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越恐高?

来源 :今日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ka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小时候似乎总是天不怕地不怕,但现在,连坐个过山车都害怕得要命,为什么会这样呢?
  研究表明,一方面因为你感知平衡的器官变得老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你拥有了更多,所以害怕失去。
  对特定事物或场景有着非理性的害怕并不罕见,据统计,大約10%的成年人都患有某种程度的恐惧症,比如恐高、恐水、晕血、密集恐惧症、幽闭恐惧症、牙医恐惧症等等。
  英国皇家精神科医师学会的发言人布伦基伦表示,大多数成年人的恐惧症是在15到25岁之间形成的。“许多儿童的恐惧症会在成长过程中消失,但那些一直持续到成年的,则很有可能伴随患者一生。”
  但恐高症大概是一个特例:根据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研究院的荣誉教授古尔奈,对高度的恐惧常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剧。这是因为恐高跟平衡感有关,“当人年纪变大时,负责平衡感的器官逐渐老化,所以你的脆弱感会加剧,觉得自己更容易受到身体上的伤害。”
  另一方面,年龄的增长也会给恐高带来一点理性的成分。当你成家立业之后,会深深感到活着就是一种责任,变得更加惜命怕死。这也会促使你更多地考虑坠落的风险,从而加剧恐高的症状。
  不同类型的恐惧症随着年龄增长的变化情况不完全一样,比如对黑暗、特定动物及昆虫的恐惧多见于幼童,但多数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消失;社交恐惧症多见于青少年;对密闭空间或者飞行之类情景的恐惧可能出现在童年,然后在20岁中后期重新出现。
  古尔奈认为,某些恐惧症的消失跟肾上腺素,也就是压力激素分泌减少有关。当你进入恐惧状态时,肾上腺素的释放会带来心跳加速和眩晕等症状,但随着年纪渐长,你也许还是会感到害怕,但感受却远不如年轻时那么强烈了。
  来自YouGov的一项2014年的调查也印证了这种趋势:18-24岁人群中恐高的百分比是49%,到40-59岁年龄段就升高到61%,60岁及以上人群中则有64%的人恐高。对蜘蛛的恐惧趋势变化则相反,低龄青年中有一大半人害怕蜘蛛(59%),比例几乎是60岁以上老年人的两倍(32%)。
  古尔奈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健康恐惧症,也就是对生病的极度忧虑在年轻人中更为常见,而且好笑的是,绝大多数因此前来咨询的年轻人都健康苗条得要命。“大概人上了年纪之后,才会慢慢顺从疾病的痛苦,最终接受死亡。”
  波士顿一家医院2012年的研究表示,患有恐惧症的女性端粒也较短。端粒与细胞衰老相关,可以理解为DNA的保护套,过短的端粒可能意味着早衰。但好消息是,恐惧症并不难以克服,主要的手段就是对症下药,怕什么补什么,循序渐进不要逃避。你最好忘掉过去的恐惧,也忘掉自己会对什么产生恐惧,把注意力放在当下,像一个正常人那样行动。如此,恐惧情绪不需主观压抑就能得到缓解。
  (史安荐自《南都周刊》)
  责编:小侧
其他文献
曾经一起主演《太阳的后裔》的韩星宋仲基和宋慧乔宣布结婚,不知道擊碎了多少少男少女的小梦想,但是,更大的争议话题在后面,同姓结婚,是否有违当地传统?很快,就有人查出来,“两宋”是同姓不同宗,不碍事。  其实,同姓不婚的传统,在中国古代也有,主要是出于伦理和后代健康考虑。古代同姓往往可以上溯至同一祖先,属于远亲,《左传》中就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蕃是草木茂盛的意思,大意就是,同姓结婚,可能影响家
期刊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日,不久前,中国香港电影编剧龙文康执笔的大型戏剧《香港家族》在香港大会堂出演,该剧原本的名字是“漂流家庭”。对于香港人来说,只要是去内地打拼,都算“北漂”,而“在本地的香港青年的生活是相似的,‘北漂’香港青年的生活则各有各的不同”。  广阔天地  香港人郭靖正在和培训的学员做传递玩偶的游戏。少年时期的郭靖十分反叛,留学澳大利亚被学校劝退。期间妈妈突然去世,他幡
期刊
