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来源 :思想政治课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DS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体间性理念作为提升思政课教学满意度的既成事实得到理论研究领域广泛认可,并形成诸多形式各异的主体间性思政课教学模式构想。然而,鲜有针对“主体间性理念如何提升思政课教学满意度的过程”的深入研究。本文以主体间性理论为研究视域,调查北京市5所高校本科生对思政课教学满意度,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影响思政课教学满意度的因素。结果表明:教学情境是思政课教学满意度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主体间性新型师生关系是联结教学过程参与要素的枢纽环节并与教学参与要素形成正向相关关系;教学评价与反馈直接影响了思政课教学整体满意度,但影响
其他文献
摘 要:议题式教学的有效落实,既能够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鉴于此,文章从注重议题价值,彰显学科素养;创设丰富情境,推进素养培育;强化价值引领,提升教学实效;深化合作探究,提升实践能力四个方面对如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展开议题式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议题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信息技术已经遍布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体育锻炼中。近几年,在教育教学领域中,信息化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大面积的普及,各种多媒体、电子白板、智能手机、运动手表、心率监测仪、计步器、加速度计等已逐步深入体育课堂教学中。众所周知,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体育教学活动多在户外,且教学方式比较传统,如果教师将体育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能够丰富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多
摘 要:中学图书馆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中心,对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与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但在数字资源迅速丰富的环境下,实体文献资源应用率日益降低,中学图书馆迎来了新的挑战,难以满足师生需求,所以从长远角度看待问题,强化中学图书馆空间改造,是当前中学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空间改造;设计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翻转课堂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兴起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上,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顺序、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均实现了翻转,而通过这种翻转,不仅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也使课堂教学时间得到了合理的安排与利用。基于此,文章从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出发,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并结合案例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教学反思,以期为提升翻转课堂
1840年的中国,风雨如晦。列强环伺,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谱写了前所未有的时代华章,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提高了对乡村地区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乡村地区留守儿童一直是社会重点关注的对象,社会各界也募捐了很多款项,用来建设乡村地区的教育設施,以解决留守儿童身心教育不足的问题。乡村学校少年宫作为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阵地,应通过良好的教育和培养方法,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促进乡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文章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主题,探究了
【关键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不可逆转 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七一”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的主题,也是1840年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追求。在这一
马恩自然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概括表述。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采用的是“主观—客观”的思辨哲学分析框架,而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辩证法思想是“主体—客体”的历史哲学思考路径,二者共同向人们提供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逻辑等伟大的认识工具。与《周易》六十四卦最后两卦“既济”“未济”精神反映的中国传统哲学“天—人”思维的辩证性特征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具有“自由与必然”“事实与价值”“历史与逻辑”方面会通融合的可能,并共同指向哲学的本体论、价值论与认识论的一般命题。一方面,“哲学进入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