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病理检查,你不知道的6件事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理檢查结果能客观反映疾病情况,准确性达95%以上,是疾病诊疗的“金标准”。但在临床上,有不少患者对病理检查十分陌生,甚至拒绝检查,其中不乏恶性肿瘤患者,他们就此耽误了疾病救治的最佳时机。病理检查是什么?究竟“查”些啥?常规病理检查结果为何总“迟迟不露面”?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可以代替术后病理检查吗?

1.病理检查是什么


  病理科不同于检验科,检验科医技人员只要将一定量的血液、尿液等样本放入机器,经过一段时间分析后,就能获得检验结果。病理科也不同于影像科、放射科,影像科和放射科医生通过B超、CT、磁共振检查等“扫描”人体局部,即可获知病灶确切部位与大小。
  病理科的医生与技术人员需要对标本进行一系列烦琐处理,将其制作成病理切片,在显微镜的“帮助”下观察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等,从中寻找异常。随后,病理科医生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各种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出具病理诊断,为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为何常规病理检查结果不能“立等立取”


  病理检查通常分为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和常规病理检查两种,前者仅在术中应用,后者常用于术前与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的标本送检后,患者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何时出结果,能否“加急办理”,甚至“立等立取”。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常规病理检查结果所需时间取决于病变程度,是否需要免疫组化、分子病理检测等。为确保病理切片质量及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通常小标本(如胃、肠镜活检)的病理诊断需要3个工作日,大标本(手术标本)的病理诊断需要5个工作日,疑难病例的病理检查结果需要相应延长3~5天,甚至更长时间。
  与其他检查不同,一份常规病理检查报告的“诞生”耗时耗力,检查过程中的大部分工作须由医生“纯手工”完成,常有以下几个步骤:①固定。一份病理标本需要在中性福尔马林等“固定液”内浸泡至少8小时。不固定或固定不充分会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结果。②取材。肉眼观察标本部位、性质、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根据病变性质及病变范围确定选材。取材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切片质量。③脱水。为去除生物组织内部的水分,方便后续切片,标本须经过近20道脱水工序。④包埋。病理技术人员将脱水后的组织置于熔化的石蜡中,当石蜡凝固后,标本就被包裹在其中。⑤切片。将包埋标本的石蜡块均匀切割成薄片,贴在载玻片上。⑥染色。切片后的组织是无色的,即使在显微镜下,也难以辨别细胞的形态结构,故须对切片进行染色处理,方便观察。最后,标本还要经过封片、贴标签、核对等步骤,才能交到病理科医生手中。
  当部分病理切片的组织学表现不典型或诊断困难时,还需要进一步鉴别诊断。例如,对标本进行特殊染色,以更好地显示组织中的特殊物质或病原微生物;进行免疫组化或分子病理检查;等等。

3.为什么有的患者须接受多次病理检查


  第一,取样不理想。例如,病灶位置较深、较小或部位特殊难以取材者,在未获得典型病灶前,常需要多次检查,以明确诊断。第二,根据不同阶段的病灶大小、性质等,观察病情变化,判断治疗效果。

4.术前穿刺活检、术中病理检查能代替术后病理检查吗


  一些肿瘤患者经历了术前细针穿刺活检及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后,对仍需要进行术后病理检查十分不解。
  细针穿刺活检是术前诊断一些疾病(如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等)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医生可以通过穿刺活检明确肿块性质,决定治疗方式。但受穿刺部位局限等因素影响,检查结果有“假阴性”的可能。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在切除肿瘤后立即制片,仅30分钟便可知道结果,用于迅速判断肿瘤性质、分期,指导手术方式和范围:若为良性,手术医生只需要将肿块切除即可;若为恶性,医生须根据分期确定相应的手术切除范围,或对术区补充进行淋巴结清扫手术,等等。不过,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在样本选择及切片数量上具有随机性、局限性,检查结果不一定“精准”。因此,无论是否做过术前穿刺活检及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手术切除的所有组织均须进行术后病理检查,并以此作为最终诊断依据。

5.免疫组化和分子病理检查是什么


  一般来说,依据病变形态就能做出明确病理诊断的常见肿瘤类型,不需要做免疫组化检查。如果肿瘤类型难以确定或与其他肿瘤较相似,就需要免疫组化检查“出马”。根据抗原抗体反应(抗原与相应抗体间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免疫组化用特异的抗体“测试”组织切片中有无相应的抗原,从而分析肿瘤细胞或组织类型,这是目前病理科常规开展的工作,对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均有重要作用。
  分子病理检查需要从标本中提取DNA、RNA,用相应探针来检测该组织中是否存在某些肿瘤的遗传信息。分子病理检查报告中出现的“+”“-”分别代表阳性、阴性。结合“+”或“-”前文字描述,代表不同含义,可表示癌细胞有无转移,有无微生物、特殊物质,或某些物质的多少、强弱等。这能更好地为疾病的诊断和分类、判断预后和治疗方法服务。

