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尘世繁杂的灵魂蝶舞

来源 :陕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eming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宁颖芳的诗集《倒影》,如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她的诗看似平淡,文字中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既有波涛汹涌,也有浅吟低唱,更多的是灵魂的独舞。在她的诗里,可以看到一个心灵舞者且醉且醒的痴语,蝶舞霜天的果敢,以及一个诗者心如美玉、诗如锦瑟的气质。读罢掩卷,诗香盈手,内心一片空明。她的诗,婉约如李清照,忧郁如席慕蓉,还有更多的一些感受,在此简单谈一下我的观点。
  一、揭示生活的空洞与心灵的雅致
  宁颖芳的诗气质淡雅,写意自然,意象多维、叠加,融入了现代诗歌的象征、陌生化等写作技法,并借鉴了离散诗学的艺术理论,坚持严格的审美准则,其诗作情景交融,如诗如画,或抒情或倾诉,都发乎于情,止于理智。生活的万千磨砺只能让诗人的内心更加柔韧,在以柔克刚的哲学命题下,依然安栖在诗的羽翼之下。《蝴蝶标本》是诗人对蝴蝶一生戛然而止的叹息,也是对一切把美好和美丽禁锢住的事物的义愤,我相信诗人绝对不是单单在写蝴蝶,她一定是看到了人类某些美好的事物被标本化、标签化的悲哀,所以才有感而发。《钥匙》一诗中,诗人在苦苦地找寻能够打开人类心灵的钥匙,来开启幸福之门,这两者的逻辑关系也凸显出来了。《月光》里的一句诗“失眠时的药片,受伤时的绷带”,把月光的“治病和治疗功能”都写了进去,诗人据此对肉体和灵魂进行追问。《一段流水》是一首带有禅味的诗,流水无情,人间有爱,对万物的宽恕和心灵的自由可以相得益彰。《迷途》是写诗人迷茫的一面,“我要在葡萄酒里品尝葡萄”,葡萄酒早已没有了葡萄的原味,诗人所要表达的是已经变味或扭曲了的人生,从那里反向寻找人生的正途。《写诗》里写道“我一次次,搬出这些石头/想压住岁月薄薄的纸/不让大风吹走”,这不是对岁月的感怀,而是写诗者的心境,也就是诗人所说的“把现实过成梦境”,这心境或荒芜或易逝,都留不住美好。《我的自画像》里写道“爱人眼里的一团火/仇人目光里的一根刺/陌生人视线里的空白”,这幅自画像“永远不可能完成”,这是诗人自省自嘲的自我写照,清醒地看到“我”的本质,和本质的“我”。《我》与前诗属于同一系列,是诗人进行灵魂清洗的独白,在迷茫与混沌中,对自我进行反问。《致四十五岁》依然是“我”系列的一首诗,是诗人放下包袱、忘掉浮名的醒悟,心境忽然开阔,人生豁然开朗。陶渊明早已写下了人生激浊扬清的诗句,“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并序》。宁颖芳的诗与陶诗殊途同归,一个女诗人的凛然情怀由此可见。
  这些诗审美与“审我”并进,揭示了生活的虚空和生命的无奈,在不完美的社会中,诗人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追求,她以柔弱之笔,书写着对美好生活与理想的向往,用高雅之心对待冷酷,用自我的觉悟呼唤人们关注人类的本心和良心,希望人们能够不为浮名遮望眼,因为天地之间有正气。
  二、繁华世界的冷静观察和体验
  宁颖芳的诗从容、雅致,没有粉饰,也不矫揉造作,诗的品味高、立意深,诗意高雅,境界卓然。读她的诗就像和她打交道一样,读者可以通过读她的诗,窥探到她内心的忧伤和精神世界。她的诗洗尽铅华,道尽人间的辛酸,却只是素心向天,且行且吟。《流水,请绕行片刻》写出了诗人灵魂的渴望,“我愿是闲云野鹤,不系之舟/不管风从哪个方向吹/我只在自己的桃花源里沉醉”,这是很多诗人的夙愿,不管能否实现,这个愿望都让人艳羡。《寺庙》这首诗与前诗所要表达的意思相近,诗人努力地在躲避世俗的繁杂,内心不断地在寻找心灵的栖息地。《看戏》看得如此深刻、彻底,把人生看得透彻,灵魂该有多么的疼痛。《一条旧街巷》把时光、记忆、家园等要素汇聚在一起,对当代城市的快速发展提出了质疑,楼房越盖越高,人类的精神家园却越来越荒芜。《回忆》与前诗亦属同一主题,诗人对于过往的情怀念念不忘,怀旧伤怀,心有所痛。《给世界写信》与《写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写的是自己的感想,感受的却是人类共同的喜悦和哀愁。《病房》一诗写道“活着,还要继续忍受/漫漫长夜,醒着的疼痛/等待时光最终赦免、救赎我们”,诗人把痛苦写出哲学的味道,写出对生命的审示,这需要崇高的精神境界才能达到。《对饮》是诗人内心的独白,诗人为缺少精神上的同路人而忧虑,“找不到对饮的人”其实是找不到和自己一样真实、一样有担当的人,同时也是对现实社会的拷问,为何社会会变得如此的陌生。《我有一面忧伤的镜子》是诗人再一次对自我进行剖析、清洗和反照,追问曾经已经丢失的美好的一切,和即将失去的美好。
