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二线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e_jl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郑州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二线抗病毒治疗效果,为长期开展艾滋病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郑州市接受二线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228例,按分层等比例抽样法随机抽取同期实施一线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248例为对照组。对患者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HIV RNA载量进行分析。采用χ2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二线抗病毒治疗组228例,男137例,女91例;对照组248例,男176例,女72例。二线抗病毒治疗患者平均治疗(39.5±18.8)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由治疗前的(274±200)/μL上升到治疗后的(476±261)/μ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1,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治疗(35.7±14.7)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由治疗前的(251±199)/μL上升到治疗后的(470±233)/μ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0,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5和0.26,均P>0.05)。治疗期间,实施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免疫学失败发生率为9.6%(22/228),对照组为12.9%(32/24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1,P>0.05)。实施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患者病毒完全抑制率为83.3%(190/228),对照组为88.7%(220/24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881,P>0.05)。

结论

二线抗病毒治疗和一线抗病毒治疗具有同等疗效,一线治疗失败后及时更换二线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良好的依从性是保证抗病毒治疗成功的关键。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人肝癌HepG2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番茄红素(5、10、20 μg/ml)和顺铂(40 μg/ml)进行干预,48 h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状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Bax、Bcl-2、激活型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目的探讨化疗前血清胱抑素C(Cys C)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军区总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明确诊断为CRPC并行多西他赛化疗的4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Cys C水平与临床资料和预后的关系。结果48例患者化疗前Cys C水平与Gleason评分(χ2=4.218, P=0.040)和远处转移有关(χ2=4.090, P=0.043)。Cys C高
目的对局部晚期未手术老年肺鳞状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按纳入标准搜集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的未手术、局部晚期老年肺鳞状细胞癌患者162例。对相关预后因素分别进行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162例患者中位年龄73.6岁,总体中位生存期为19.4个月,1年生存率为71.0%,2年生存率为35.9%。Kapla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对淋巴瘤放化疗后疗效评估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接受4~8个周期标准化化疗,前后均行18F-FDG PET/CT检查,比较2年PFS率,评价其对接受放化疗的淋巴瘤患者疗效评估及PFS率预测的价值。结果本组病例发病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类型为主,发病部位以头颈淋巴结、纵隔、腹膜后为主。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胰腺癌组织和3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HMGA1、HMGA2表达,并分析两者与胰腺癌预后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HMGA1和HMGA2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6.7%和7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
目的探讨凝集素样黏附素3(als3)基因表达水平与小鼠体内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实时定量PCR法检测2016年2月至2016年8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临床送检的白念珠菌55株,依als3基因表达水平分为高、低als3基因表达组。C57小鼠30只,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表达组15只、低表达组10只和空白对照组5只,采用腹腔埋置静脉导管和腹腔注射白念珠菌法建立白念珠菌生物膜动物模型;饲养2周后
期刊
目的通过开放、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替比夫定(LDT)及恩替卡韦(ETV)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对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绍兴市立医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的确诊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70例患者以1∶1分为LDT治疗组85例(600 mg/d)和ETV治疗组85例(0.5 mg/d),疗程36个月以上。LDT治疗组按照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