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美人薛明:最后的元帅夫人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fanyuanhang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薛明(1916-2011年),河北人,1938年夏奔赴延安,1942年与贺龙结婚。之后,她便随贺龙转战南北,长期在军队任职。2011年,薛明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她是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夫人中最后一位去世的老人。
  延安窑洞里的美女干部
  原名王爱真的薛明,1916年出生于河北霸县的农家,父亲早亡,她随母亲、妹妹生活。霸县今属廊坊管辖,距天津很近,所以她早期在天津三八女子中学读书,参加革命后随母姓改名“薛明”。
  1935年,薛明参加了“一二·九”运动,立志解放劳苦大众,并在京津地区与妇救会、学联展开抗日救亡工作,次年3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天津地下党的交通员。抗战初期,她带着一支青年妇女队伍发动群众工作,从北平、天津,辗转山东、江苏,一直抵达江西。
  1938年夏,新四军江西办事处推荐薛明去延安中共西北局,那里成了她后半生轨迹的转折点。在中央党校、妇女大学学习后,这个二十出头的漂亮女青年被调任为延安县委组织部部长,和后来成为林彪夫人的叶群、邓小平夫人卓琳一样,她们都是西北局重点培养的女干部。
  抗战期间,中共三大主力红军驻扎在延安,据学者朱鸿召统计,1938年延安男女比例为30:1,1941年为18:1。薛明虽已到适婚年龄,却和姐妹们约定,坚决不嫁给老干部。她们平时的生活跟男兵没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是有爱美的天性。
  1942年春,26岁的薛明时任中共延安县委组织部长,在其上级、中共西北局组织部长陈正人的引见下与贺龙相识。当时,贺龙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西北财经办事处主任。初次相见,贺龙在肯定薛明工作能力的同时,即对这位知识分子出身的漂亮女性产生了好感。他对她说:“我有个厨师会做天津狗不理包子,你可以去尝尝,看像不像。”
  一场大雨造就“红色婚姻”
  几次与薛明接触,贺龙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她。薛明的直属领导即宣传部长陈正人来开导,她并不为之心动。
  一次在窑洞里,贺龙也不拐弯抹角了:“我对你印象很好,(你)党性很强,又是科班出身,不像我,军人出身大老粗一个。不过咱们可以互补,你自己的个人问题考虑了没有?”
  湖南桑植入贺龙乃草莽出身,以“两把菜刀闹革命”著称,直爽的贺老总在薛明眼里也是条汉子,不过他是结过多次婚的人:贺龙10岁即娶童养媳徐月姑,但徐早逝;1920年,其父、弟被土匪所害,他以“丧婚”习俗娶了向元姑;1925年任澧州镇守使,纳艺人胡琴仙为妾;1929年向元姑病故,已是红四军军长的他娶商人之女蹇先任,1942年初因“感情不合”与蹇离婚。
  面对贺龙的追求,薛明只得走缓兵之计:三年后再考虑。但她不能阻止婚姻的快速进程。曾于天津担任中共负责人的彭真,作为薛明的老领导登门游说:“老贺没时间跟你坐在西北局的窑洞里谈恋爱,他要到前方打仗。你叫他去想(指让贺龙等三年),不可能!”
  后据薛明回忆,真正愿意嫁给贺龙,是因一次雷雨夜,贺龙送她回住处时的刹那感动。那次薛明跟贺龙去学习整风文件,报告会结束后贺龙送她回住处,那晚雨大、路黑,薛明一脚踏进泥坑,但被贺龙一把拉回。薛明回忆,在那一刻“我抬头正好一个大闪电(照着他),他穿着长筒靴,白衬衣扎进灰裤子里,腿比较长,走路步子大。虽然年纪比较大,但我当时觉得他很帅”。
  1942年“七一”,叶群嫁给林彪;而26岁的薛明在“八一”时嫁给了46岁的贺龙。贺龙当时给薛明的定情信物为一把勃朗宁手枪。婚宴上,任弼时、林伯渠、李富春、高岗、陈正人、张邦英、王震、李井泉等向贺龙敬酒,薛明惦记贺龙胃病,便主动替贺龙饮酒。
  贺龙几十年走南闯北阅人无数,但薛明真正征服了他的心。一次在大会上做报告,贺龙竟然顺口说道:“我贺龙把一切都献给党了,包括生命、财产,只有那个青衣美人薛明是属于我的!”引起哄堂大笑。
  十大元帅除聂荣臻外均有过多次婚姻,据北大教授孔庆东统计,十大元帅的平均婚恋次数为4.9次。而在解放后,除李刚与叶剑英、浦安修与彭德怀离婚,其他元帅夫人均如薛明般,相伴丈夫至终老,并在“文革”中遭牵连。
  随丈夫走南闯北