6.看不懂病理报告怎么办


  一份完整的病理报告常包含患者疾病信息、送检标本来源方式和部位、病变类型与性质、分子分型。因其中含有大量医学诊断用词,故经常有患者将病理报告比作“有字天书”。报告中常有“考虑为……”“符合……”“不排除……”“建议……”“结合临床……”等字眼,患者应及时向主诊医生询问、确认,不宜自行判读,否则很可能发生漏读、误读,延误诊疗。
  过去,病理科医生很少直面患者,常被称为“幕后英雄”。如今,大型医院纷纷设立“病理专科门诊”,便于对病理检查结果有疑惑的患者就医咨询。
其他文献
自2010年下半年问世至今,一种新的生意模式——“驾吧”在国内部分地区“迅速风靡”,部分商家还通过加盟连锁形式进一步推广,大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然而本刊记者通过跟相关人士深入探讨以及多方走访后发现,其“火爆”表象的背后,有可能只是一场“虚热”。    表 象   一、“驾吧”是什么   简单地说就是模拟驾驶训练馆,即经营者通过提供驾驶训练专用设备、使学员在模拟环境中学习和巩固驾驶操作技术的服务
期刊
几年前说起开网店,大部分人会认为经营很简单,进点便宜货挂到网上就能赚钱。但如今不同了,人们对网店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店不好干了”、“电子商务几乎都赔钱”、“小网店已经被电子商务平台看不起”等等消息越来越多。总之,现在开网店已经没那么简单了。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天灾”,网店的客观不足导致经营困难增大;二是“人祸”,最近曝出的淘宝网店小二“受贿”事件揭开了电商平台内部问题的一角。   “天
期刊
10月28日是中国男性健康日。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性健康的话题越发引人关注。一方面,男性在社会、家庭、工作中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影响男性健康的各种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生活因素等越来越多。  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男性进入中老年后,随着年龄增长,雄激素分泌会越来越少。雄激素不仅与性功能和生育有关,其水平下降对身体功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与骨质疏松、肌肉无力或萎缩、内脏脂肪堆积、心脑血管
期刊
南月敏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肝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代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肝癌等肝病的诊治。  “肝炎-肝硬化-肝癌”常被称为肝癌三部曲,从某种意义上说,肝硬化离肝癌仅有一步之遥。中国约有700万肝硬化
期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健康受到越来越多人重视,但“害怕看牙”的心理仍普遍存在。“牙科恐惧症”常被提及,且不断被夸大,许多人因此不敢去牙科就诊,或者不敢进行积极甚至必要的治疗,结果使牙病进一步恶化。“牙科恐惧”常出自本能  与其他疾病的“看病”过程不同:牙科就诊者须躺在治疗椅上,持续张口配合检查、治疗;被迫接受治疗器械的刺耳声、频繁口内吹气或喷水;耳边充斥着“拔除”“种植”“搔刮”“去骨”“钻针”
期刊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不仅体现在化验单中相应指标的异常,若代谢紊乱经年累月,造成的损害还将累及全身,涉及的部位包括眼、肾脏、心脏、神经系统、下肢等,症状各有特点。有些患者可能会同时出现多种慢性并发症,使病情更为复杂。那么,在这些并发症中,哪些有早期症状“预警”,能提示患者及早就医?哪些早期表现不明显或容易被忽略,需要及早筛查才能被发现呢?三类并发症,有早期症状  1.糖尿病心血管病变  早期症状:
期刊
刘承勇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创伤救治中心主任,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颅脑损伤、神经系统肿瘤、脑血管疾病及椎管脊髓内肿瘤等的诊疗。生活实例:  在一次身体检查中,5岁的星星被发现患有左侧颞极蛛网膜囊肿,但他自出生以来并无任何脑部不适或疾病相关的异常表现。完善一系列检查后,医生嘱星星定期随访,一旦出现头晕、头痛、抽搐等症状,
期刊
生活实例:黄先生今年40岁,视力向来不错。几个月前,他觉得眼睛“累”,酸胀明显,看书久了会觉得书上的字模糊。看着市面上琳琅满目的眼部按摩器(仪),黄先生也“入手”了一款。使用一段时间后,他的眼部酸胀感不仅没有好转,视近物模糊还越来越严重。经检查,黄先生的眼部不适是由远视引起的,因年轻时眼调节能力强,没有异常表现,随着年龄增长,眼睛调节能力下降,这才出现了不适症状。盲目按摩可能掩盖视疲劳原因  与其
期刊
国家医保局近日发布的《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中指出,长期处方适用于临床诊断明确、用药方案稳定、依从性良好、病情控制平稳、需长期药物治疗的慢性病患者。首次开具长期处方前,医生应当对患者的既往史、现病史、用药方案、依从性、病情控制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估,在确定当前用药方案安全、有效、稳定的情况下,方可开具。根据患者诊疗需要,长期处方的处方量一般在4周内;根据慢性病特点,病情稳定的,处方时间可适当延长,
期刊
胃肠镜检查是早发现、早诊断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肿瘤)最可靠的方法。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胃肠镜检查的重要性。近年来,有学者建议把胃肠镜检查纳入常规体检,但仍有不少人对此心存抵触。那么,哪些人需要做胃肠镜检查?其他检查能否代替胃肠镜检查?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检查方式?哪些人需要做胃肠镜检查  有各种消化道不适症状,且症状反复,持续时间超过2周以上者。尤其是出现反复腹痛、食欲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