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结实的生存智慧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ang4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在沙漠中的动物,比如沙漠蝎子、蜥蜴、跳鼠,大多会在地下挖洞,藏身其中以躲避高温暴晒。这是动物对恶劣环境的适应。那么,植物有这种技能吗?

落花生的结实之谜


  植物不会挖洞,但却能把珍贵的种子“藏”在地下。讲到这,很多人会想到许地山笔下的“落花生”。“落花生,落花生,花儿落地果就生”,当我在教室念完这句俗语,问学生们“花生的果实是否结在地下的根上”时,许多人答“是”。
  其实,花生的果实结在地上的枝条上。花生的生根、出苗、长叶、开花,与其他常见植物无异。开花后,花生才会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花生的可孕花(长在分枝的下端)授粉后子房不急于膨大,但子房柄会不断伸长。伸长的子房柄和子房像一根织围巾的“织针”一样(学名叫“果针”)。“织针”向下不断伸长,着陆,入地——这一过程被称为“下针”(“开花下针期”是花生的重要生育时期)。然后,“针头”在地下膨大,发育成果实。所以,土中的花生不是结在根上,而是通过“果针”连着枝条。
图:花生果针钻入土壤形成果实过程示意图(作者为张静雯)

  正因为要“下针”,所以花生最佳的种植地是土质松软的砂壤土。在我国,山东、河南一直是花生主产地。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两省位于黄河下游,有大片以砂土为主的黄河冲积平原。因为要“下针”,所以花生生长后期的重要栽培措施为除草与培土。除草是为了给“果针”清除“下针”障碍,培土是为了缩短“下针”的距离。

地下结实有利有弊


  花生为何如此“叛逆”,要把果实埋在地下呢?一种常见解释是:其果实要在黑暗中才能生长。这种说法有科学试验支撑:研究人員曾将开花授粉后花生的一部分子房用黑色纸袋完全套住,将其余的暴露在阳光下。结果,以黑袋遮光的子房成功发育为果实,暴露的子房则未能发育。
  但是,这种解释只是花生地下结果的一种表现,笔者推测其根本原因是:花生起源于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为了适应那里干燥而风大的沙土环境,花生便将果实藏在阴凉的地下,这和沙漠动物“挖洞穴居”是同样的道理。另一方面,沙土地带植被稀少,缺少遮挡隐蔽物体,将果实埋在地下可以防止动物捕食,利于后代存活和基因传承。而且,花生身材娇小,匍匐生长,植株下部很容易被流动的沙子覆盖。这是强大的进化压力,迫使果实在“活埋”下得以存活。
  地下结果可以躲避动物的捕食,对抗极端环境,但同时也存在不利于种子传播的缺点——同胞之间以及母株与子代之间存在严峻的生存竞争。因为种子在地下散落,只能留在母株附近,无法依靠风力、水力或动物被带到远方。

主动出土的白番红花果实


  那么,自然界有没有更完美的地下结实植物呢?相信很多人听过名贵药材“藏红花”——鸢尾科番红花属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花瓣呈紫色的藏红花,有一个开白花的亲戚——白番红花。这种花朵洁白的植物主要分布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伊犁河谷。白番红花是一种有重要观赏价值的早春花卉,是名副其实的“春之使者”。
  同落花生一样,白蕃红花也把果实结在地下。开花时,子房(果实)在地下约两厘米处发育,在黑暗中生长约一个月。这期间,幼果下部的果梗不断伸长,最终将果实顶出地面,令其重见天日。白蕃红花椭球形的果实在地面继续发育成熟,果皮由乳白变成黄绿并慢慢开裂,将种子暴露于地面,再借助水媒、风媒、或动物(蚂蚁)实现扩散。
  从结实过程看,花生属于开花后再将果实埋藏的“后入土”方式,而白番红花的果实先在地下发育,临近成熟时在果梗的推动下露出地面,是“先地下,后出土”。地下结实,可以躲避动物取食,还能利用土层保温,对抗极端环境,这是白番红花在不利环境下进化出的特殊技能。此外,主动出土的绝招可将“子孙”散布到远方,帮助种族更好的繁衍。
  生物进化是生物长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关于地下结实的原因,以上只是笔者从宏观的角度,用生态学的观点所做的简单分析。更加详尽的解释有赖于群体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生命科学和生命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研究之困难,但这也正是其迷人之处,不是吗?
其他文献
期刊
进入秋季后,由于天气突然变冷,容易使人产生胃肠道不适.您可以巧用一些既能给饮食增色增味,又具有一定健康功效的调味品,帮助提高食欲,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以助肠胃健康.
期刊
作为第一部译入中国的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是“法律与文学”研究中讨论最多的莎士比亚作品之一。基于译者对剧中法律事件,尤其是法律事件中的隐喻的不同理解,该剧中译本
本刊讯 5月20日,在第三个“世界蜜蜂日”到来之际,为弘扬蜜蜂精神,同舟共济,加快全国蜂业复工复产,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会同广元市农业农村局、广元市昭化区人民政府,在广元市昭
期刊
本文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视角下,在广泛而深入查考地方文献、西文文献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梳理了晚清至民国时期西方传教士记载和介绍贵州社会的著述及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运用与借鉴
期刊
传说六百多年前,郑和驾船远航西洋,任务之一便是寻找中国人心目中的吉祥神兽“麒麟”.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麒麟出世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吉兆.可谁也没见过麒麟这种龙首、鹿
期刊
5月5日,中国中铁·青岛博览城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在青岛府新大厦举行。中铁·青岛博览城项目由中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500亿元,一期占地约1850亩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从2008年9月开始到2010年2月,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自上而下分三批进行,历时一年半。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委精心组织,统筹推动;各级党组织高
为查明四川省西昌市小型猪场猪圆环病毒II型的感染状况,笔者选取西昌市32个不同规模的小型猪场采集抗凝血800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送检样品的核酸阳性率在能繁母猪、仔猪和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