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北京国粹苑·赏石文化产业联盟启动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_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的馆
  王卫强:“2014年,大家的生意似乎都不好。我想,生意不好,就索性开个大馆。要是还不好,就开个更大的!”
  大馆在2014年底之前如期完成了扩建、装修。但这个馆,王卫强不是给自己做的。“这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时代了。资源整合,跨界合作,把眼光放长远,把心胸放宽,才能把事情做大,”作为赏石文化产业联盟的发起人,王卫强这样阐述自己的思路。
  他的创意得到了业内外朋友的认可。整个12月,王卫强几乎都在忙着接待各地来国粹苑参观、交流、洽谈加盟意向的朋友。“联盟”成了全国石友的北京接待站,也每天吸引着在京文化界、企业界的收藏爱好者。
  在这个大家都在找出路,想办法的冬天,“联盟”的概念引起巨大关注是可以理解的。王卫强也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每一批来这里“打探”的朋友解释他的构想与愿景。
  什么叫“联盟”
  王卫强:简单地说,“联盟”就是把业界有影响的奇石藏家和商家组织在一起,把他们手中的好石头集中起来。不仅让大家看石头有去处,买石头有来源,更能够利用合力,成几何级数地扩大石头的受众面和辐射力。
  在王卫强的构想里,“联盟”会招募几十位“盟主”,一半藏家,一半商家,构成一个高端的交流平台,形成石界经营的一个全新业态。
  有石头
  王卫强:现在圈子里都说没资源了。但在我看来,石头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市场上出现过的每一块精品,都没有消失,只不过许多沉淀在了藏家手中,平时难得一见。由于“联盟”的高端定位,恰恰能够把不少沉淀的精品石调动起来,重新亮相,盘活,让石市的后来者有机会集中、高效地得到精品,“站上巨人的肩膀”,节省时间、精力和资金,少走弯路。
  有买家
  王卫强:这些盟主,本身既是大卖家,同时也是大买家。有了“联盟”,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首先有了一个顺畅的渠道和保证,因此相信“联盟”内部就会有可观的流通量,实现初期的活血,自足。更重要的是,“联盟”搭建了一个人脉资源共享的平台。例如一个人以前有50个客户资源,几十个盟主,就共同构建了一张巨大的人脉网络,大家资源共享,路都能越走越宽。
  有保证
  王卫强:“联盟”对加盟者的赏石水准、人品、在业界的影响力都有要求,对加入联盟的藏品也要经过审核,有“真品”承诺,首先保证买家买着放心。价格的公开、透明是我们的另外一个承诺,这一点之前没有任何商家能够做到。业界卖石头习惯的方式,是“见人叫价”。
  对一个普通客户喊5干的石头,来一个大买家,叫价就可能变成5万甚至更高。这也让很多行外人觉得水深,影响奇石的推广。我们将采取公开定价,以精品、优价给买家最可靠的保证。
  没负担
  王卫强:“联盟”只有一个没有,就是没负担。加盟者用很低的费用入驻,享受的却是高端展馆,优质平台,更有北京的深厚文化、经济背景带来的无限可能性。租金压力,装修成本,人员管理,宣传打造等等的工作,都交给我们来提供,来完成,不需盟主操心。
  整个采访中,我的疑问是,以目前“联盟”设计的模式。加盟费是极其有限的,甚至不足以收回前期的场馆租金和装修费用,更不用说盈利。王卫强这样回答我:我既然做。就对这种模式有信心。联盟的可见盈利,就是每笔成交后的佣金,盟主产生效益,我才有收益。这是我一贯的为人和做事风格:让对方受益。事情才容易成功。
  当然。圈子里总要有人做点事。要有人有担当。这个风险。我想我承担得起。何况我看重的是联盟产生的长期效益。我们搭建这个平台。把这么多方方面面的朋友整合在一起,将来大家可以合作的事情很多。绝不仅仅是卖一两块石头的小利益。前景宽广得很。
  奇石文化推广。本来就不可能是一个人的战斗。“赏石文化产业联盟”确实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其他文献
