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中特征有机污染物组成及降解特性分析

来源 :给水排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478435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焦化废水中特征有机污染物组成及其在生物流化床工艺各个阶段的降解特性,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GC×GC)技术,对不同处理阶段的焦化废水进行了检测,解析了其特征有机污染物的组成和降解规律。结果显示,焦化废水中主要存在有十三大类的特征有机污染物,经两级缺氧和两级好氧处理后所有物质都有所降解但发生的阶段不同,酚类、吡啶类、有机腈类、萘啶类、三唑类、吲哚类物质的降解在缺氧和好氧阶段都有发生,但是喹啉类、咪唑类、酰胺类、酮类、有机胺类的降解主要发生在好氧阶段,明确了各物质在缺氧好氧阶段的不同降解特性。
其他文献
市政污泥与生活垃圾协同焚烧不仅能够实现污泥减量化、资源化,而且能达成设备共享,是一种具有综合效益的污泥处置方式。针对三类常见的协同处置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污泥掺烧比例对焚烧厂污泥综合处置成本的影响。
海绵城市径流雨水水质监测是分析下垫面径流污染特征、评估海绵城市污染物控制效果、研究排水管道污染物迁移规律、分析受纳水体水质污染成因的科学手段和依据。针对径流雨水水质监测存在监测点位布置和采样方法不合理、水质监测指标不明确、采样时间及频次不确定等问题,分析总结径流雨水水质监测现状及国内外径流雨水控制标准,提出适用于设施、排水管网、受纳水体的监测位置和采样方法、水质监测指标、采样时间频次等建议。
南湖是武汉市第三大城中湖,水域面积约7.48 km2,现状水质为劣V类。武汉市于2019年启动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雨水处理厂是其中的重要子项之一。雨水处理厂服务汇水面积37.44 km2,控制目标为八大雨水排口全年开闸次数控制在10次以内,TSS总控制率≥75%,COD总控制率≥80%。初雨厂设计规模25万m3/d,采用细格柵+曝气沉砂池+加砂高效沉淀池为核心的处理工艺,其中均质、调蓄容积9万m3,采用叠合式布置,最大
自养脱氮滤池作为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后的深度脱氮技术,选用2〜3 mm粒径的自养活性滤料,稳定实现出水TN≤10 mg/L,且零(或低)碳源添加,助力降碳排量。下向流的自养脱氮滤池,HRT约20 min,进水DO高于4 mg/L时,平均脱氮浓度仍达8.50 mg/L,脱氮率67%,脱氮负荷0•64 kg/(m3*d),其药耗较异养脱氣时可降耗30%〜50%.宜控制脱氣滤池的进水DO≤2 mg/L。自养脱氮滤池需长期关注NO2-N、S2-、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