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通过微小RNA-497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损伤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ac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

100只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和利拉鲁肽大、中、小剂量组,每组20只,后4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2 h后再灌注模型。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对其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并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灶大小,应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数目,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神经细胞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大鼠微小RNA(miRNA,miR)-497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升高(P=0.000)、脑梗死体积显著增大(P=0.000)、神经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00)、bax蛋白(P=0.000)和miR-497(P=0.000)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00)。利拉鲁肽处理可以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P=0.000),减少脑梗死体积(P=0.000)及凋亡的神经细胞计数(P=0.006),降低bax蛋白(P=0.000)和miR-497(P=0.002)的表达并提高bcl-2蛋白(P=0.000)的表达,且与剂量呈正相关性。

结论

利拉鲁肽能改善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脑梗死及神经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miR-497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SD大鼠正常与退变椎间盘来源髓核间充质干细胞(NPMSCs)的生物学性能。方法获取正常(N-NPMSCs)及退变椎间盘来源NPMSCs(D-NP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CD73、CD90、CD105、CD45及CD11b/c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族盒蛋白-2(Sox-2)、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及Nanog干性基因表达。通过细胞形
目的基于流固耦合有限元的方法,分析血流动力学对基底动脉开窗畸形处的影响。方法研究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2009年至2017年基底动脉开窗畸形的患者12例,以患者个体化的头CT血管造影(CTA)图像建立模型,采用流固耦合有限元数值分析,综合观察壁面压力(WP)、壁面剪切力(WSS)、血流线迹图的结果,分析模型WP、WSS的平均值和兴趣点:窗口支分叉尖部(P1)、分叉近端左内侧壁(P2)、分叉近端右内侧壁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Smads通路在0.5 Gy X线照射促进成骨细胞分化过程的作用。方法0.5 Gy X线照射成骨细胞后,评估Ⅰ型胶原α(Col1α)、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成骨细胞特异转录因子(Osterix)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矿化功能。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检测TGF-β1/Smads
目的观察防腐椎体标本应用高、低黏度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后生物力学和渗漏率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方法选取6具女性、年龄(65±2)岁防腐尸体标本,游离T10~L4椎体,共获得42个椎体标本,应用X线排除结核、肿瘤等疾病,并筛选出骨密度相近的36个椎体标本,余椎体做预实验。各标本经生物力学试验机制成压缩骨折模型,随机分为A、B两组(n=18),A组注入低黏度骨水泥,B组注入高黏度骨水泥。随后将各椎体进行生
目的观察ErbB3结合蛋白1(Ebp1)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探讨Ebp1对前列腺癌发展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bp1蛋白在33例前列腺癌组织、25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分析Ebp1基因在前列腺癌临床基因芯片中的表达,探讨Ebp1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构建Ebp1过表达载体并转染LNCaP前列腺癌细胞株,Western blot法检测Ebp1蛋白表达水平,通
目的探讨环状RNA circ_0076704在人胃癌组织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人胃癌和配对正常胃黏膜组织,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组织中circ_0076704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组织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5年生存期及癌胚抗原水平、是否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circ_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1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miR-21表达,分析miR-2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正常肝组织比较,miR-21肝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了(6.34±0.23)倍(P=0.003),在癌旁组织中升高(3.44±0.12)倍(P=0.020)。
目的观察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路对紫檀芪(PTE)诱导肺腺癌PC9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PTE组(15、30、60 μmol/L)处理后,检测细胞活性、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变化;定量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AMPK通路和凋亡蛋白。此外,PTE联合AMPK特异性抑制剂(Com C)处理裸鼠荷瘤模型,观察瘤体增长速度
目的探讨芬戈莫德对小鼠类风湿关节炎(RA)骨质疏松模型的辅助性T细胞17(Th17)/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免疫机制。方法RA造模10周后进行分组,小鼠每天口服0.25、0.50、1.00 mg/kg芬戈莫德,连续给药8周,观察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OPG水平、脾脏IL-17、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 (ROR-γt)、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22是否参与调控人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s)功能及其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荧光原位杂交观察miR-22在动脉壁中的表达特点;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迁移小室(Transwell)及流式细胞实验分别检测miR-22对ASMCs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确定miR-22的靶基因;通过慢病毒过表达m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