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园诗话》(以下简称《诗话》)为清代诗坛巨擘袁枚所著。袁枚一生著述甚丰,在散文、尺牍、笔记小说等方面都有建树,而以《诗话》影响最大。近年来,各种阐释《诗话》的作品,如图文本、白话本、文白对照本等,纷纷面市。遗憾的是粗滥者多。笔者手头有一部昆仑出版社二○○一年四月出版的《〈随园诗话〉文白对照本》(以下简称《对照本》),其译文就多有疏谬。即便是对一般词语的解释,也是圆凿方枘。能不能正确解释词语,是正确理解原文本意的关键。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就书中词语对译方面值得斟酌的问题,提出来评论。(作者共列二百条,因篇幅所限,选取以下诸条供读者窥豹——编者)
一、〔原文〕问讯何年招济火?(卷一·一,3页)
〔译文〕敢问什么时候能有济世救民的烈火?
〔评论〕济火:人名。据《辞海》谓济火乃传说中彝族的首领。相传蜀汉诸葛亮南征时,济火在贵州西北积粮通道,协助诸葛亮平孟获有功。
二、〔原文〕把菊昔为三径客。(卷二·三一,92页)
〔译文〕曾经在秋天赏菊做异地客人。
〔评论〕三径客:代指隐士。据《三辅决录》载,西汉末年,兖州刺史蒋诩,不满王莽专权,称病还乡隐居,在院内辟三径。后因指归隐后的居所为“三径”。
三、〔原文〕自为寿藏。(卷二·五四,109页)
〔译文〕自己养性修身。
〔评论〕寿藏:生前预筑的墓穴。《后汉书·赵岐传》:“年九十余,建安六年卒,先自为寿藏。”李贤注:“寿藏,冢圹也。”
四、〔原文〕不容人为轩轾。(卷三·六,138页)
〔译文〕不允许人为地限制它。
〔评论〕轩(xu n)轾(zhì ):车子前高后低(前轻后重)称轩,前低后高(前重后轻)称轾。引申为轻重、高低、优劣。原文意谓不能让人们机械地裁定高低优劣。
五、〔原文〕桃李新阴在鲤庭。(同上)
〔译文〕桃李新发的绿叶已能成阴默然立在庭院中。
〔评论〕此句本意谓诗人及其门生一同领受诗人父亲的教诲。桃李新阴:喻指门生。鲤庭:典出《论语·季氏》,孔子曾在庭中教儿子鲤学诗学礼,孔鲤一一照办。后来便用以指禀承父训。
六、〔原文〕赋罢衫巾岸。(卷三·六五,183页)
〔译文〕站在岸边吟诗作赋。
〔评论〕岸:原指将军帽上推或掀去头巾,露出前额,以示洒脱。引申为敞开,形容豪放不羁。杜甫《北邻》:“白帻岸江皋。”
七、〔原文〕霜明鼓角干。(同上)
〔译文〕霜落满天,号角声听起来十分干燥。
〔评论〕干:表示声音清脆嘹亮。柳开《塞上》:“天静无风声更干。”
八、〔原文〕一任鸥盟数往返。(卷四·三六,222页)
〔译文〕任凭那鸟儿来回地飞。
〔评论〕鸥盟:谓与鸥鸟结盟为友,比喻退隐生活,引申为隐者。陆游《夙兴》:“鹤怨凭谁解,鸥盟恐已寒。”
九、〔原文〕岚翠忽从亭午变。(卷四·七五,253页)
〔译文〕山风在中午的亭子上突然改变了方向。
〔评论〕 岚翠:山间透着绿色的雾气,与“风”无关。亭午:正午,与“亭子”也无关。李白《古风》之二十四:“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十、〔原文〕自喜琴尊今雨共。(卷五·一,259页)
〔译文〕自己为能在雨中弹琴而高兴。
〔评论〕 琴尊:指代吟唱宴饮。今雨:指代新结交的朋友。杜甫《秋述》:“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后因以称新朋友为“今雨”,老朋友为“旧雨”。
十一、〔原文〕独听鱼钥西风冷。(卷五·八,265页)
〔译文〕独自在冷冷的西风里听鱼戏水声。
〔评论〕鱼钥:鱼形的门锁或钥匙。唐人丁用晦《芝田录》:“门钥必鱼者,取其不瞑目守夜之义。”梁简文帝《秋闺夜思》:“夕门掩鱼钥,宵床悲画屏。”
