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原:股改已定 挂冠而去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ouk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青原卸任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一职后,证监会仍为她留了一间办公室,并保留其正局级研究员一职。笔者最新获知,李青原转任中国人民大学太平洋经济研究所研究员。2002年,李青原因股改第二次进入证监会;2006年当股改大局已定、船至江心之时,李青原却选择了离开。挂冠离去,专做学问,李显得很飘然,很洒脱。
  
  双重身份的李青原
  
  最早知晓李青原从证监会离职,是耳闻李青原近期将出版《探索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之路》一书。并获知,李青原转任中国人民大学太平洋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李青原即将出版的这本书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部分,其中理论部分主要是李青原本人的博士论文,实践部分主要是李青原近20年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的一些讲演和文稿。
  现年54岁的李青原,是从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一职上卸任的。接替李青原的是祁斌,证监会最后一个“海归”,《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一书的译者,原基金监管部副主任。
  李青原绝对是中国证券发展史上不得不提的一位关键人物。在证监会期间的她具有着双重身份:学者、官员。她在中国证券市场当中,有时是以学者的身份出现,有时又是以官员的身份出现。在这期间李发表了很多讲话,经常冠以“只代表个人观点”的帽子。在证监会最近的这半年,她更是守口如瓶,不轻易接受媒体的采访。
  李青原从证监会离开的愿望并不突然。她本人曾不止一次对朋友说:“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我就可以离开了。”“只要占总市值60%的两三百家上市公司顺利进行了股改,改革就应该视为成功完成。”如今股改大局已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李青原的历史使命也宣告完成。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正当其时。
  以官员身份卸任的李青原选择做学者,并非首例。中金公司原研究部主管许小年选择在中欧管理学院做教授,而作为上海市副市长和首任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的赵启正,1998年起改任国务院新闻办主任,2005年执掌人大新闻学院院长一职。
  
  学者生涯的李青原
  
  李青原1976年毕业于北京外语学院,曾任联合国纽约总部传译员数年。1977年攻读于曼彻斯特大学,1987年为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1988年是李青原涉足中国证券市场的开始。时年,她与高西庆、王波明、王巍、刘二飞等八人起草了《关于中国证券市场法制化与规范化的政策建议》,这在当时被称为声名赫赫的“白皮书”。随后1989年,她与高西庆、王波明等人创立了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即联办),李青原任联办研究开发部主任。联办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孵化器”,李青原正是此“孵化器”创始人之一。
  1990年,李青原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吴大琨教授,专攻资本,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2年出任国家体改委宏观司副司长,并协助刘鸿儒筹建证监会。1992年至1993年担任中国股票发行和交易规则起草小组协调人。而后,她担任香港证监会中国事务顾问、高盛集团国际顾问,身影频现传媒和各种大型论坛,慷慨陈词己见,潇洒自如。
  2002年10月,李青原结束了平静的学者兼顾问生涯。在放弃几百万美元的年薪、短暂的高盛投行工作之后,2002年李青原被周小川邀请进证监会,担任规划委办公室主任,继续做她最擅长的证券制度设计,工作重心是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研究与推动。工作领域变了,地位变了,不变的是学者本色。
  李青原本人虽敢言,但并非不善妥协。她自己公开说过,“作为学者,我们是追求终极真理,到底什么是最正确的,战略选择应该有一个最佳的东西,A点到B点的直线只有一条,但是现实生活当中不得不妥协,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妥协的结果。”她希望,“最后妥协的结果真正能够有利于人民的长远利益”。
  研究中心主要职责之一是草拟资本市场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在主持证券规划工作中,李青原认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要有规划,要总结经验,她负责起草的《中国证券市场九五时期到2010年发展规划草案》白皮书,即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中国证券市场白皮书”,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期公布,但是很多要素都写进了国九条。
  
