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也救不了毒贩的命

来源 :人物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1987_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名英国公民在中国因贩毒而面临死刑,于12月29日被处死,成为“50年来在中国被处以死刑的第一名欧洲人”,可是这个“第一”却受到了来自英国从首相到媒体的集体袒护,为重罪毒贩求情之声不绝于耳。
  
  一名英国公民在中国因贩毒而面临死刑,两次上诉均被我国最高法院驳回,该毒贩已于12月29日被处死,成为“50年来在中国被处以死刑的第一名欧洲人”。
  此前,英国首相布朗特别致信给中国总理温家宝,希望中国政府可以网开一面。死刑执行之前,英方急于以政治手段,改变局面。英国某人权组织表示担忧这次免去死刑的机会,很可能会受到中国和英美最近在气候峰会上的纷争所影响。不过英国民众对此事反应冷淡,多数网上留言表示,对贩毒者,不该给予同情,也认为英国不该干涉中国的司法判决。
  
  布朗致信温家宝为毒贩求情
  
  今年53岁的阿克马尔·沙伊克2007年9月12日到达乌鲁木齐机场,在安检时被捕,当时他被查获携带有4公斤重的海洛因。按我国法律,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海洛因50克以上即可以被判死刑。2008年10月29日,沙伊克被当地法院一审判处死刑,随后他以自己患有“精神紊乱症”为由,提出申诉要求重判,但被驳回。2009年10月,沙伊克再次以同一理由提出申诉,中国最高法院最终宣布仍然维持原判并核准死刑。
  10月21日,英国首相布朗在唐宁街10号会见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双方在这扇门后,除了谈巩固中英的战略伙伴关系,布朗也亲自“关心”了沙伊克的官司。英国外交部表示反对死刑,还指出中方多次拒绝将被告“精神疾病”因素加入审判的考量,首相布朗对此感到“震惊和不安”。同时,英国驻华使馆也致信给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表达立场”。
  但中国外交部表示,案件审理程序符合中国的法律规定,英方的确提出对沙伊克进行精神病鉴定,但并没有提出正当的依据,沙伊克本人及家属并没有任何精神疾病史。双方僵持不下之际,布朗又展开了第二次求情之旅,根据布朗办公室12月22日公布的消息,布朗近日致信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希望中国方面对于沙伊克进行“宽大处理”,其理由是“此人患有精神病”。“首相和外交大臣戴维·米利班德在多个场合向中国领导层提及这一问题,”首相办公室发言人说,“他(布朗)还写信给温家宝总理对于最高法院的核准表示失望,首相希望中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能够表现出宽大仁慈。”
  