十二、〔原文〕北里空销旅客魂。(卷五·一七,272页)
〔译文〕北方的晴空让旅居他乡的客人黯然魂伤。
〔评论〕北里:古地名,在长安,原名平康里,因其在城北,故亦称北里。其地为妓院所在地,因以用作妓院的代称。参见孙《北里志》。
十三、〔原文〕著书翻恨古人多。(卷六·一八,335页)
〔译文〕题(提)笔著书反而怨恨古人太多。
〔评论〕这是诗人整理书籍不耐烦写下的诗句,上句是“此事未知何日了”。句中词序倒装,顺解当是“却恨古人著书太多”。
十四、〔原文〕置窬于大门。
〔译文〕在大门处设个华丽的小门。
〔评论〕 (wēi)窬(yú):便桶。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受尿之器曰,受(屎)之具曰窬。”
十五、〔原文〕秃尖成冢还成阵。(卷八·二二,495页)
〔译文〕高低不平像是坟墓又像阵势。
〔评论〕秃尖:写秃了的毛笔。成冢:古人长年苦练书法,秃笔成堆,遂挖穴埋藏,称为“退笔冢”。参见李绰《尚书故实》。
十六、〔原文〕诸生莫作攀辕计。(卷八·五二,512页)
〔译文〕各位不要去攀权附势。
〔评论〕本意是请诸位不要苦留我。原文化用“攀辕卧辙”之典故,典出《后汉书·侯霸列传》。侯霸为官清廉,深得百姓拥戴。离任时百姓拦车乞留。
十七、〔原文〕忽闻丹阙放金鸡。(卷八·九四,541页)
〔译文〕忽然听见金鸡的叫声。
〔评论〕丹阙:宫殿,指代朝廷。放金鸡:指大赦。古人迷信,认为天鸡星动,就要大赦天下。所以朝廷大赦时有这样的仪式,即在广场上竖一长杆,上立金鸡(即锦鸡),然后召集罪犯,击鼓,宣布赦令(见《新唐书·百官志·三》)。后因以放金鸡指大赦。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十八、〔原文〕老去菟裘身后冢。(卷一○·三四,648页)
〔译文〕老来穿的棉袄死后的坟。
〔评论〕菟(tù)裘:古邑名,在今山东省泰安东南楼德镇。《左传·隐公十一年》“使营菟裘,吾将老焉。”后因以“菟裘”指代士大夫告老退隐的处所。
十九、〔原文〕图籍开缄珍手泽。(卷一○·五六,664页)
〔译文〕以后亲手续一些好书。
〔评论〕缄(ji n):捆扎书箧的绳带。手泽:先人的遗物或遗墨。
二十、〔原文〕凭将一斗糜汁,洒遍天门日观峰。(卷一○·九二,689页)
〔译文〕把那一斗煮烂的米汁,洒遍天门日观峰。
〔评论〕 (yú)糜(mí):喻指墨汁。“糜”是古县名,在今陕西千阳东,以产墨著称,后因以为墨的代称。
二十一、〔原文〕团扇谁留?人只有小银钩。(卷一一·二七,732页)
〔译文〕是谁留下这团扇?唯有天空一弯瘦月使人留恋。
〔评论〕 这是诗人得某名妓所书团扇而吟咏的诗句。(ti)人:扰逗人。柳永《玉蝴蝶》:“要索新词,人含笑立尊前。”小银钩:形容笔姿遒劲的小字。白居易《写新诗寄微之偶题卷后》:“写了吟看满纸愁,浅红笺纸小银钩。”
二十二、〔原文〕风生咳吐追唐调。(卷一三·一三,837页)
〔译文〕风声呜咽像唐朝时的曲调。
〔评论〕风生:比喻谈话活跃风趣。咳吐:即谈吐。唐调:唐人的情调。
二十三、〔原文〕稳卧瓜牛号野夫。(卷一三·二六,851页)
〔译文〕自号田野农夫稳稳地躺在南阳牛上。
〔评论〕 瓜牛:“瓜”通“蜗”,瓜牛即蜗牛。原文瓜牛为“瓜牛庐”的省文。《三国志·魏书·管宁传》裴松之引《魏略》:“(焦先)自作瓜牛庐,扫净其中,营木为床,布草蓐(rù)其上。”后世常谦称自己的居所为蜗居或蜗庐(瓜牛庐)。
二十四、〔原文〕(周)好体语,因此切字,皆有纽。(卷一五·二七,990页)
一、〔原文〕问讯何年招济火?(卷一·一,3页)
〔译文〕敢问什么时候能有济世救民的烈火?
