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合的诗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nk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江合,2002年9月出生,10岁加入海南省作家协会,近百篇诗歌在《诗刊》《诗歌月刊》《读者》等刊物发表。获第八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金奖等。著有诗集《神秘星空》《我必须宽容》。
  与夕阳有关
  夕阳
  落了帷幕
  云彩在天空
  梦游
  我在深夜的珠穆朗玛峰
  把雪一片一片地堆积成
  不知名的事物
  寒冷
  黑暗中
  它悄悄地来了
  没有任何声音
  指尖在颤抖
  远远的
  我看见了
  一只黑色的蝴蝶
  它的翅膀
  在拼命挥动
  我清楚记得
  它在我身体周围
  春
  俯身
  我抓起一片沙
  撒下
  风吹过
  迎春花
  开了
  巷
  巷很小
  灰青色
  充斥
  孔子
  和孟子
  瞪着无奈的眼神
  在拐角处
  沉默
  多雨
  上帝老爷爷
  他贪玩
  一不小心
  弄坏了
  水阀
  你看
  如今多雨
  站在海水環绕的地方
  站在海水环绕的地方
  我终于被阳光晒成我想要的形状
  椰子树和未来和海鸥
  幸运地重叠在一起
  它们的躯干
  守着海岛的凉爽
  风像一条青蛇
  被大海掐中七寸
  悄悄趴在港湾
  吹出一口气撑起
  刀一样澄澈的天空
其他文献
2020年的元旦,我在日本度过,这是我来到日本后经历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从图书馆里向外看去,眼前安静的草坪、低洼的湖面,还有身边偶尔传来的日语,这一切,让我深切感到自己确实已经来到了日本。两个月的时间里,我逐渐适应新校园,紧绷的精神开始慢慢着陆,感受着日本高校的学习和生活节奏。2019年,我过得充实而紧张,时间被一件件“大事”串起来,几乎没有停歇脚步的时间。现在想起,仍然感慨良多,既有来时的艰辛,也
研究生群里推送过来一张导师和师兄的合影照,迅速掀起波澜。导师非常高兴,感慨道:“一晃十年过去了,有空聚聚,能来的来,该忙的忙。”  人生最有幸的事,便是遇到良师益友。我始终忘不了入学时他对我说的一句话,“在未来的工作中,专业人士很多,能写作的却不多。写作能力需要长期积累,一旦练成,将成为你独特的竞争力”。实习生写大文章  十年前,我也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在经历了一战北大、二战中财(中央财经大学)、
2004年第一期《档案管理》在理论探讨栏目中刊登的刘东斌同志《档案利用与档案价值的反思》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对档案凭证价值“专一性”和“一次性”的论述,笔者不敢苟同。这里把有异议之处略述如下,兼与刘东斌同志再商榷,也望广大档案界同仁不吝指教。  刘文认为:“专一性。指的是具有凭证价值的档案与其利用者是一对一专一的。档案的凭证价值一般情况下只与和它有关联的当事人、社会组织发生利用与被利用关系。”“因
这世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爱情悲剧?就是源于我们都想找一个自己配不上的人。  知乎上有个神贴:为什么男生追女生追到一半就不追了?  果不其然,答案区就是两性对骂。  “不是追到一半不想追了,而是追到一半追不动了。我给你发消息,你总是回在洗澡。我给你送礼物,你面无表情地收了就上楼。我请你看电影,你总说要陪朋友……后来我想明白了,好女孩很多,又不止你一个。”  “追你又没进度条,我哪里知道是追到99%了还
心弦(组诗)  月光  月光弥漫,在圆心隔着  六根弦的距离  流淌的水,是死而复生的  水。B小调皱纹丛生  一千遍归于一遍,音符  柔软,指头坚硬  没有风,墙  通体透明,记忆溃散  几百年了,索尔  在我身后,悄无声息……  小夜曲  鸽子在光亮中展翅  带来一丝消息  蝙蝠只属于黑夜,锉着牙齿  咬碎自己,坠入山洞  祖先们几百万年前居住这里  刀耕火种。岩石光洁,暖了又凉  蚂蚁爬上最
随想  盛夏静静地来了,  那张车票好像是去年就扔了,  曾经的这个季节的温度早早地降了。  盛夏静静地来了,  谎言消逝真诚茂盛,  群袂飞扬。  盛夏静静地来了,  窗外,还是美的。  自然还是快乐的。  秋  收起了夏天爱穿的连衣裙  静静地炒花生米  深吸慈母宫的桂花香  慢达慢达的散步  不稀罕落叶,不理睬掉落的頭发  不回望虚幻  添衣,保暖  煮汤
档案馆安全评估工作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档案馆安全评估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目前,档案界对于诸如为什么要开展档案馆安全评估、档案馆安全评估应评估什么、如何开展档案馆安全评估、档案馆安全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等问题,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探讨档案馆安全评估问题不仅是档案安全理论体系建设之需要,也是档案安全实践工作之急需;既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欢迎大家畅所欲言。
我在留学生二手交换群里认识了一个中国同学,他修习的学科是我们大多数人只曾听过,却从未涉猎過的宗教学。我对这个领域很感兴趣,总希望有机会可以旁听,见识一下宗教学这个神秘的世界,可惜莱顿大学的学制非常严格,大多数课程的教授们都不允许非本专业学生参与。  在今年新学期,宗教学系有一门选修课欢迎学生旁听,那门课叫“人类遗产理论学”,我自然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在第一节课之前,我粗略地浏览了教授发放的要求阅读
郭富山  我喜欢在午夜时分,手起  刀落。把自己,一分为二  一半交给白,一半交给黑  一半交给左,一半交给右  前和后也要各分一半,可以  不完全均匀,但大体相当  也可以把我的一半交给天使  把另一半交给恶魔,我这样亲自动手  比较痛快,任由它们后半夜  撕开我,会血肉模糊  如果谁都不要我,请把我交给  那个喜欢我的女子,她会小心翼翼  把我合二为一,然后,深情的  拥在怀里  今夜,请允许
未上学时,每次提起晨读,脑海总是浮现清末私塾的影子:一间不大的屋子,并排摆上几列桌椅,  三四小童跟着留长辫子的先生,摇头晃脑地诵读些自己也不解其味的诗词。  后来上了学,才发觉晨读是每天早起迷迷糊糊的睡眼惺忪,或者是齐声朗读后的默写背诵,  甚至有时只是在为早餐之战而打的一场掩护。  可说到底,我一直把它看成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仅此而已,直到来到北外。  我原以为上了大学,就会摆脱剥削睡眠的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