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四川精神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810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报道,精神病人攻击行为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其中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又高于其他精神障碍。为此,我们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无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为2007年8月~2009年3月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共302例,年龄18~56岁。1.2方法采用外显攻击行为修订版(MOAS)。
其他文献
本文列举了非退二次曲线的三种定义,并证明了它们之问的等价性。
<正>一、高校入室盗窃案件多发的原因(一)高校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问题。现在的高校校园环境变得日益开放,与社会的联系日渐紧密,校园内流动人口大量增加,人员结构变得日趋复
本文从博弈论角度研究西班牙烧鞋事件,指出了民间壁垒既是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必经之障碍,也必然会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改变、发展而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基础.另一方面,中国
难治性抑郁症目前仍是精神科的难题,近年来有诸多报道了抗抑郁剂合并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有较好的疗效。为此,本文试用帕罗西汀(商品名:赛乐特)合并利培酮(商品名:维思通)联合治疗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
目的评价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