〔评论〕济火:人名。据《辞海》谓济火乃传说中彝族的首领。相传蜀汉诸葛亮南征时,济火在贵州西北积粮通道,协助诸葛亮平孟获有功。
二、〔原文〕把菊昔为三径客。(卷二·三一,92页)
〔译文〕曾经在秋天赏菊做异地客人。
〔评论〕三径客:代指隐士。据《三辅决录》载,西汉末年,兖州刺史蒋诩,不满王莽专权,称病还乡隐居,在院内辟三径。后因指归隐后的居所为“三径”。
三、〔原文〕自为寿藏。(卷二·五四,109页)
〔译文〕自己养性修身。
〔评论〕寿藏:生前预筑的墓穴。《后汉书·赵岐传》:“年九十余,建安六年卒,先自为寿藏。”李贤注:“寿藏,冢圹也。”
四、〔原文〕不容人为轩轾。(卷三·六,138页)
〔译文〕不允许人为地限制它。
〔评论〕轩(xu n)轾(zhì ):车子前高后低(前轻后重)称轩,前低后高(前重后轻)称轾。引申为轻重、高低、优劣。原文意谓不能让人们机械地裁定高低优劣。
五、〔原文〕桃李新阴在鲤庭。(同上)
〔译文〕桃李新发的绿叶已能成阴默然立在庭院中。
〔评论〕此句本意谓诗人及其门生一同领受诗人父亲的教诲。桃李新阴:喻指门生。鲤庭:典出《论语·季氏》,孔子曾在庭中教儿子鲤学诗学礼,孔鲤一一照办。后来便用以指禀承父训。
六、〔原文〕赋罢衫巾岸。(卷三·六五,183页)
〔译文〕站在岸边吟诗作赋。
〔评论〕岸:原指将军帽上推或掀去头巾,露出前额,以示洒脱。引申为敞开,形容豪放不羁。杜甫《北邻》:“白帻岸江皋。”
七、〔原文〕霜明鼓角干。(同上)
〔译文〕霜落满天,号角声听起来十分干燥。
〔评论〕干:表示声音清脆嘹亮。柳开《塞上》:“天静无风声更干。”
八、〔原文〕一任鸥盟数往返。(卷四·三六,222页)
〔译文〕任凭那鸟儿来回地飞。
〔评论〕鸥盟:谓与鸥鸟结盟为友,比喻退隐生活,引申为隐者。陆游《夙兴》:“鹤怨凭谁解,鸥盟恐已寒。”
九、〔原文〕岚翠忽从亭午变。(卷四·七五,253页)
〔译文〕山风在中午的亭子上突然改变了方向。
〔评论〕 岚翠:山间透着绿色的雾气,与“风”无关。亭午:正午,与“亭子”也无关。李白《古风》之二十四:“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十、〔原文〕自喜琴尊今雨共。(卷五·一,259页)
〔译文〕自己为能在雨中弹琴而高兴。
〔评论〕 琴尊:指代吟唱宴饮。今雨:指代新结交的朋友。杜甫《秋述》:“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后因以称新朋友为“今雨”,老朋友为“旧雨”。
十一、〔原文〕独听鱼钥西风冷。(卷五·八,265页)
〔译文〕独自在冷冷的西风里听鱼戏水声。
〔评论〕鱼钥:鱼形的门锁或钥匙。唐人丁用晦《芝田录》:“门钥必鱼者,取其不瞑目守夜之义。”梁简文帝《秋闺夜思》:“夕门掩鱼钥,宵床悲画屏。”
十二、〔原文〕北里空销旅客魂。(卷五·一七,272页)
〔译文〕北方的晴空让旅居他乡的客人黯然魂伤。
〔评论〕北里:古地名,在长安,原名平康里,因其在城北,故亦称北里。其地为妓院所在地,因以用作妓院的代称。参见孙《北里志》。
十三、〔原文〕著书翻恨古人多。(卷六·一八,335页)
〔译文〕题(提)笔著书反而怨恨古人太多。