  英国媒体煽风点火 恶意诽谤
  
  沙伊克在中国被终审判处死刑,这在英国掀起轩然大波,英媒坚称此人患有精神疾病,希望中国政府不要判他死刑,并呼吁对中国外交施压。
  10月14日,沙伊克的弟弟阿克巴向英国媒体表示,哥哥患的是“精神紊乱症”,总幻想有朝一日能成为“成功人士”,家人怎么劝都不听。阿克巴说:“我哥哥多年来一直在挣扎,我们现在知道那是严重的精神疾病。当我们知道他无法正常为自己辩护时,都非常担心他的安全。我们祈求中国法庭看出他精神不健全,从而免除他的死刑。”阿克巴称,他母亲身患多种疾病,他知道沙伊克被中国警方逮捕的消息,但并不了解他被判了死刑。“我们不想让她知道这些事,因为那样会影响她的身心健康。”
  有了这个由头,媒体便趁势而上,英国《卫报》详细报道了沙伊克“患精神病”及携毒来华被判死刑的经过。面临死刑的沙伊克5年前过着稳定的生活,和妻子住在北伦敦肯特郡,有3个孩子。这对夫妇经营着一家小型出租车公司,生意看上去不错。在曾为沙伊克服务的律师眼里,那时的沙伊克是个“迷人的、有魅力的男人”。英国《每日邮报》还报道说,沙伊克两度向中国法院提出申诉的主要理由是他“患有精神紊乱症”,这在英国有不少病例,但中国拒绝查看沙伊克在英国进行精神检查的病历。《每日电讯报》还引述沙伊克在中国的代理律师的话说,沙伊克一直强调自己是被犯罪组织哄骗的。
  不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10月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法院对沙伊克因在中国贩毒判处死刑,是符合中国法律的。马朝旭说,英国驻华使馆通过律师提出对沙伊克进行精神病鉴定,但是没有提出被告人可能患有精神病的依据。
  英国法律界人士甚至放话,英国政府急需要在这件事情上向中国施加更多外交压力。最近一些媒体甚至将此与气候峰会上的争执联系在一起,称中国把死刑当成对英国的报复。法新社也说,该案件恰好处在伦敦和北京的关系因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争执而变得紧张之际,人们怀疑沙伊克会不会受到这场争吵的影响。英国《卫报》也援引英国人权组织的话说,沙伊克免于死刑的机会可能因中国、英国和美国最近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的争吵而受阻,“英国和美国选择把中国当做是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替罪羊”,“我们希望沙伊克不要成为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所导致的令人遗憾的冰冷的政治气候的受害者。”
  在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民间及媒体对中国维持死刑制度一直持批评态度,认为死刑过于残酷以及对死者家属的精神伤害太大,现在又牵扯到英国人,对中国的非议陡然增加。此前英国广播公司称,如果沙伊克被执行死刑,那么他将是“50年来在中国被处死的第一名欧洲人”。
  
  中英网民眼睛雪亮
  
  在这一案件上,虽然英国媒体为本国国民的犯罪事实鸣不平,然而,调查显示,与英国媒体的反应对比,中国网民绝对支持本国法院的判决。环球网进行的两项在线调查分别显示,有98.8%的人投票支持中国法院的判决,96.7%的人认为英国媒体是在干涉中国的司法。在另一项“你如何看待英国媒体的报道”的调查中,有53.9%的人认为这是英国的“殖民心态作祟”,30.1%的人认为英媒是在“标榜人权”,还有16.0%的人认为英媒是在“故意炒作”。
  有网民表示,“在中国的土地上,就得遵守中国的法律”,“对毒贩子仁慈就是侵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人权”,“维护我们法律的尊严,坚持我们所主张的观点,不需要惧怕任何压力,中国人民都支持正义的宣判。”还有网民联系英国当年向中国贩卖鸦片并发动鸦片战争的历史表示,“想想几次鸦片战争吧,英国人毒害死了无数中国人,耗尽了中国的人力财力,我想这是中国政府决不允许外国人贩毒到中国的原因之一。这个英国人如果略知中国历史就该知道自己犯了多么愚蠢的错误,不仅是触犯刑法那么简单。”
  同样,英国网民对此事反应冷淡,多数网上留言表示,对贩毒者,不该给予同情,也认为英国不该干涉中国的司法判决。
  中国社科院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楠来说,犯罪嫌疑人是否应被认定为精神病人,只能通过中国的司法鉴定确认,不能以一些人的主观判断或所谓“证据”说了算。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是在中国领土上,就要受到中国法律的管辖,这一点不容动摇。
  
