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对提升急诊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急诊科2020年7月~9月行常规护理管理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随机选择急诊科2020年10月~12月行护理风险管理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急诊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能有效规范急诊护理操作。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急诊护理质量;常规护理管理
  急诊科为医院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场所,涉及的患者相对较为广泛,大部分患者病情较为危急,疾病进展速度快,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变化性,护理工作中面临的风险较高,且一旦出现差错,容易导致不可逆的损失[1]。因此,急诊科护理不仅需要注重常规护理管理,同时也需要高度重视风险管理,才能够有效提升急诊护理质量。本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急诊科2020年7月~9月行常规护理管理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随机选择我院急诊科2020年10月~12月行护理风险管理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48.5±10.3)岁。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48.8±10.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急诊室常规护理管理,即针对不同岗位护理人员安排针对性护理工作、护理责任。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综合参考急诊室护理工作,总结分析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险因素,同时结合以往出现的护理风险问题,分析引发问题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对策,以此来针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调整。(2)护理人员培训教育。急诊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要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急救技能、风险意识。急诊室需要结合护理人员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教育模式,在进行传统急救技能与知识培训的同时,纳入急诊风险意识方面的内容,同时提升护理人员应对风险的能力。(3)完善医疗用品管理制度。急救护理过程中涉及诸多药品、器械,急诊室必须要结合医疗用品使用情况,建立健全医疗用品管理制度,通过专人专管的模式,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完善医疗用品使用、提取流程,将不可控风险因素降到最低。(4)规范护理文书记录针对护理文书书写问题进行梳理,建立一套严格的护理文书记录规范,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护理文书书写。同时定期与医生记录进行核对,保障护理文书的规范性、真实性。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急诊护理质量评分,参考卫生部制定的护理质量评价表,包含基础护理、风险评估、规避纠纷、护理操作、应急处理、病历书写,单项总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是临床控制潜在风险的重要措施,而急诊科作为护理风险高发科室,护理风险主要是针对急诊护理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梳理,以此来制定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2]。通过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护理人员培训教育、完善医疗用品管理制度、建立质量控制小组、规范护理文书记录,切实保障急诊护理工作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急诊护理的效果较好,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华.如何提高急诊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J].保健文汇,2020(11):75.
  [2]沈毅.简析如何加强急诊风险管理防止护患纠纷发生[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7):154-156,16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优质护理服务对于门诊导诊工作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门诊收治的51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9例。研究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纠纷率以及专业技能、服務态度、服务质量。结果:相比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专业技能、服务态度、服务质量高,纠纷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组
期刊
噪音已经成为损害我们听力的头号凶手,但是其造成的听力损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你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就好。  世界卫生组织将听力损失和耳鸣列为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全球有10%的人口都被暴露在能导致听力损失的噪音环境中。中国就有约2000万有听力语言障碍的人,是残疾人中人数最多的。其中不少耳聋是可以预防的,例如疾病、药物和噪音导致的听力损失。其中,我们对噪音是最疏于防范的。我们知道用墨镜来保护眼睛
期刊
碰到问题,如果能够不用思考就知道如何行动,那将会大大减少我们的焦虑感。因此,我们会在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去烧香、祈福或者许愿,这其实是一种行动崇拜。  祭祖是为了缓解焦虑?  对行动的崇拜,是一件历史极为悠久的事情。相对于现代人,远古时代的人们呈现的最多的就是祭祀行为:祭天、祭祖、求雨、求福等等,都有一系列复杂的规矩和程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行为越复杂、越严谨,就越会被认为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期刊
当女性升级为孕妇,总能听到很多孕期“俗说”,“男孩会比预产期早生,女孩会比预产期晚生”就是一例。预产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男孩早出生的说法又究竟有没有道理呢?  ●预产期本来也不“准”预产期是根据人类平均妊娠时长“推算”出来的孕妇预计分娩日期。妊娠期全过程从末次月经第一日开始计算,平均约40周。临床上为了方便计算,通常采用末次月经时间月份加9(若相加超过12,则为减3),日期加7来推算预产期。对于记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群体健康知识教育对肺结核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70例,对其进行肺结核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并对行肺结核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对比健康康教育前后对肺结核相关知识的掌握度。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对肺结核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P<0.05)。结论:通过对肺结核群体进行健康教育,能提升患者对肺结核的认识,从而提高对肺结核预防。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应用早期急救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早期急救,分析治疗效果。结果:8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经治疗后有1例患者死亡,其他患者均成功治疗并转入急诊重症监护室接受进一步治疗。结论: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早期急救治疗可保证患者抢救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早期急救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并讨论优化护患沟通对提高下肢骨折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和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20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120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60例行常规护理干预,B组60例在A组基础上行优化护患沟通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B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A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
期刊
摘要:目前医院门诊药房时有发生退药情况,本文以相关数据为基础,详细分析医院门诊药房退药的具体原因,并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门诊药房;退药处方;产生原因  研究表明,医院门诊药房退药的主要原因分为患者自身原因、医护原因以及药品原因等。因此,只有不断完善退药机制,提升医护人员综合素质和药理知识,充分发挥药剂师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药房退药的情况。《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中有明确规定,为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个案化联合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癌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则采取个案化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癌性疲乏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癌性疲乏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入组标准:病理组织活检确
期刊
摘要:神经外科手术不但难度系数大,且容易出现术后感染问题。因人脑是人类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因此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会使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可能造成死亡、残废。鉴于医者的职责为从死神手中抢人,因此医者需对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治疗进行深入研究。此处主要对当前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金星秀阐述。  关键词: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治疗;研究进展  1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原因及危险因素  1.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