  飘然洒脱的李青原
  
  2002年,李青原因股改第二次进入证监会;2006年当股改大局已定、船至江心之时,李青原选择了离开。而今挂冠离去,选择做学者,李显得很飘然,很洒脱。
  李青原的官职不大,她只是证监会规划委主任,但却是在公开场合露面最多的证监会官员,而证监会是为数不多的没有新闻发言人的政府机构。她甚至被认为是证监会的“政策传声筒”,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李青原本人敢于直言,敢于提出自己独立见解;其二是李青原对资本市场有深厚的研究背景。证监会的一位人士评价她,“在规划委内部,大家对她都非常尊敬,评价都比较好,对她的能力都十分认可。”同样,在证监会的日子里,她说了很多东西,胆子比较大,所以甚至会里有些人可能都对其有些不满。
  股改伊始,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李青原许久未曾露面。2005年7月25日,李青原在一次研讨会上,针对股改做出指导性的评价标准,抛出了惊人观点:“新老划断界限已定,不以股价论成败”。
  她提出,“两三百家公司股改推出后,只要市值完成60%即可实行新老划断”。可没想到,证监部门还没开始总结,她的这一句“不以股价论成败”,引发了“股权分置改革成败的标准”的大辩论。对于有观点认为“整个大市基本在一千点徘徊,股权分置已经失败”,李青原的回应是:改革不会因股价波动而夭折,目前的股价也不是成败的晴雨表。
  这场大讨论,成为2005年股改讨论激化的一大亮点。证券业界讨论更多的是,改革成败确实和股市的稳定息息相关,如果股改不以股价论成败,不以点位论成败,那么又应该以什么论成败?股改需不需要一个成败的衡量标准?无论如何,李青原捅开的这个马蜂窝,在未来的三到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都会成为讨论热点。
  刘纪鹏提出要以股价论成败,在这场论战中的大部分人士都站在刘纪鹏一边,但李青原的支持者也不乏其人。而对于李青原,刘纪鹏在文里文外也客气地使这场论战更有看头:“我和青原同志相识、共事和经常交流多年……无论是从人品还是从能力上,青原都是我最敬重的人之一。但维持这种友谊的基石是原则,即我们都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冒犯之处请青原大姐见谅。”
  有投资者认为李的讲话是“野蛮改革”的表现。但李青原是矛盾的:作为学者,她认为股改越早越好,成败不是她要负的责任,只要改革就算成功;作为官员,她又不得不面对恶性的市场,不得不关注股价,不得不借助有形之手以稳定市场,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因此,李青原的身份令她很难“说真话”。而今卸职,李显得很飘然。
  据悉,李青原卸任研究中心主任一职后,证监会为她保留了一间办公室,仍然保留其正局级研究员一职,这也是李青原愿意从事的研究工作。最新获知,李青原转任中国人民大学太平洋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太平洋经济研究所”,是在她攻读博士学位时的导师吴大琨的倡导下,1986年创办的,吴大琨本人出任首任所长。
  难褪书生情怀的李青原,终于复归“学者”本色。
  
  资料
  
  李青原股改语录
  ◆证券业是市场经济中最需要有活力、最需要有资本个性、最需要承担风险的行业。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行业反而继承了我们二十年来已经改革得差不多的那套体制。一个新的行业,反而体制是比较旧的。在这方面,必须有基本制度的改变。
  ◆10多年前,我们在要不要建立证券市场这个方向性问题上都敢试,那么,现在为什么不敢在解决证券市场出现的问题上进行试点呢?
  ◆着手建立使资本市场的转轨得以运行的基本制度。今后5年转轨到底怎么转,要在一些基本制度上进行改革。
  ◆股权割裂的制度设计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这个问题不解决,做任何事情都走不动。
  ◆什么是根本,什么不是根本,大家可以争论。根本的问题,你可以说是上市公司治理不好,你可以说是监管不力。而我说是股权分置。做事情时总要有一个切入口,这个切入口是什么?就是股权分置。
  ◆中国股市最根本的问题是股权分置问题,决策者不能再出台妨碍解决这一根本问题的制度。
  ◆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是,必须尊重首创精神,通过调查研究在市场上发现智慧,经过试点,不断完善,加以推广。
  ◆我们的股票市场经过十几年,一些基本的体制的干扰使很多投资者伤了元气。对股权分置一时看不清,对市场缺乏信心,这是我能理解的。不能因为股价就说改革失败就要停止。
其他文献
“当大街上遍地都是鲜血的时候,就是你最好的投资时机。”这句李氏经典名言,当下又在内地酒店业和旅游业上演。    过去的两年间,中国大陆“楼市危言”甚嚣尘上,  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的“长和系”却逆市而动,在内地完成了超过6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如此“逢低吸纳”之操作,恰似30年前李嘉诚在香港地产界的创业史。  分析李嘉诚在大陆房地产业的投资路线,可以看出其从“中心”向“边缘”、从一线城市(如北京、
<正>加强小城镇建设是提高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性战略,也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国策之一,在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小城镇建设中,尤应特别关注综合减灾问题。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这是
巴西作为南美洲的大国。近几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却非常缓慢。2000年至2005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只有2.2%。在今年1月举行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和印度成了人们
为研究蓝莓生长发育的需水规律以及不同水分条件下人工覆膜对蓝莓生长是否具有促进作用,以蓝莓‘美登’(‘Blomidon’)为试验材料,在大兴安岭地区连续3年研究了控水灌溉条件下
为解决10年以上山地澳洲坚果种植园磷利用效率在持续降低的现象,采用腐熟的澳洲坚果皮及地膜为覆盖材料,连续2年对澳洲坚果园磷利用相关的指标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
微生物农药分为活体微生物和农用抗生素2类,属于生物农药,在果树病虫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依据微生物农药的特性,对微生物农药的利与弊进行分析,微生物农药具有选
4月初,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咨询公司ECA International对世界各城市的最新调查显示,由于空气质量日益恶化,香港作为适宜外派雇员居住城市的排名已大幅下滑;而《文汇报》等香港
针对引细入汤工程出口二云母片岩的开挖,总结出一套较好的小断面隧洞二云母片岩节理发育段的爆破方法。
研究旨在克隆瓯柑中性转化酶基因(Inv),了解其序列特征,为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瓯柑果实蔗糖代谢提供参考。采用同源克隆和RT-PCR技术对瓯柑Inv基因进行扩增,得到的基因命名为C
镇级经济“水涨”,县域经济自然会“船高”。为助推镇级经济起飞,不久前,深圳龙川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镇级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龙川县至2008年底要培育5至7个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