  这些诗作的特点是,诗人用一颗纯净的心,冷静地观察这个日益繁华却日益复杂多元的世界,人们在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却丢弃了传统的美好,诗人努力地寻找人们内心最美的记忆,却在残酷的现实中屡屡受挫,因此诗人就不停地质问人类的良心,不断地自省、自察,期待以自己的省察像镜子一样照亮他人,并唤醒他人。
  三、灵魂深处的吟唱或沉思
  诗人总有一颗不安分的灵魂,总是在对自己和社会发问、深思,总有思考不完的问题,也不一定会得到答案。《星空》里引用了英国诗人王尔德的诗句“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引用这首是要说明,无论生活多么艰辛、苦难,但仍有不断前行的理想和追求。《香水》一诗借题发挥,说着情感的事,却牵着人间的万象,说情不为情,说事不提事,这就是诗歌的魔力。《需要》把人间的美丑勾勒得清清楚楚,而诗人需要一个故人的消息,对世界不同的期待就是心理上巨大的差距。《白玉兰》系列五首写了花之芬芳和花期易逝,花事重重,或迷茫或淡定或救赎,都是在风雨雷霆中成长的经历。《乌有之乡》是本诗集里的一首重要的作品,这是诗人内心诗意与哲学结合得最好的一首诗,也是理想和梦想交织在一起的精品之作,造一个“乌有之乡”,把诗人对尘世最美好最终极的梦想放进去,人生或才圆满。《淡墨》所表达的是诗人对人性中真善美的坚守,哪怕真理和真相没有到来,诗人依然真诚地期待着。《缺席者》一诗里缺席并不代表不存在,而是诗人与自己更加热爱的自由在一起,其他事情都可或缺。《一幅画》里“我更爱一幅畫中的留白”,说明诗人不喜热闹,愿意以沉默的力量,站在世俗的另一边。   从这些诗里,我看到了诗人的“隐”、“忍”“韧”,不畏权,不媚俗,有坚守,有原则。《乌有之乡》堪称典范,我们从中看到了诗人的担当精神,也看到了她对于建设美好世界的追求,无论“乌托邦”是否实现,诗人的精神世界已经有了一个美好的寄托,这就是诗人所抛给我们的“砖”,希望能引到读者的“玉”。
  四、生命与生存价值的反复追问
  诗人并不甘于平淡的生活,总是在突破自己已有的认知世界,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一张白纸》所希望建构的“灵魂永久的居所”,就是诗人在寻找本我,为安妥自己的灵魂,在人世间孤苦地独行。《镜子》里所表现的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让各自保持沉默,戳穿真相之时就是镜子破碎之时,在和命运的搏杀中,真相不堪一击,理想却枷锁重重。其《镜子》系列诗均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视角不同而已。《栅栏》隔断了一些人和事,也隔断了真相,有形的和无形的栅栏,阻隔了人和事,却阻隔不了思想。《在桑科草原》成为一个理想的境界,一个可以媲美桃花源的地方,诗人感到欢欣,希望以重生置换到一个新的世界。《在人间》一诗写道“我们活着/是替离去之人占据着空位/替未到来之人擦拭着座椅上的灰尘”,这种时空观让人惊叹,诗人从时间历史和空间挪移来看人生,她巨大的想象力再次发力,写尽人间的悲喜与凄凉,看透生死且视死如归。《来生》可视为前诗的续篇,来生可期,于今生便可忍辱负重,这虚幻的期待,于今生又有何益!在《一颗冬天的树》里,诗人借树施法、以树还魂,来清洁灵魂,还原本我。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并序》魏晋陶渊明)。陶氏当年亦有迷途,当今之人也难逃世俗的牵绊。诗人以梦幻、蜕变等手法演绎人生或借镜子、草原、树等物表达对理想、自由和本真世界的渴望,诗人不断地在寻找人性的光芒,想以此燎原,照亮人生的角落,还原人性的价值。
