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春霖词的苦难书写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ln_x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史"("词史")思维本质上体现了中国士人苦难书写的传统。蒋春霖关注社会底层人物的人生苦难,承接鲍照《芜城赋》的创作传统,以凄凉之笔刻画咸丰年间的战乱氛围;心揣"杜鹃啼血"之哀,描绘乱离行役之人的悲情;秉承传统的悲秋之愁,书写"军中九秋"的苍凉主题;深感"感士不遇"之恸,对自己天涯沦落的身世发出无尽喟叹。蒋春霖的诗性人格及其遭际,促使其词延续并强化了中国文学"穷而后工"的艺术精神。
其他文献
刑事侦查效益的提出是经济学方法对法律的渗透,是对法律的经济分析的运用,是现代刑事侦查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运用法律的经济分析理论来透析我国刑事侦查实践,会发现我国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