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线路巡检有效避免人巡盲点
我国的电力输配线路和油气管线均具有距离长、分布广、环境复杂的特点,这给线路巡检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传统的人工巡查方式不仅成本高、效率低,而且安全风险大。有了巡检无人机以后,這些困难可以迎刃而解。无人机具有巡线机动灵活、巡检快捷、信息反馈及时、工作效率高等特点,在线路巡检领域大显身手。据新闻报道,2019年2月吐哈油田应用无人机智能巡检,工作效率提高了10倍。另外,无人机通过搭载的高清摄像头,还可以清晰看到线路状况,发现地面巡视难以发现的缺陷,避免巡视盲点。

对台风进行飞行探测
气象监测无人机机动灵活、精度高、成本低,不受地域限制,可灵活搭载小型化的气象观测设备,实现空气温度、湿度、气压和环境二氧化碳等气象监测指标的实时观测和数据传输,并成为传统气象站的有益补充,为低空气象监测、突发气象应急灾害、精细化气象预报、大气污染研究等提供技术支撑。2008年7月,中国大陆首次利用无人机对台风“海鸥”进行了飞行探测,飞行时间3小时,高度500米,距台风中心最近距离为108.4公里,获取了90%以上气象要素资料。
助力国土资源动态监管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国土资源监测、矿产资源监管、土地整理、耕地保护、国土执法检查、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应用日趋深化。无人机通过综合利用先进的无人驾驶飞行器技术、遥感传感器技术等,能自动、快速获取国土、资源、环境等空间遥感信息,并进行遥感数据处理、建模和应用分析,从而可以清晰展现国土资源分布情况,精确监测国土资源的位置、范围、面积、形态、利用情况等。而且,通过无人机遥感成果,还可以及时发现和依法查处被监测区域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有助于国土资源动态监管。

开通偏远地区配送航线
近年来,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兴起和网络电商的快速普及,全世界范围内对于物流用无人机的需求也在快速拓展,无人机与智能包裹柜的全自动闭环已经实现。无人机还可以充分触及偏远山区的配送需求,中国邮政在浙江安吉山村地区开通了第一条无人机配送航线,试点偏远地区配送服务。

抗击疫情显身手
无人机凭借自身优势,在此次战“疫”中大显身手,成为抗击疫情利器。
防疫宣传:无人机凭借其轻便灵活、受地形影响小、覆盖面广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地防疫宣传中。利用无人机携带的广播设备,向人们进行防疫知识的推广宣传及重要信息通知,既可以用于人员密集的高楼层小区,也可以用于比较偏僻的村镇,以及大喇叭不能传到的背街小巷,实现防疫宣传“空中地上”全覆盖。

防控巡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战场上,无人机高空巡查成为了疫情防控的新手段。无人机具有机动灵活、巡查快捷、信息反馈及时、工作效率高等特点,在防控巡查领域成为疫情防控的“尖兵”。无人机不仅可以每天多次巡查各个社区、村庄以及重要交通要道,对未佩戴口罩、违规聚集的市民进行“喊话”,劝导市民安心在家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预防传染。
喷洒消毒:运用无人机消毒具有精准、快速、高效、安全四大优点。在精准喷洒消毒方面,无人机通过GPS卫星定位,可以实现无缝隙、无重复喷洒药物。据报道,全国上万架无人机已经接入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按照系统生成的航点以及飞行路径,能达到厘米级飞行精度,实现精准喷洒。
过预设温度人员,无人机就会报警,并通报数据信息,相关工作人员将有针对性地进行核查。
物资运输:在此次疫情中,无人机凭借无视地形、能负重飞行的优势,成为保障疫区救援及生活保障的关键力量,为疫区搭建起“城市空中运输桥梁”。
2月6日,浙江省新昌县使用无人机运送送检标本,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全方位、全天候运输,而且还将送检路程时间从原先15分钟的车程提高成5分钟的飞行时间,快速高效。2月12日,首架“疫情區应急作业”无人机降落到武汉金银潭医院,为医院运送急需的医疗和防疫物资。当日无人机共运输紧急医疗物资近20架次,总载重70公斤。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的。未来,无人机还有更多的应用场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编辑/任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