精微”的大写意迈进,由原来状物的笔墨情趣,转向了写心的探索,并通过生活、自然、读书中的蒙养来增加象外意。他发掘书法艺术“形其哀乐”的表意因子,扩大笔墨语汇的表现力,创造着更适合个人性情的笔墨结构。
  刘海勇话语
  思考绘画领域的中国精神、中国特色与中国艺术之路,不能不研究中国的写意精神与写意形态之关系,由个案至某个时代到整个历史,并着眼于画史而深入到理法,又将意蕴完美地结合于付诸表达的理法而创造出新的笔墨结构,这可能是一个尚待深入的课题。
  刘海勇档案
  姓名:刘海勇
  出生年月:1976年1月
  籍贯:浙江乐清
  斋号:听雨斋
  毕业院校:200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并留系任教;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花乌画专业,获博士学位
  专业:中国花鸟画
  师从:张立辰、薛永年、徐家昌、马其宽
  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从“格物致知”到“心即理”的体悟认识中,一部分画家注重于“怡情悦性”的文人品味与高雅情怀,一部分画家更关注于以“用世之志”并通过笔墨语言外化为一种真挚的人文关怀,流露出君子坦荡荡的人格境界与修养品德。也许后者更应成为当下的努力方向。
  我的艺术观:写意花乌画从落笔成形到笔笔生发的过程是以“天人台一”与“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为审美情怀,并实现自我的精神圆满与超越。
  最喜欢读的书: 《听天阁谈艺录》
  最喜欢的艺术家:朱耷、潘天寿、亨利摩尔
  最喜欢的艺术品:齐白石《他日相呼》、华嵒《沙际守生涯》
  展览及获奖:浙江省第七届中国花乌画展获金奖(2006);浙江省第十三届美术作品展“浙江美术奖”理论评论奖获银奖(2014);中国美术家协会“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最高奖优秀奖(2014);境十年刘海勇中国画教学与创作汇报展(2015)
  现任职: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出版:《格局格调——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创作集刘海勇卷》、《故宫画谱——水仙》(合著)、《明清写意花乌画的笔墨结构与写意造境》、《大道之行——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精品集刘海勇卷》、《中国写意花乌画理法浅释》、《古代绘画析览:明清花乌画糟选》、《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刘海勇》
  个人主页:http://liuhaiyong.artron.net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因为整理、编辑、校订红色经典读物《毛泽东自传》和尘封60年的连环画《少年毛泽东》,笔者有幸从一位民间收藏者手中发现了延安整风时期中共中央关于“王明中毒事件”调查的原始材料。  这批包括1943年8月6日刘少奇、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参与的《委员会记录》、《为王明同志会诊记录》等14份尘封长达66年的珍贵史料,第一次完整、权威、翔实地记录了“王明中毒事件”的真实情况,以史实确证王明在《中共五十年》中诬蔑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