〔评论〕这是诗人整理书籍不耐烦写下的诗句,上句是“此事未知何日了”。句中词序倒装,顺解当是“却恨古人著书太多”。
十四、〔原文〕置窬于大门。
〔译文〕在大门处设个华丽的小门。
〔评论〕 (wēi)窬(yú):便桶。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受尿之器曰,受(屎)之具曰窬。”
十五、〔原文〕秃尖成冢还成阵。(卷八·二二,495页)
〔译文〕高低不平像是坟墓又像阵势。
〔评论〕秃尖:写秃了的毛笔。成冢:古人长年苦练书法,秃笔成堆,遂挖穴埋藏,称为“退笔冢”。参见李绰《尚书故实》。
十六、〔原文〕诸生莫作攀辕计。(卷八·五二,512页)
〔译文〕各位不要去攀权附势。
〔评论〕本意是请诸位不要苦留我。原文化用“攀辕卧辙”之典故,典出《后汉书·侯霸列传》。侯霸为官清廉,深得百姓拥戴。离任时百姓拦车乞留。
十七、〔原文〕忽闻丹阙放金鸡。(卷八·九四,541页)
〔译文〕忽然听见金鸡的叫声。
〔评论〕丹阙:宫殿,指代朝廷。放金鸡:指大赦。古人迷信,认为天鸡星动,就要大赦天下。所以朝廷大赦时有这样的仪式,即在广场上竖一长杆,上立金鸡(即锦鸡),然后召集罪犯,击鼓,宣布赦令(见《新唐书·百官志·三》)。后因以放金鸡指大赦。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十八、〔原文〕老去菟裘身后冢。(卷一○·三四,648页)
〔译文〕老来穿的棉袄死后的坟。
〔评论〕菟(tù)裘:古邑名,在今山东省泰安东南楼德镇。《左传·隐公十一年》“使营菟裘,吾将老焉。”后因以“菟裘”指代士大夫告老退隐的处所。
十九、〔原文〕图籍开缄珍手泽。(卷一○·五六,664页)
〔译文〕以后亲手续一些好书。
〔评论〕缄(ji n):捆扎书箧的绳带。手泽:先人的遗物或遗墨。
二十、〔原文〕凭将一斗糜汁,洒遍天门日观峰。(卷一○·九二,689页)
〔译文〕把那一斗煮烂的米汁,洒遍天门日观峰。
〔评论〕 (yú)糜(mí):喻指墨汁。“糜”是古县名,在今陕西千阳东,以产墨著称,后因以为墨的代称。
二十一、〔原文〕团扇谁留?人只有小银钩。(卷一一·二七,732页)
〔译文〕是谁留下这团扇?唯有天空一弯瘦月使人留恋。
〔评论〕 这是诗人得某名妓所书团扇而吟咏的诗句。(ti)人:扰逗人。柳永《玉蝴蝶》:“要索新词,人含笑立尊前。”小银钩:形容笔姿遒劲的小字。白居易《写新诗寄微之偶题卷后》:“写了吟看满纸愁,浅红笺纸小银钩。”
二十二、〔原文〕风生咳吐追唐调。(卷一三·一三,837页)
〔译文〕风声呜咽像唐朝时的曲调。
〔评论〕风生:比喻谈话活跃风趣。咳吐:即谈吐。唐调:唐人的情调。
二十三、〔原文〕稳卧瓜牛号野夫。(卷一三·二六,851页)
〔译文〕自号田野农夫稳稳地躺在南阳牛上。
〔评论〕 瓜牛:“瓜”通“蜗”,瓜牛即蜗牛。原文瓜牛为“瓜牛庐”的省文。《三国志·魏书·管宁传》裴松之引《魏略》:“(焦先)自作瓜牛庐,扫净其中,营木为床,布草蓐(rù)其上。”后世常谦称自己的居所为蜗居或蜗庐(瓜牛庐)。
二十四、〔原文〕(周)好体语,因此切字,皆有纽。(卷一五·二七,9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