  五、爱恨无痕的无尽愁绪与淡定
  诗集中有六成左右的诗都与爱情有关,诗人一次次地诉说着内心的“寂寞”和灵魂的空置,等待那个“他”的出现,“他”是那个曾经倾心过的男者,或是一个空灵的神者,抑或是内心虚化的他者,那个爱之所终者,是真爱的指代,或是完美全能他者的代名词,是对所有真实美好爱情的向往。《枫叶红了》把美好的感情写得美轮美奂,把内心的煎熬如诗如画地呈现出来,可谓神来之笔。《倒影》以虚写实、虚实结合,以水中倒影设置时空转换的概念,以“不必相濡以沫,也许相忘于江湖”的超然态度把情感重新建构。《空白》《白露》《荷塘》三首诗所描写的爱情散淡中有强烈的坚守,不经意中却是灵魂的悸动,这样深沉的爱,不惟爱情,亦有真理和自由,爱情只是一种表现方式而已,“灵魂里的孤独”才是核心。《是我,还是我》与《理想》可做姊妹篇一起来研说,“我”哭泣、失眠、犹豫,“相信爱情也置疑爱情”,同时“我”也“为爱痴狂,为爱断肠,为爱嫉妒,为爱煎熬”,如泣如诉、哀婉动人,既有诗人吟风弄月的洒脱,也有小女人难舍难分的情愫。《七夕》系列三首把美好的愿望投射在这个美好的日子,期盼爱情的桃花源常驻人间,有情人不再断肠分离。《像闪电一样》这首诗把爱的意义极限地夸大了,也在一瞬间升华了,这首诗和诗人其它作品的阴柔之美相比,显得十分阳刚,一下子就炙热到燃烧自我、快如闪电的地步了。可见诗人性格里有坚硬的部分,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显现出来。
  “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洛神赋》魏晋曹植)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易逝,如洛神般飘忽不定。诗人的爱情诗深沉、忧郁,爱得痴狂,又沉稳淡定,偶也如闪电般狂热,诗人所要写的是人间的真爱,是替人类感受着爱的浪漫与痛楚,不惟己,不惟小情小爱,而是一种超越了人世俗情的深沉的爱,深入灵魂,透彻骨髓。
  宁颖芳的诗特点鲜明,发乎于心,凝结为词,容易触发读者的共鸣。不足之处是,婉约有加,豪放不足,希望诗人能够汲取《诗经》里的浪漫主义和唐诗里的理想主义营养,多关注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和社会大众的生活和命运。
  从《倒影》这部诗集,我们可以看到宁颖芳的诗歌内审、内敛,特别关注内心的感受,渴望摆脱一切羁绊,寻一处桃花源,自由地爱,放飞梦想,真实地生活。这些精致的诗作让我们回到人类的本心,清理掉芜杂的俗念,以朴素的情感和精神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这一本诗集给予我们的不是情感上的幽怨和哀伤,而是一种生活态度,那就是对真爱、真理和自由的追求,对本心和人性的坚守,这样的生活才具有人生的价值。
  (《倒影》,宁颖芳著,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2015年9月版)
  责任编辑阿探
  作者简介:张春喜,陕西武功县人,陕西省能源化工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化厅“陕西文学创作人才百人計划”入选者,出版、主编图书十部,发表长篇小说一部。
其他文献
“通知下午开会,有重大事项宣布。”郗总经理给办公室刘主任交代。  “重大事项”!虽然刘主任嘴巴严得能装住火,消息还是迅速传遍了单位的角角落落,也引起了所有人的高度关注。  主要是这个时间点太敏感了。上星期上级人事部门才来搞过民意调查,单位又正空缺出一个领导岗位。郑副总经理调走以后,他的岗位一直空缺。半年来,人们的说法各异,都是围绕这个岗位。  1  是空降呢,还是内部提拔?刘主任心里不住嘀咕。他关
期刊
莫愁  水向下,只求低处的安稳  而路拐弯,是看到了更美的远方  蓝天哭泣时,大地获得了喘息  一些裂缝在愈合  众多的种子冲出了禁锢  要相信,我们瞳孔储藏的能量  夜晚会凝聚成天上的星星  你叹一声,它们就眨一下眼睛  必要时,流星会翻过栅栏,替你下坠  你是幸运的,身披岁月的防弹衣  看迟暮的晚霞,笑由心生  前路  有不曾抵达的神秘  有亘古的光斜穿夕阳  枯枝串起云朵,掩饰路径的空  我
期刊