田雨君,早年经商,家境殷实。身处奇石资源产地,在有些钱又有些闲后,自然而然爱上了奇石收藏。  自从踏入奇石市场,田雨君一路高歌猛进,出手频繁。短短两年,耗资数百万,收石干方,种类杂陈。若论品质,却是乏善可陈。  长期往来,田君与一帮石商知交。在大量投资导致周转不灵后,也想经营石头扭转困局,一帮石商朋友均表示愿意引路、合伙。  适逢某石种受人追捧,几位石商便来邀约田君,在一番拍胸击掌展望前景并议定五
期刊
台中石友会会员中有众多艺文界朋友、雅石赏玩爱好者,更不乏民俗古物收藏玩家,故石友会每年的会务活动有觅石旅游、参观国内外之石展以及举办会员成果展(偶有搭配评鉴比赛)。  今年年度成果展不做评比,主题为“怀古石情”。复古、怀旧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品味,而我们借助石展,把过去赏玩黑石的那种表现稳重、内敛的石头及石雕、古物文化,拿出来让大家怀古,营造出一种回头看的艺术,也呼唤出具有深度的情感,让人低回不已。展
期刊
由台湾图案石协会、台湾奇木创意协会、美石美食总铺师联谊会共同主办的2014年年度雅石、奇木、石艺三合一创世纪跨界联合大展,于10月4日在新北市三重区综合体育馆开幕,展至12日结束。  目前,传统的展演形式已经式微,多元化创意的时代已来临!文创产业艺术风的崛起,是奇木、石界再现风华的新契机。本会此次结合三者,以“真、善、美”为主轴,呈现给社会大众回忆的新风貌。  真:台湾图案石协会藉大自然风、火、水
期刊
赏玩南田石之资深石友们都知道,夏日南田海岸碧海蓝天,微风拂晓,海流稳定,风浪平静,初明时分或晌午之后,最适合捡石。但此期要捡到美石,机会相对非常地少,端看个人石缘,常令捡石之友们失望,越捡越无信心,贡龟又捉鳖(闽南语:赌输又郁闷)。  这都拜赐于夏日南田海岸之稳定的海流,致使海岸地貌变化甚少,自然海中之石也无法被推上岸,交替减少,美石出现的机率相对降低。长期下来,整片南田海岸潮间带中之石头,早已生
期刊
从小就喜欢画画,对画作、风景、摄影作品等也颇有兴趣,但身为花莲之在地人,却一直没有机会认识玫瑰石。  就学期间虽也买过一些玫瑰石印章或小饰品送同学,但只觉得是花莲的名产,而且红红绿绿的很特别,并没有进一步了解玫瑰石,也未深入发觉玫瑰石的神奇与美丽。直至十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去了一间小小的石店,在架上的角落发现了图中的玫瑰石,由于石头本身没有娇艳的红色,而是呈现如古老宣纸般之土黄色,并不抢眼,也无
期刊
说到奇怪的石头,可能有人会觉得,这石头能有多奇怪啊话说这几期要跟大家介绍的这些怪石,它们可不是一般的石头,它们既能走路,还能听话,还能升空,还能杀人……听上去是不是匪夷所思啊?赶紧来看一看吧。  1、会“走路”的石头  ①前苏联普列谢耶湖东北处,有一块能够自行移动位置的石头。该石呈蓝色,直径近1.5米,重达数吨。17世纪初,人们在阿列克赛山脚下发现了这块巨石,后来人们把它移入附近一个挖好的大坑中。
期刊
在叙述本文之前,需先对奇石与雅石有所说明。奇石系大自然形成,不经人为加工,可供观赏之原石。可供观赏之奇石需具备质地、色釉、形状、图案、主题等条件。其质地以摩氏硬度4-7为佳,此种硬度之奇石自然流露致密温润之感;色釉以古朴、典雅、鲜艳者为佳;形状包罗万象,主要有山水景观、人物、动物、食物、器物等;图案为二度空间之艺术表现,以文学主题,或诗画、花鸟意境之图案为佳,若与图画一般,最为难得;主题以人文、吉
期刊
赏心苑
期刊
是漓江上的竹排,是没有了列队依然精神的鸬鹚,是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蓑衣,是欸乃一声山水绿的竹篙,是烟雨任平生的白发,只一篓收一口……  无限生发,只因物肖景和,相偕如契,养心怡目,致言语苍白。
期刊
老君山,又名景室山,是伏牛山主峰,地处洛阳市栾川县境内。传说老子曾在此处修真练丹,唐朝时期已是道教圣地。山下伊河内产老君石,以造型见长;线条凸凹,起伏连绵流畅,极其优美;凸起者为石英质地,以白色和微黄色为主,质优者为隐晶结构,摩氏硬度6~7;凹陷者质地复杂多变,成分不一,有青灰、白等色,硬度均低于石英岩。因成型条件复杂苛刻,产地仅老君山下樊营、湾滩、黄石矾等伊河段产出,下游处很少。  造型瘦皱为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