  婚后,薛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处主任,而1942年6月时贺龙已是司令员。次年春,整风运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薛明向中央组织部揭发了叶群,称叶群1937年在南京做过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向国军壁报投过稿,还与国民党军官交往甚密。此事惊动了两人的丈夫,他们都从前线奔回延安。这也造成了林、贺两家的宿怨。
  战时,薛明一直随丈夫走南闯北,1947年冬在位于山西兴县的晋绥军区司令部,贺龙通宵达旦忙于战事,起居由身怀六甲的薛明照料。一天凌晨5点,薛明感觉肚子剧痛要临产了,为不影响贺司令,她自己忍痛叫来接生员。直到黎明,贺龙来到床边才发现多了个女儿,取名贺晓明。
  新中国成立后,薛明担任了北京市委宣传部长,随后她做起了丈夫的办公室主任,并给自己定下原则:生活上给予贺龙最好的照顾,绝不与丈夫发生争吵;工作上只做文秘,绝不干扰丈夫的工作方针。
  夫妻俩最后的对话
  贺龙与薛明一共生有三个孩子:儿子贺鹏飞和两个女儿贺晓明、贺黎明。此后这对革命夫妻携手走过27年,即使是在“文革”中最艰苦的岁月,薛明也一直陪伴在贺龙身边直到他去世。
  1966年“八·二五”事件中,林彪、叶群、江青高呼“打倒贺龙”,贺龙被定罪为“阴谋篡军反党”,该年冬由康生亲自展开抓捕。薛明回忆,她同贺龙在周恩来帮助下曾辗转多个住处,于次年1月被送到京郊山区一座院落中隔离。
  关押期间,“四人帮”以长达近两个月的缺水折磨贺龙与薛明。贺龙患上了糖尿病,由于每天只供给一壶水,为照顾丈夫,薛明几乎不洗脸、少喝水。雨天时,两人只好把水盆、脸盆甚至水杯都拿到门前去接雨水。
  一次,雨下得大些,贺龙、薛明抬着盛满雨水的盆子往回走,在上台阶的时候,脚下一滑,贺龙摔倒了,扭伤了腰。剧烈的疼痛使他靠在椅子上不能活动,并伴随便秘,十分痛苦。在这种异常艰苦的条件下,薛明想尽了各种办法为贺龙治病疗伤,并用做衣服的剪刀为贺龙理发、修胡子。
  虽然身经磨难,但贺龙与薛明的共产主义信仰从未动摇过。他们互相勉励,相信总会有清白的一天。在给孩子写的一封封深情的信里,他们勉励子女好好地经受革命风雨的锻炼,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跟着党、跟着毛主席干革命。其实,他们何曾知道,这些信子女是一封也收不到的。
  1969年,贺龙以“就诊”之名带走时,他伸手并望着妻子说:“我去住院,那你呢?”薛明回答:“我跟着你。”但贺龙还是被单独带走了,这成了两人最后的对话。
  1969年6月9日贺龙含冤离世,薛明被秘密送到贵州山区继续改造,周恩来派人四处寻找薛明的下落。1974年6月中央为贺龙平反,薛明回到北京。在贺龙追悼会上,周恩来连鞠7个躬。1987年周恩来诞辰90周年之际,《不尽的思念》纪念文集出版,薛明在其中撰文回忆了周恩来在“文革”中的帮助。
  最后的元帅夫人
  晚年时薛明一度离开公众视线,在1980年代曾带领筹建了多所“红军小学”,自己捐款8万。母亲离世后,贺晓明说:“那个时代的精神是,有信仰、有激情、有魄力,老老实实做人,风风火火干事,一心为国为民,从不张扬自己。”贺晓明首次透露,薛明于1996年联合罗荣桓夫人林月琴、王震夫人王季青等老同志,倡议在老少边穷地区建70所希望小学。后国家拨款2100万元建立起这70所希望小学,包括湖北洪湖边的一所,这是贺龙曾战斗过的地方。
  据贺晓明回忆,洪湖的希望小学开学后,学生们装了一瓶洪湖水送来北京:“贺龙爷爷被迫害时经常喝不上水,现在我们给爷爷送水来喽。”顿时,薛明泪眼婆娑。
  2011年8月31日,薛明在北京病逝,享年95岁,她是最后一位离世的开国元帅夫人。穷苦出身,年轻时参加地下工作,后奔赴延安并嫁给将帅,婚后的工作、生活都围绕着丈夫展开——她的人生轨迹和其他几位元帅夫人有诸多相似之处。
  贺晓明说:“妈妈走了,她不仅是最后一位元帅夫人,也是那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一个时代已然作别。
其他文献
1969年6月9日,贺龙被迫害致死。1974年,中央决定为贺龙冤案平反昭雪,但在平反前还有一个重要疑点没有查清,即1968年3月李仲公上交的1927年贺龙写给蒋介石的“求降信”的真伪。大革命时期,贺龙任国民革命军独立15师师长。蒋介石派人游说贺龙,企图拉拢贺龙。  李仲公是蒋介石派去游说贺龙的第一个说客。1927年3月初,李仲公作为蒋介石总司令部秘书长到武汉,执行蒋介石策动国民党将领反对武汉国民政
期刊
1941年春,聂凤智率领抗大独立1团从延安挺进敌后,东渡黄河去山东。当时,他的妻子何鸣正身怀六甲。  大雪飞扬中,由于长途行军的劳累,何鸣提前临产。这时,由于找不到接生婆,加上鬼子的步步紧逼,急坏了聂大将军。一旁同样着急的警卫员单文忠建议说:“绑副担架抬着,与部队一起走。”聂凤智却冷静地摆摆手说:“来不及了,赶紧准备热水。”单文忠急忙生火烧水。而屋里的聂凤智开天辟地头一遭,准备亲自为妻子“接生”。