买西瓜  世上,真难得有什么物种  象西瓜那么深情  它的外表,长的是瓜地的场景  成熟以后,迈向四面八方  种瓜人用双手,发出嘭嘭的赞美  反复抚摸着,像安抚  一个孩子,惊慌失措的脸庞  进城后,纯朴得象小芳  殷红的心里,藏不住一句假话  甜香的气味,弥漫了市井的喧嚣  优雅的选择,在夏天的怀抱里  敞开天性中,最敞亮的自己  秋雨绵绵  在流逝的过往或未来的间隙  秋雨,以自己  独特的方
期刊
黑唇  1  午睡醒来,黑唇觉得心里憋闷得有点不舒服,膀胱胀得很,他跑到卫生间,痛痛快快地撒了一泡尿,立时觉得整个人轻松了很多。放空了膀胱,他把裤子提得高高的,衬衣束在裤子里,皮带束在肚腩上,他的肚腩胖而挺,这样一来裤脚底下就显得有点吊脚了,十分不好看,可黑唇习惯这样,黑唇从来不会像有些胖男人一样,把皮带扣扣在肚脐眼下,那样给人的感觉是裤子随时能掉下来,他觉得他这样提得高高的挺好,难不难看他自己是
期刊
1  南秦河.乳河两岸上  能准确说出方向的,是昨晚  没有打盹的雾松。尤其  秦王山之巅,突然来访的  风和雪都在山腰间迷路  风指着西,雪指着东  久不见面的两弟兄吵得面红耳赤  猎户下的套子,包括周边的  伪装早已失去定位  松鼠急促的逃亡,松果还  丢在洞口,昨天还争論不休的  麻雀也訇然而逃  平流雾最识人间烟火  它的到来不是添景,不是  描绘是妙笔一挥,是水袖  一抖。把远山青黛的岚
期刊
白瓷杯  我喜欢它  极近透明的锥形呈现,像没有秘密  而又有所隐瞒  它体内装满了水声  和咒语  仿佛装满了一个未知的深渊  一年,或两年  当我独自面对它,一个下午空出来的部分  把它贴在胸前  用手抚摸  我感到白瓷的微微摇晃和  旋即静止  当我啜饮它,  我的体内也装满水,像很多的爱,约大于他。  下雨是重复的往事提起  习惯让你望着窗外  满眼的倦怠感让你感到  眼前的一切都在摇晃 
期刊
这条路  哥哥。你等等我  这条路,它通向哪里啊  怎么这么长?会不会  花去我们一生  还曲曲弯弯。开满山花  也长满茅草、荆棘、藤蔓  我跟不上你的速度  鞋子掉了,石头又绊一跤  害怕天黑,害怕  一个人走  我想跟上你  越着急,越走不动  哥哥。你不拉我  这道坎,我就过不去了  地铁上  一部深藏大地母亲怀抱的诗集  打开又合上。哥哥  你是其中最美的一首诗  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位置
期刊
一  2017年1月28日,是農历的大年初一。下午两点,儿子拖着沉重的行李箱送我。这个日子出远门,于我而言,只能是回家看母亲。正是午休的时候,小区路上空旷无人,大门外的空地上,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正在放鞭炮,青灰色的烟雾像记忆里的炊烟,在空气中弥漫开后渐渐消散在冬日午后的慵懒中。我看了一眼小区两边挂着的灯笼,红得格外显眼,这让过年的气氛更加浓厚了。我长长舒了口气,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终于要回去了。 
期刊
一开始,总是困难的  云龙村委会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永定镇,永仁县毗邻四川省攀枝花市,是出滇入川要塞,是云南省北向开放重要门户,俗称“云南北大门”。  从楚雄州府所在地楚雄市鹿城镇来到永仁县。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走元双公路,从楚雄市鹿城镇出发,经过牟定县、元谋县,在元谋县上永武高速公路,到永仁县后再走乡村公路,大约两百公里。另一条走南永公路,从楚雄市鹿城镇出发,需要经过南华县、姚安县、
期刊
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  ———评小说《姊妹》  姚自蹊  读完《姊妹》这篇小说,总觉得心像被什么堵了一样。情绪的波动来自小说戛然而止的结尾。  这是一篇现实主义小说,却有现代主义色彩的结局。这样一个开放的、多义的结局合情合理,却又完全出乎读者的意料,给人极大的视觉与情感冲击,不得不佩服作者情节构思的精巧。  小说用“曲香格要结婚了”开头,以香格为主线叙述了一家三姐妹的命运。香格和丈夫潘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