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唱衰与质疑,我们还可以怎么看待“双十一”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y637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07亿元,同比增长32.3%,这是阿里巴巴在第8个“双11”中交出的答卷。不过,你眼里看到的“双11”未必是真的“双11”。
  你觉得周围的人都不买了,或者他们买的东西都退掉了,便会以为所有人都是如此,于是1207亿元的交易额在你看来多半是刷的,其实这可能才是一个与事实相去甚远的臆断。
  双雄争霸是基本竞争格局
  在“双11”玩不起来的电商越来越多了。在很多品类上,阿里巴巴构建的流量体系和京东构建的供应链体系已经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形成了良性的循环系统,对其他垂直电商和传统零售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双雄争霸将成为未来行业的基本竞争格局。
  自营与平台各有优劣
  “双11”是阿里与京东的对台戏,虽然体量上有不小差距,但是以自营为特色的京东仍在不断蚕食阿里的市场份额,背后也是电商平台模式和自营模式的对决。平台的优势在于规模可以做得很大,很好地调动了上百万商家的力量。
  天下最终无电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企业和消费者的触达点将不再局限于电脑、线下店甚至是智能手机,而是变得越来越多并且更为灵活。
  除了实体店面,层出不穷的数字化触点(包括 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以及车载设备等)将会更多地成为面向用户的前端接口,这些购物载体也会实现充分的打通与融合,消费者在碎片化和多场景下的购物行为将会大幅增加,我们也将越来越难以区分,一笔交易是由电子商务完成的,还是由传统交易方式完成的。
其他文献
近日,北京国际时装周上歌力思旗下诸多品牌大放光彩。像Ed Hardy、Laurél和IRO这些品牌都是歌力思在短短几个月内收购的海外服装品牌。最早一批上市的服装品牌,人们可能想到的就是七匹狼、报喜鸟、森马服饰、海澜之家等。它们定位中低端,形象本土,门店开在每个城市的旧商业中心。业内人士认为,这些轻奢快时尚的海外品牌之所以能被收购,主要也是看重广袤的中国市场。
期刊
“一面科技,一面艺术”对消费者来说是什么鬼?花大钱请了这么好的代言人,购买了这么贵的媒体,却没有花心思去发展更好的广告内容。  “你想继续卖一辈子糖水,还是跟我一起改变世界?”  这是乔布斯当年说服百事总裁加入苹果公司的超级桥段,很多人都从这短短的一句话里,看到了乔布斯极具现实扭曲力的口才。  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也是佩服得不行,但后来当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品牌的规则,却不由感叹:“乔布斯太坏了!” 
期刊
今年天猫“双11”女装品牌销售排行榜单前五名依次为优衣库、ONLY、波司登、韩都衣舍、乐町,曾经一度霸屏的茵曼、裂帛等淘品牌们几乎全线失势。淘品牌的运营一直充斥着爆款、低价等关键词,不过低质低价只能是短时期的行为,无法持续。传统女装品牌一直在转型,淘品牌倒成了“传统品牌”。在业内人士看来,传统品牌具有的品牌认知度和品牌调性,在电商渠道的表现会越来越好。
期刊
近日,易买得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店铺——曲阳店大部分货架已经清空,关门在即。中国的大卖场的确是在走下坡路,目前,零售行业仍旧面临着消费收缩、电商冲击和经营模式陈旧三大难题。企业业绩下滑趋势难以扭转,且涉及面会更大。业内人士认为,关店可以看成一种调整,整个行业还是在发展,只是按原先的方式经营肯定不能适应市场变化了。
期刊
在最近,16年前将乐百氏“吞”下的法国达能集团表示要将其售出,接手的是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公司——盈投控股。乐百氏本身市场份额就不大,在达能收入后,经营步步下滑,同时,两者的战略分歧导致原高层纷纷离职。业内人士指出:中国饮用水的发展目前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乐百氏还是有品牌基础的,盈投买回去后可以请专业团队重新定位产品,重新启动品牌的运作。
期刊
港资服装品牌佐丹奴,目前品牌在北京地区共有27家门店,其中8家位于家乐福、物美和卜蜂莲花等连锁超市内或与以上超市做近邻。随着国际快时尚品牌的崛起和国内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佐丹奴也在积极进入调整阶段。为了优化盈利空间,近五年内佐丹奴共关闭超过516家门店,并大举推出免费加盟的模式,以减少存货额和存货周期。断臂自救的佐丹奴在2015年出现短暂回暖,然而时隔一年,佐丹奴的业绩再次被打回原形。
期刊
为什么我们看到了更多“社群电商”? 为什么大家更愿意在罗辑思维平台溢价买书?因为新的流量红利掌握在优质内容手里。  微博过去一年的业绩:营收1.769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广告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48%,利润同比增长122%至3210万美元。日活跃用户1.32亿,同比增长32%。  表面上看,我们发现微博的传播内容变了。从过去140个文字,到后来的图片,再到今天各种直播。但本质上,微博作
期刊
就外部环境而言,这不算是个好年景。传统企业或转型或升级过程中长久积攒的矛盾慢慢显现、爆发。创新正在向现实妥协,保守粗放的控制方式再度现身,震荡变换着的市场环境增加了大小企业生存的困难指数。  实体店倒闭潮。2016年,最直观的市场表现就是实体店倒闭潮,百货商超关门歇业的消息接二连三传来,沃尔玛店、万达百货、乐购、天虹百货、阳光百货、马莎百货都难逃一劫,更多的连锁实体店沦陷。很多商业街,现在一半处于
期刊
2015年4月从7-Eleven北京集体离职创立邻家便利的王紫,带着他的团队再度离职。这其中有两类原因:一是法人代表两次变更,两股资本博弈,最终导致创业团队出走;二是邻家去上海开店想融资,但以失败告终。业内人士认为,邻家便利店目前经营状况一般,日均销售额(万元左右)无法支撑北京的高房价,短时间内便利店企业不可能迅速实现盈利,投资人和创始人矛盾自然迸发。
期刊
“不做终端等死,做终端找死”的根本原因  终端是卖货的地方,这里的工作经常被称为“临门一脚”,极为重要。  既然如此重要,企业当然就無比重视,重视的结果就是大量的资源投放到终端上,号称“终端为王”,很多企业都提出“终端制胜”“决胜终端”甚至“血拼终端”之类的激情甚至惨烈的口号。  现在的企业对于终端建设普遍十分重视:特殊陈列、终端生动化、DM、各种活动,能做的都做了。  江湖流传着著名的“终端拜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