期刊
实际上当一个念头冒出来时,行动的种子已经发芽。一个人的执行力决定了想法与成真的距离,执行力有多强,速度便有多快!可惜执行力这东西,在多数人身上薇弱如风中烛火,亮一亮便熄灭,所以许多有想法的人一直生活在暗淡中。  一提到出发,我第一反应会跳到旅游这件小事上。  我属于那种只要有书有无线网络,在家里也能神游四方而不觉四堵墙致息的“死宅”。一直习惯停留在舒适安全区的人,最溃乏的就是冒险能力。对陌生的路途
期刊
吴光伟(1911-1975),河南人,曾留学美国,1937年2月满怀着一腔救国热情奔赴延安,担任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翻译兼秘书,却不料卷入毛泽东与贺子珍的感情危机中……  早期的爱国情怀  1937年延安舞台上最光彩动人的形象,是独幕话剧《母亲》中吴光伟扮演的母亲;1937年延安生活中最靓丽的女性,是担任史沫特莱翻译兼秘书的吴光伟。  吴光伟本名吴广惠,又名吴宣晨(英文名被译为“吴丽丽”或“吴莉莉”
期刊
苏菲(1920-),浙江舟山人,1939年8月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文学和戏剧。之后,她与国际友人马海德大夫结婚。  逃避包办婚姻赴上海  延安十年,是苏菲认为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苏菲1942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延安“鲁艺”实验话剧团任演员,参加《带枪的人》等话剧演出。之后,她与国际友人马海德大夫结婚。  苏菲,被称为鲁艺校花。她原名周素珍,周苏菲。1920年5月19日出
期刊
孙维世(1921-1968),四川南溪人,大革命时期著名共产党人孙炳文的女儿,周恩来养女,有“红色公主”之称,1938年来到延安。“文革”期间遭江青等人迫害致死,年仅47岁。  6岁时父亲被敌人杀害  孙维世(原名孙光英)的父亲孙炳文是革命先辈,四川南溪县人,1908年考入京师大学堂文科班,1911年加入同盟会,为京津同盟会文牍部长。辛亥革命后,任北京《民国日报》总编辑。  由于揭露袁世凯窃国阴谋
期刊
叶群(1920-1971),福建闽侯人,1938年奔赴延安,之后在和林彪结婚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并不太出名。1955年,叶群被授予中校军衔,“文革”期间,叶群开始出名,大权在握。  进步青年奔赴延安  叶群原籍福建闽侯,父亲叶君琦是国民党少将,早年到北京谋事,便定居在北京。叶群是1920年12月1日在北京出生的。叶群一出生就衣食无忧,过着富足的生活,加上聪明伶俐,深受父母的喜爱,很少管束她。这对叶
期刊
1967年初,全军“文革”小组组长刘志坚,因为是“刘邓路线的代表”被撤销了职务。1月6日,代总参谋长杨成武找徐向前谈话,向他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由向前同志担任全军“文革”小组组长。徐向前有些吃惊,开口拒绝,杨成武说:“不行啊,这是江青提议,毛主席批准的。”  徐向前听到是江青的提议,更加奇怪了。他与江青平时没有什么来往,徐向前不知她为何推荐自己当全军“文革”组长,想来想去,觉得既然毛泽东主席已经决
期刊
1966年8月5日,毛泽东将自己写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张贴在中南海大院中,不点名地炮轰刘少奇、邓小平。毛泽东在会议上批评团中央:“团中央应该站在学生运动一边。”“胡耀邦、胡克实、胡启立,不是迷迷糊糊地犯错误,而是明明白白犯错误。”  8月13日,中央“文革”小组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召开北京中学红卫兵万人大会,集中批判父亲(本文作者胡耀邦之女满妹)领导的团中央的“错误”。  不久,父亲被停
期刊
聂卫平是著名围棋职业运动员,1999年,他被评为“新中国棋坛十大杰出人物”,有着“棋圣”之称。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曾任围棋协会名誉主席的陈毅给予了他极大的鼓舞和帮助。他成名之后,又与国家领导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受父亲影响学棋  聂卫平父亲名叫聂春荣,1911年出生在河北深县。抗战时期,聂春荣通过重庆地下党引路,辗转成都、西安等地,到达延安,从此投身革命。解放战争期间,聂春荣任东北工业局局长,为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