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物补片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临床价值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新型非交联生物补片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3家医学中心收治的50例成人单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患者修补术中使用新型非交联生物补片设为试验组;修补术中使用轻质大网孔部分可吸收合成补片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入组患者分组情况。(2)研究终点。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疝复发率作为有效性评价依据,按照意向性治疗分析,使用可信区间法(Newcombe Wilson法)对两组的疝复发率进行非劣效统计分析,如果两组疝复发率之差的95%可信区间上限

其他文献
肝细胞癌(HCC)术后复发是影响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目前尚无公认有效预防HCC术后复发转移的辅助治疗方案。以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系统抗肿瘤治疗和局部治疗单独或联合应用的辅助治疗策略正在积极探索中。肝癌术后辅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协作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肝癌学组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经过多次讨论、反复修订,最终形成《肝癌术后辅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旨在梳理HCC术后辅助治疗相关证据,结合临床实践,为临床医师开展术后辅助治疗
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技术是目前胃癌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随着近年越来越多高质量临床研究的开展和结果公布,腹腔镜技术在胃癌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得到了更多的循证医学支持,并在新辅助治疗患者、晚期胃癌转化治疗患者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此外,腹腔镜胃癌外科亦在淋巴结清扫及手术切除范围、全腹腔镜手术、保留幽门的胃切除、近端胃切除的消化道重建、淋巴结示踪等多方面具有较大进展。基于《腹腔镜胃癌手术操作指南(2016版)》,结合近年研究热点及高等级循证医学成果,以临床证据为基础,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再次修订更新形成《
驱动微创外科发展最重要的角色是科技创新。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微创外科经过30余年的发展,手术技术渐趋成熟,各类微创手术普及化,手术难度从极致到极限,手术设备与器械能够满足绝大部分临床手术的需求。微创手术之路已经走到十字路口,唯有科技创新才能换道超车,迎来全新的发展及新的方法、新的世界。而对于创新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眼界与思路,一个新的技术革命必然会带来产业的变革,未来疾病的手术与治疗将会迎来哪些变革?微创手术会有什么突破?值得拭目以待。笔者结合近期的热点技术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微创外
超声检查具有无辐射、无创、低成本、高效的优点,是最常用的肝脏影像学检查方法。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于超声图像智能分析已成为智慧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大规模数据训练,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超声组学智能分析模型,可辅助临床诊断与治疗,提高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笔者结合文献,评述计算机视觉技术辅助超声检查在评估肝脏弥漫性病变、肝脏局灶性病变、肝癌微血管侵犯、肝癌术后复发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治疗反应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随着精准和智能医学时代的到来,胃癌微创外科诊断与治疗观念正从以往单纯追求手术效果向以患者为中心,以更安全、更微创、更高效、更人文循证决策的综合治疗模式转变。笔者对近年来精准智能外科的发展动态和技术革新进行评述,结合团队的工作和成效,提出胃癌精准智能微创外科新范式的发展方向。相信在未来,人工智能、荧光显像、手术导航、光学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技术的进步会为胃癌微创外科带来新生命力。
腹腔镜解剖性肝中区肿瘤切除术难度大、风险高,存在诸多技术要点,其核心技术环节之一为腹腔镜下手术入路的选择。笔者根据肝中区的解剖特点,采用“Easyfirst”策略,总结出左侧肝实质优先入路,并应用于腹腔镜解剖性肝中区肿瘤切除术,该技术可降低目标Glisson蒂的处理难度和手术风险,简便快速、安全有效,更加符合肿瘤的“无瘤原则”,在腹腔镜解剖性肝中区肿瘤切除术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手术是治疗可切除食管癌的重要手段。随着食管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较传统开胸手术体现出明显优势,已经被广泛接受。但仍然有部分食管癌患者无法从中获益。充气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因其无需单肺通气,减少术后并发症并且扩大了手术指征,为肺功能受损以及胸腔病变患者带来手术机会,成为食管癌治疗新选择。但是有限的手术视野和隧道式手术方式增加了手术难度,如何清晰显露解剖结构以及彻底清扫淋巴结一直是该手术的重点与难点。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对充气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进展及存在的局限性进行阐述。
目的探讨微创肝切除术治疗合并门静脉高压症可切除性肝细胞癌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22年11月我国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等8家医学中心收治的807例行微创肝切除术治疗可切除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670例,女137例;年龄为58(50,66)岁。807例患者中,173例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设为门静脉高压症组;634例不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设为非门静脉高压症组。观察指标:(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2)术中及术后情况。(3
目的探讨胆囊板入路(CPA)右肝蒂鞘外解剖法在微创解剖性肝切除术(MIAL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42例原发性肝癌行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6例,女6例;年龄为(55±13)岁。42例患者中,25例术中采用CPA右肝蒂鞘外解剖法,设为CPA组;17例术中采用传统入路右肝蒂鞘外解剖法,设为传统入路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
目的探讨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解剖性与非解剖性肝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疗效。方法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103例行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4例,女49例;年龄为56(44~64)岁。103例患者中,55例行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解剖性肝切除术设为解剖组;48例行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非解剖性肝切除术设为非解剖组。观察指标:(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2)术中情况。(3)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