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对区域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测度

来源 :统计与决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aann850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根据200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借助空间自相关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测度了财政分权对区域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 表明:财政分权带来体制革新,短期内会降低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但这一阻滞效应在长期不可持续并将逆转为促进效应;各地区财政分权与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财政分权均有利于邻近区域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财政分权对区域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东部地区受财政分权的影响最为明显.
其他文献
社会资本是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活动及其绩效的重要因素.文章从资源获视角对返乡农民工社会资本影响其创业绩效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 表明,返乡农民工社会资本的规模、密度和关系强度这3个维度对创业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关系强度的影响最大;资源获取的效率和效果不仅对创业绩效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而且在社会资本的规模、密度和关系强度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绩效的影响中均发挥中介作用.
文章首先利用回归模型对中国农村人均收入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因子聚类法对中国31个省份进行分类,最后根据聚类结果找出不同地区影响农村人均收入的因素.结果 表明:中国农村人均收入以年均11.56%的速度不断增加,增长速度较快;农村人均收入组成结构中经营性收入占比逐渐上升,工资性收入占比逐渐下降,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变化幅度不大,较为平稳;按经济因子及农业因子可将中国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第二类为东部沿海的7个省份,第三类为东北三省、中部省份和海南等10个省份,
文章基于双重差分模型设计精准扶贫政策评价方法,借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5轮调查数据,从收入分项、所属区域和家庭规模等角度展开精准扶贫政策效应的评价研究.结果 显示:精准扶贫战略显著提升了贫困农户的收入水平;政策作用下贫困农户的各收入分项呈现非均衡增长;政策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北地区增收效果显著,但贫困农户自主创收能力不足,增收依赖转移支付;增收效应受家庭规模影响,三口之家收入增幅最大,家庭规模较大不利于发挥精准扶贫的政策效果.
文章基于2000-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EBM模型、GIS技术和Tobit回归方法对旅游资源绿色转换效率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旅游资源绿色转换效率经历了初步发展期(2000-2006年)、粗放式增长期(2007-2015年)和高质量转型期(2016-2019年),旅游资源绿色产出能力由30.4%提高至55.3%,处于中等水平;(2)研究期间,三大经济带效率水平显著提升,中部地区效率增速最快,居于首位,西部地区效率水平落后于东中部地区;(3)从空间分布看,效率高值区主要
基于2006-2017年我国31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文章构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与产业发展的协调性进行测算,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 显示:(1)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空间集聚性变化规律;(2)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与产业发展协调度逐年上升,但依旧处于低度协调水平;(3)相对于同时期的其他地区,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成渝地区整体上有较高的协调发展水平;(4)四大经济分区子系统整体协调度情况为:东部地
批发零售业与我国的宏观经济景气和发展趋势联系紧密.为全面、及时地对批发零售业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文章采用景气分析法筛选批发零售业一致指标,基于混频动态因子模型构建我国批发零售业月度一致指数分析我国批发零售业周期波动情况.结果 显示,我国批发零售业增长已经历了三轮周期波动,总体呈现“急增缓降”的长收缩型非对称特征.金融危机后,特别是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批发零售业景气呈现与此前不同的平稳波动、低位运行的新特征.
通过使用动态门槛回归模型并采用2012-2016年不同省份及地区的面板数据集,研究发现:区域创新环境指数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不同省份的环境规制水平存在不同的限制.随着环境规制强度逐渐增大超过门槛值,区域创新环境指数在这种驱动机制中由负向影响转变为正向作用,但是作用程度有所下降.文章探讨了区域创新环境、环境规制以及经济发展质量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环境规制门槛如何影响区域创新环境指数与经济发展质量之间的关系.
针对稀疏多元函数型数据,文章采用线性插值法拟合函数,根据全局拉开档次方法确定权重,将多元函数转化为一元综合评价函数,依据曲线之间的欧氏距离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根据综合评价函数及其导数的积分值进行排序,并通过积分值构造新的地区差异测度指标CVX.运用提出的新的聚类与综合评价方法对京津冀地区进行经济分区与评价,研究发现:各地区按经济发展水平排名变化较小,而按发展速度排名变化较大;无论是就发展水平还是发展速度而言,地区差异均显著存在,发展速度差异呈扩大趋势,发展水平差异呈缩小趋势,表明京津冀各地区按照国家规划奋力
“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跨区域、跨制度、跨国别的开放包容的国际性区域合作网络框架,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联系强度对打造经济互融、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邻近区位、产业互补、经济距离等方面多维度修正了传统引力模型,运用整体网络分析法可视化测算2000-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网络初步成型,中国处于对外影响力的核心位置;金融规则和贸易自由化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强化经济联系强度.未来“一带一路”经济联系网络结
农业碳排放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文章以江苏省为例,对农业生产中的畜禽养殖业和种植业产生的CO2排放当量和排放强度进行测算,发现农业碳排放总量高的地区,排放强度也较高.用方向距离函数刻画区域CO2减排潜力和边际减排成本,发现传统农业主产区具备较大的减排潜力,大部分区域的CO2排放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强脱钩效应,说明江苏省农业生态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