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有齐飞,流光溢彩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webst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想学舞台剧。”“这有什么用?”
  “我正在读《追忆似水年华》。”“这有什么用?”
  “我会弹巴赫了。”“这有什么用?”
  “我会辨认楝树了。”“这有什么用?”
  ……
  假如这里的“我”就是你,听到这样的回答,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试题分析】
  这则作文材料联系社会现实,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进行思索。材料中提及的社会现象,是广大考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场景,写作时应该有话可说。当然,仅仅有话可说是不够的,还需要把话“说好”。
  把话“说好”的关键,是要仔细研读材料以把握住材料的核心。材料中有一个反复出现的句子——“这有什么用”。乍看之下,普通人想“学舞台剧”而不立志以此为职业,读《追忆似水年华》而不立志成为作家,会弹巴赫而不以此谋生,会辨认楝树而不打算成为植物学家……凡此种种,都被世俗视为“无用”。要让自己能在世间安身立命,我们需要“有用”之物来维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往深远处再想一想,如果我们在谋生所需的“有用”之外,对其他的一切都毫无兴趣,觉得“有用”之外的所有东西都是毫无意义的,那么我们的生活还有半点乐趣吗?所以,我们在写作之前,必须先把握“有用”和“无用”这两者的内涵。
  材料中隐含的“有用”,是一种基于世俗的功利性的考量,是完全用物質的眼光去衡量的;“无用”则是基于精神与灵魂的心灵放松之道。而实际上,“有用”和“无用”很多时候是相辅相成的。在日益浮躁的当代社会,我们更需要“无用”来滋养现代人因过于追求物欲而虚空的精神世界。
  写作时,还需要关注材料中“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这句话,立足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思考,结合材料的立意构思作文。在行文过程中,要注意理性表达,紧紧围绕“有用”与“无用”这两个核心概念,凸显思辨性的作文思维。
其他文献
诚如尤瓦尔·赫拉利所言,进入21世纪后,人类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以来最大的一次改变,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冲击、大机遇和大分流。时代前进的车轮不可阻挡,社会变革的号角不断吹响。  庚子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美贸易摩擦与争端持续升级,大国霸凌主义、“退群文化”扩散,全球化大势浩浩汤汤。处在这一时代的我们,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繁华盛世,更有幸能参与人类有史以来最为恢宏、创新、变革的时期。韩少
期刊
博尔赫斯有一个短篇《镜子与面具》,讲的是国王与诗人的三次约定,国王希望诗人能够写出极致的诗歌来。  诗人曾经是个艺匠,他深通韵律学、寓言,隐喻、讽刺……然而,他的杰作并不能感动人心。一年后,他带来几乎颠覆了自我的诗篇,原先的陈套消失了。然而,国王要的是不朽的诗篇。于是才有了第三年的会面,诗人这次空手而来,没有手稿,他念出来的诗篇只有一句,却一下子让国王大惊失色。因为这首诗触及了“禁止人们问津”的“
期刊
扉页  “他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新闻频道和政治课本上,我们常听到或看到有这样一句话去定义中国共产党。这既是对党的定义,也是对党的要求。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与国家一起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为着中国人民的理想和目标努力奋斗,不畏艰难。但新时代的我们大多只知道党的辉煌,而鲜少了解党史背后那些惊心动魄、赤诚忠贞的故事。  今天,让
期刊
导读设计:读朱光潜先生的书,是从这本书到那本书的跋涉,那光景有时也确乎可以让人忘记这其实不过是端坐书斋在想象中游目骋怀。“绿水青山任逍遥岁月,欧风亚雨听诸儿扩展胸襟。”让我们一起走进朱光潜先生暮年的心血之作——《谈美书简》,潜心阅读美学理论的“山水风雨”!  设计意图:简要了解朱光潜先生的著述特点及《谈美书简》的核心内容,引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活动一  明文体,定读法  冯骥才说:“一个人
期刊
英国作家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批判物欲折断人类的理想之翼,亦有人以“面包与水仙花”之类的比喻来告诫人类应追逐心中的圣地。  窃以为,若无面包,又怎能上九天揽月,追寻那一片璀璨的星光?面包所代表的绝不仅是人类肤浅的口腹之欲。悠悠进化之路,人类携着粮食一同摆脱那心智未开的蒙昧时代,向更高的光明处前行。  诚如古语“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所言,人类祖先敬畏粮食、奉粮食若神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早已明
期刊
风雨兼程,浩浩荡荡。从波诡云谲的至暗时刻,到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正是由于一位位英雄胸怀天下,一代代国士奋不顾身。风云变化,不老的是拳拳之心;沧海桑田,不变的是奋斗之志。时代的车轮滚滚而去,但先辈崇高的精神,永远指引我们砥砺前进!  夫国士者,国之基也。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无数先辈志士以血铸剑,奋勇捐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百废待兴。彼时,朝鲜战争的战火已燃到了眉鬓
期刊
编者按  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日。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和嘉兴南湖扬帆启航,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来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童年、少年、青年,是生命的花季,也是最佳阅读季;读党史、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抉择。以下从我刊“阅读季·我心向党
期刊
高考作文是考生这一特定的作者,在高考这一特定的写作环境下,给在特定的阅卷环境下的读者所创作的文章。鉴于上述特殊性,故考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心中应始终有“读者”,时刻要有与阅卷老师隔“屏”对话的意识。然而从阅卷情况来看,许多考生在行文时只顾“自我倾诉”“唱独角戏”,根本不考虑特定的阅卷环境这一因素,更不考虑这一特定读者的阅读感受,故文章很难得高分。其实,考生在行文时只要运用以下几种方法,就可以巧妙地向
期刊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普天同庆,万民共祝。在这样盛大的日子里,我们有必要回首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所走过的征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辉煌离我辈甚近,不必多说。1949年国庆前的28年腥风血雨,却需要我们以虔诚而悲壮的心灵去体会。南湖上,红船启航。其后,在国共合作、白色恐怖、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不知发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事情。然而,历史不可能展示所有瞬间。而即使已经被文字、图片
期刊
群山永恒地沉默在亘古的时光之中,它们是这片大地的哲人。  我的使命,是“采访”大地。  他很喜欢攀登。可是他既不是一位专业的登山运动员,又不是普通的登山爱好者。他是一位自然保护摄影师。攀登的结果不是他所留意的,因为壮美的风景往往出现在中途——在山麓远眺山势嵲,峭壁悬崖如槊戟般横贯天地,自一线罅隙中极目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