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史"("词史")思维本质上体现了中国士人苦难书写的传统。蒋春霖关注社会底层人物的人生苦难,承接鲍照《芜城赋》的创作传统,以凄凉之笔刻画咸丰年间的战乱氛围;心揣"杜鹃啼血"之哀,描绘乱离行役之人的悲情;秉承传统的悲秋之愁,书写"军中九秋"的苍凉主题;深感"感士不遇"之恸,对自己天涯沦落的身世发出无尽喟叹。蒋春霖的诗性人格及其遭际,促使其词延续并强化了中国文学"穷而后工"的艺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