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来源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pio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摘要]新课程改革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我们应让学生乐于自主探索,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加强教师在探究学习中的指导作用以及实时、恰当的对学生的探索进行评价。
  [关键词]兴趣;探究;创新;评价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数学,她的抽象和严密,几乎让人感觉到,数学就是这么呆板和枯躁。而我们教育的症结就在于忽略了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实在是必要、重要和紧迫。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探索研究的能力呢 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起: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究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跨美纽斯说过:“燃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这才能使学生积极探索、创新。”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如果有对学习的好奇心,有求知的自信心,他们就会主动,心情愉快的学习。因为学生的积极性往往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动力因素。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情境,去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营造和谐的探究氛围。
  二、改变观念,积极探究,授予学生学习的钥匙 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句话说的很好。它充分说明了学习中探究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我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谈起:
  1、在观察中探究。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可能有创造。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在观察中产生学习的兴趣,更能使学生在观察中探究,在观察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例如:教师在讲“等差数列前N项和”时,让学生观察“1+2+3+…+100=?”式子的特点。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相加的和等于第二个数与倒数第二个数相加的和,依此类推下去,就可以在观察中找出规律,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就自然而然推导出来了。这样的做法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形成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更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成就感。 
  2、在操作中探究
  瑞士心理学家波利亚说过:“要知道一个客体,就必须动之以手。”这说明操作演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操作活动总是在动态中进行,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支持,有利于激发思维活动,并最大限度调动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状况,使学生能亲身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心理。例如:在求圆锥、圆柱、圆台的面积中,先让学生自己制作这些图形,然后让他们拆开这些图形,观察这些图形拆分后的图形,然后探究其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教师的激发下,学生通过比较、动脑、动手,在操作过程中尝到了探究的乐趣,探求出了新知。
  3、在合作中探究。
  在新课改下,由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学习形式取代了以往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师生合作的方法也普遍被大家所采用。在教学中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所产生的效应远大于教师的单向传授。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来归纳出抽象的特征、性质等,这就需要通过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来完成,并且合作教学还能起到启发帮助后进生进步的作用。合作的方法与形式颇多,可采用小组学习中合作,可以在观察中合作,可以在具体操作中合作,也可以在讨论中合作。合作能增加学生间情感和语言交流,合作能增添课堂教学气氛,合作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
  三、敢于质疑,鼓励创新,让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鼓励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老师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规律,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归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另外,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发散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探索。
  四、关注差异,实时评价,让学生获得探究中的乐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积极的评价可以创造融洽友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习内驱力,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学习的探究中去。教师适时、恰当的评价有利于激励学生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探索活动过程中以及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探究成果的评价,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间相互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通过这些评价,可以让学生交流各种体会,总结经验,升华认识。
  总之,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为目的,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成长,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存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
  [2]陈敏;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年06期
  [3]杨思东;谈数学探索能力及其培养[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8年01期
其他文献
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如何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亮点。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教育也是一种生活艺术。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艺术因素,运用恰当的艺术手段,使之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则可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成为学生心灵得以放飞、情感回归自然,知识溶入生命,能力得以提高的平台,也将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教育的最大效果。我是
期刊
  [摘要]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唯一一位堪称大家的女性文学家,有着常人不可比拟的造诣,而她的爱情和婚姻也令当世不解、令后人惊叹不已。她的独特爱情体现出女性意识的觉醒。这种有先进意识的爱情的形成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自身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李清照;女性意识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作家,不仅她的作品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她的爱情也是至今受人关注和向往的。李清照的两次婚姻中,既有难得
期刊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开讲一篇新课,从哪里开头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也最易使学生轻松愉快的进入新课的学习氛围中。而传统的导入设计就是我们教学中典型的“老三篇”式提问。这种导入优点在于能通过提问题来促使师生之间的感情,初步的沟通能够为课堂教学创设一个比较和谐的氛围,但是如果不着力体现“学已致用”的教学理念的话,就不能导出活力,这样的提问就变得“老生常谈”,太常规的问题不易引起学生思维的踊跃,这也只能养
期刊
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上好信息技术第一课  俗语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愈来愈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已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势在必行。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呢?  一、巧设情境,诱发学生合作欲望  合作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在引导学生合作
期刊
[摘要]本文从课堂开讲、教学语言、教学情感、教学方法、教学结语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优化课堂艺术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学艺术;课堂导语;教学语言;教学情感 教学方法;教学结语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语文新课标“工具性与人文性思想统一”的特征,许多教师都自觉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注重教学中自己角色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探索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艺术。  吕叔湘
期刊
[摘要]在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本人就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并总结出了一些方法,供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参考。  [关键词]中学语文;高校课堂;问题与对策  一、目前中学语文导学案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多数学校实行“集体备课”,通过汇聚集体智慧来提高“导学案”的质量,弥补可能存在的不足。但是,全组备课的教师只有1-2个,其他人都没有备课。在“集体备课
期刊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惠实验小学(024300)  大力推进体育教育尤其是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不但关系着教育改革的成效和个人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着国家对全面发展的后备人才的需求,更关系到国家进步和强大的百年大计。笔者结合相关理论和多年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对小学体育教学谈了几点看法。  一、培养融洽的师生感情,建立良好的情感氛围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尊重学生是非常必要的,现在的小学生自尊心也很强
期刊
笔者曾接过小学四年级(1)班的语文课,该班学生语文基础普遍差。尤其是作文,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开头、结尾,更不必浇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学生一听到“作文”两字,就直摇头,真可谓闻而生畏、谈虎色变。面临这种情况,我反复思考认为,要改变作文被动局面,第一步应千方计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引导学生作文人门。笔者经过大肌尝试,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着重用课本知识教学指导学生作文  笔者在讲《太阳》一课时,
期刊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笔者认为:   一、“潜心读文本”——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前提   什么是“文本”呢?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