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控制策略分析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rg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得益于我国经济社会高度增长,我国的商业银行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此时无论是在业务量还是经营收益上都呈现出与日俱增之势。然而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也在不断加大,而在此之中银行会计风险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金融风险,加强银行会计风险控制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对此,本文将基于笔者多年的银行会计风险研究实践,首先介绍了当前银行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随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几种有效控制银行会计风险的策略。
  关键词:银行会计风险 表现形式 控制策略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当前很多专门经营货币业务或者信用业务的银行自身面临的风险系数越来越高。当前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化,但是也可结合前期监督结果采取针对性的防范及控制策略。下面是笔者对银行会计风险表现形式及有效控制策略的几点思考。
  一、银行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会计信息失真引起的会计风险
  会计可以反映、监督、促进经济业务,而想要实现会计的这些基本职能,必须通过各种信息资料及数据得以实现。因此银行会计部门实现会计职能之前一定要将核算资料完整、真实的反映出来,从而为相关决策部门可以结合银行信贷状况、经营状况制定合理、科学的经济法案。但是目前很多银行会计实践工作中普遍都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特别是近年来有的银行一味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并没有高度重视会计信息资料管理,进而常常会出现搞账外经营、虚设账务等现象,并没有真实的反映出实际金融风险情况。
  (二)会计管理制度引起的会计风险
  想要保证能够顺利、有序的开展银行各项业务,一定要有完善、系统的会计管理制度作为支持。完善、系统的会计制度可保证银行的每项业务操作都做到有章可循,客观的衡量、检测会计工作,也可以为银行会计风险控制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更重要的是,现代化银行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制定一套完善、统一的会计管理制度,但是现阶段我国有的银行并没有制定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特别是有的创新业务并没有有效的约束条件,常常会出现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的情况,这样也就会容易出现会计制度风险。
  (三)会计核算引起会计风险
  在整个银行经营活动中都始终贯穿有会计核算工作,这也是银行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会计核算环节也最容易出现会计风险。特别是在实际会计核算工作中,如果会计人员违章操作,没有严格根据规范的核算程序进行操作,核算手续办理不完善或者核算资料欠缺的话,都可能会出现会计核算风险。比如,支付结算业务中,由于压票、无理退票、票据行为缺乏规范性、变造票据、审核不严或者伪造受理等情况都很可能会导致资金风险。
  二、有效控制银行会计风险的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
  构建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可有效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也有利于减少会计失真风险。现阶段,我国有的借款企业存在非常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这会使银行面临很大的金融风险,为此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首先,银行一旦接收到企业贷款申请的时候,应该上交给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验证后出具的会计报表,要求可以将企业的偿债能力详细的披露出来,而且需要补充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等相关资料。为了有效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还要求企业出具审计报告会计事务所的连带责任。同时,银行应该合理利用现代化先进的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连续、系统的银行信贷信息数据库,这样可以实时、动态、全过程连续监控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状况以及企业内部财务状况。其次,银行应该设置专门的科目充分反映银行信贷资产风险,这样便于银行加强自身的风险控制管理。
  (二)制定完善的风险控制监督保障体系,加强银行业务的监控工作
  为了提高银行审核、监督以及稽查等管理工作水平,一定要加强对银行业务工作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及事后控制措施,而且银行也应该制定针对性的会计风险监督保障体系。首先,银行一定要全天摄像监督营业大厅、业务柜台柜面情况,全面详细掌握银行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信贷资金交易往来以及具体的使用途径,确保借款人一定要严格根据借款合同中规定的相关条款来合理使用资金,这样才可以有效避免借款人恶意挤占信贷资金,或者是有的银行内部人员随意挪用资金。同时,一定要严格鉴定公正每一件质押物品、抵押物品的实际价值,而且需要严格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设立相应的账目,并且详细登记入册,从而使银行更好的实现对这些抵押物的保管、公证职能。其次,审查机制是当前银行会计监督保障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银行应该合理采用记录控制法制定报表审核制度、记账过账制度、会计凭证制度以及账目核对制度。比如针对一些比较重要的业务事项(如开销账户、积数调整、错帐冲正等)一定要坚持提前申请,并且需要授权审批。
  (三)进一步完善会计管理体制
  为了有效避免出现帐外经营、违规经营等现象,银行一定要尽快制定一套完善、科学的银行会计管理体制,确保能够充分发挥出会计的基本职能作用。为此,银行一定要尽快统一内部会计管理体制,将银行内部业务系统进行高度集中整合,从而使银行会计管理工作变得广泛性、独立性,也就是指银行应该集中处理每个经营网点的工作业务,这样可有效提高账务的实时性、实效性,严格监控、清算信贷资金进出流动情况,进而从源头上避免会计风险。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银行会计风险包括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管理制度以及会计核算等各种形式的会计风险,银行应该建立系统、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以及会计风险控制监督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会计管理体制,全面控制银行会计风险。
  参考文献:
  [1]侯丽敏,马晓明.浅析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控制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3
  [2]王淑环.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成因分析[J].山西财税, 2011
  [3]姜海丽.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点的主要表现形式、成因及防范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
其他文献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我国很多企业都在进行创新,从内部格局的调整与优化到外部竞争优势的转变都在进行中。各企业在财务部门进行了集中核算,使财务工作的处理与操作变得更为方便快捷,而且解决了财务分散管理而引起的很多问题。财务会计集中核算规范了财务工作,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率。但是随着集中核算的实行,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本文从企业集中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对解决办法进行了阐释。  关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