求助帖不断涌进来。有人禽流感爆发期间摸了一只鸡,怕得睡不着。有女孩总觉着会被男友甩,每晚睁着眼睛躺床上胡思乱想。有孕妇担心怀的不是男孩,整夜整夜手在肚子上打转。失眠的理由千奇百怪,也有怕鬼、怕黑或者怕听到任何声音的。更多的人,为怕失眠而失眠。每个人的语气都火急火燎,常在标题后加上紧急求助的字词,再以几个感叹号结束。  李明坐在电脑前,一条一条回复过去。在这个拥有近两万人的睡吧里,他被奉为救世主一样
期刊
谁都喜欢有执行力的人。恐怕只有一种人不喜欢有执行力的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人”。小人决不可能喜欢执行力很强的人,因为一对照,会使小人相形见绌,露出无能而奸诈的原形。  从古至今,我们的教育对民族的强盛做出很大贡献,对社会发展做出不懈的努力。但是,落后的呆滞的教育观念也影响着受教育者。从科举至今,那种陈旧呆板滞后的教育培养的人,令人感到十分奇特。这些教育培养出的官迷,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今天
期刊
法国巴黎31岁的化妆师奥德丽·洛各斯巧妙运用化妆品和一些配饰,高度还原了迪士尼动画中的经典反派角色,其作品包括《狮子王》中的“刀疤”和《疯狂动物城》中的“副市长绵羊”等,手法精妙,令人赞叹。  据悉,奥德丽此前曾在动漫行业工作了9年,然后进入大学学习了专业的化妆技术。她表示,从技术层面考虑,为了让妆容更接近动画角色,她会先在电脑上依照自己的模样画一遍,以便掌握人物的整体大小和主要特征,然后在化妆时
期刊
美国得州一名父亲哈特曼,因为多年前看见患有自闭症的爱女遭其他同龄小朋友歧视,于2005年毅然决定放弃自己的生意,斥资近3400万美元在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兴建了一个无障碍主题乐园。这也是全球首个无障碍乐园。    哈特曼以女儿的名字“摩根”命名主题乐园,他说:“我们希望这个主题公园能让所有人,做所有事情,不论是健全还是伤残,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快乐。  据悉,摩根患有自闭症,心智如同一名5岁小朋友。哈
期刊
近日,一则令人捧腹的日本乘客淡定挤地铁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该视频是在日本首都东京生活了近8年的意大利摄影师马尔科·帕泰拉于2016年底在东京市的一处地铁站内拍摄的。    视频显示,当时这名男乘客正站在地铁口,一半身子被挤出门外,一手则紧握着扶手以保持平衡。随后,3名工作人员赶来帮忙。他们一边将该男子往车厢内推搡,一边奋力关门。终于,车门被关上了,而该名男也被拥挤的人群紧紧地挤靠在车门玻璃上。然而
期刊
我是个“睡神”,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头一靠到枕头,不用30秒就会睡过去,陪伴过我的很多舍友都羡慕我这功夫。  在历史记录中,只有那么两段时间,我品尝过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辗转难眠的滋味,不是高考,不是失恋,而是两次毕业,一次大学毕业,一次研究生毕业。  每次站在就要离开校园的门槛上,总要不知所措。毕业,你所担忧、所面临的选择太多了:继续深造还是就业?男女朋友还在一个城市吗?有公司发offer了吗?签哪
期刊
我身边交心的朋友,20年前是两三人,20年后,还是两三人。  把我们黏合在一起的,不过这么几个字:没有坏心眼,活得简单。  偶尔我们也一起吃饭,一块喝酒,但没有成为酒肉朋友。无钱无势的寻常人,还能长久走在一起的,往往都是君子之交,没有什么利益牵绊。  有些人,要一辈子好下去;有些人,一分钟都不必见。  微信朋友圈有那么幾个人,喜欢说三道四,无论什么事,都阴阳怪气的。好事这样,坏事也这样,满满的负能
期刊
罗伯特和山姆是高中同学,毕业之后他们就没再联系。四十年一晃而过,有一天,他们竟在老家的菜市场碰到。  “这些年你在做什么?”罗伯特问他的老朋友山姆。  “我去当宇航员了,”山姆回答,“你呢?”  “我是个农民。”罗伯特答道。  他们道别离开后,宇航员山姆禁不住为他的老朋友感到难过,农民罗伯特也感觉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成就,有些后悔。  半个月后的一天,两个人又相遇了。  “上次我就想问问你的家人还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