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八年炮击金门前中国是否告知苏联?——兼谈冷战史研究中史料的解读与利用

来源 :中共党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dog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8年炮击金门前中国方面是否曾与苏联协商或通知即将采取的行动,是一个在历史上颇有争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到对当时中苏同盟关系状况的判断,以及对后来中苏分裂原因的探寻,需要做出准确的回答。作者利用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及当事人回忆录对此进行了详细考证,并得出结论:中国方面在炮击金门前的确没有与苏联进行协商,也没有向苏联通报这个意图。然而,毛泽东却有意给外界造成一种印象,似乎中国采取的这个军事行动是中苏协商的结果。毛泽东在赫鲁晓夫秘密访华后不久便下令炮击金门,使美国认为中共对金门的军事行动很可能是中苏共同采取的一致行动。这正是毛泽东坚持赫鲁晓夫必须公开回国并发表会谈公报所期待的效果。
其他文献
在25篇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不饱和聚酯改性研究进展,通过改变不饱和聚酯(UP)的单体组分、封端改性以及使用互穿网络技术,或者与其它热固性树脂、弹性体、液晶、含氟聚合
临时主持中央军委工作1976年2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了1号文件:内容只有两条:经毛主席提议,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由华国锋同志任国务院代总理;在叶剑英同志生病期间,由陈锡联同志负责主
论文对合成绝缘子在污湿条件下电老化性能及大气老化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在户外运行多年的合成绝缘子进行了综合性能测试,从而证明了合成绝缘子耐老化性能好,能满足户外
在12篇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开发了可应用于无铅焊接工艺的新型耐湿热环氧树脂的最新研究进展状况,重点介绍了联苯型、苯酚-芳烷基型以及双酚F型等可应用于无
介绍了钛酸锶的特点,综述了钛酸锶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溶胶-凝胶法、化学沉淀法、高温固相法、微波方法、等离子体法和水热法,指出了用新型方法合成纳米级、多功能的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