  (据《环球时报》《新闻晚报》中国日报网)
其他文献
摘 要:“大逆事件”是日本政府利用国家强权压迫社会主义力量的典型事件,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日本国内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涨以及社会主义思想在日本社会各阶层中产生的广泛影响。从该事件中的佛教社会主义者的形成机制看,社会主义理想与佛教教义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是佛教徒亲近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因,但对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认可度及参与度则受经济与社会地位、宗派思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该事件后,日本佛教教团进一
期刊
摘 要:荻生徂徕是日本江户时代提出“抑商”思想的代表学者,他提出“武士归农”“等级消费”等政策构想的目的之一,是使武士阶级摆脱都市经济的泥潭。然而从武士消费的视野进行重新审视,他在“抑商”政策的实际叙述中,对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仍予以了一定程度上的包容。他提出这种“特殊的抑商”主张,在将传统经济教条进行局部调整的同时,也为后来重商思想的萌芽提供了一些理论上的空间。  关键词:江户时期;重农抑商;商品经
期刊
马文秀,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方经济学学科带头人,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日本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国经济学会理事,河北省政协议政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鉴定专家。主要从事日本经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政策研究。在《世界经济》《日本学刊》《现代日本经济》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河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中国对日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得中日旅游服务双边贸易雪上加霜。后疫情时代推进中日旅游服务贸易,加强中日经贸合作尤为重要。基于21世纪中日旅游贸易发展现状及特点,结合贸易理论及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中日旅游服务产业内贸易的动机及影响因素,认为重叠需求引导下的中日旅游服务贸易经历“产业间—产业内—产业间”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中国逆差持续扩大的失衡态势;而中日国际
期刊
摘 要:日本江户时代初期朱子学方兴未艾,但以山鹿素行为首的古学派却已经展开了对朱子学的批判,主张回归原始儒学的思想。一般意义而言,儒学主要是指孔孟之道,即孔子、孟子的思想,但山鹿素行古学所提倡的是回归到周公、孔子的思想。基于对山鹿素行古学与孟子思想间关联的探讨以及对日本国文学研究资料馆“山鹿积德堂文库”所藏平户山鹿家的清本资料、岩波书店版《山鹿素行全集》(全十五卷)、山鹿素行先生全集刊行会版《四书
期刊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构成二战结束以来的最大挑战,其影响已远远超过疫情本身。自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蔓延以来,给日本的经济、社会带来诸多影响。疫情催生出新的工作方式;凸显教育领域信息通讯技术滞后;疫情对低收入群体冲击较大;两性关系再遇挑战;人际交往“无缘化”程度加深。新冠肺炎疫情像一面放大镜,将日本潜在的社会问题一一凸显出来,同时,疫情又像一个加速器,加快了日本社会变迁的步伐。“后新
期刊
韩国SM娱乐公司造就了很多天王级的组合,如SJ、东方神起、少女时代、神话等,给艺人铺垫了光辉的道路,但同时,SM的剥削也让众艺人咬牙切齿,引发众多艺人起来反抗,继东方神起三名成员后,SJ的中国成员韩庚,也勇敢地站出来,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向这个韩国娱乐大鳄发出了自己的控诉!    2009年12月21日,韩国当红偶像组合SJ(Super Junior)的中国成员韩庚向首尔地方法院提出与其经纪公司S
期刊
自东方神起三名成员起诉SM公司以来,SM的艺人纷纷起来“反抗”,并将自己遭遇的“不公正”待遇公之于众。2009年12月21日,韩国偶像组合SJ的中国籍成员韩庚向首尔地方法院提出诉讼,要求解除与SM公司的协议。而由于该事件紧挨着SJ-M爆发“开心门”事件见诸报端,外界猜测韩庚解约事件是为转移公众注意力。一时间,“解约门”变得扑朔迷离。  韩庚在宣告解约的前一天还与SJ部分在中国的成员一起在北京参加了
期刊
主动提出与SM解约,说明韩庚已经做好了放弃韩国市场的准备。以韩庚今时今日的人气,解约之后必定会成    韩为国内公司争抢的香饽饽。国人气组合SJ的中国籍成员韩庚,于12月21日向首尔地方法院请求判决与其经纪公司SM“专属合同”无效。因为是第一个与国外经纪公司产生合约纠纷的中国艺人,此次事件也引起了网友和中国内地唱片公司的强烈关注。  就在解约风波炒得如火如荼的同时,大家更为关心的是,如果韩庚真的如
期刊
摘 要:1998年民主党成为第一在野党后,从提高政策制定能力和储备民主党政府政策的视角出发,智库被该党视为“向政权担当型政党进化”可利用的工具。1999年3月发表的“智库网络构想”成为该党智库建设的基本指针,“智库的网络化即创建智库网络”成为该党智库建设的基本方向。民主党要通过智库网络创建自己的政策体系、信息收集体系以及市民政策参与体系。经过“智库网络21研究所”和“智库网络中心21”的探索与实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