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一节“成功的英语课”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ri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无论是在多么简陋的教室里教书,还是利用具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的多媒体课件授课,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是永远不能改变的。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模式的更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全面参与意识,让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学中用或用中学等一系列新的教学理念的不断提出和不断尝试,但教师在课堂中的领引地位,驾驭课堂的地位始终没有被否定。可见,一堂课能否上得成功,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
  这就好比一部好的影片,一场好的歌舞晚会,一首好歌,导演的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演员的一切表演(动作、台词、服装和出场秩序)以及剧情的发展等都是在导演的指挥下进行的。一个成功的导演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她)想通过剧情表现一种什么思想/达到什么教育目的?
  给观众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等。同样,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他(她)在每一堂课中应该很清楚自己这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什么?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如何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如何解决新知识认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对待学生中理解力层次有差异的现象该如何处理?如何巧妙地处理新旧知识的衔接问题?而且他(她)还要明白如何能够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合理且自然地处理好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等。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上了无数节课也听了无数节课。由多年前的几支粉笔一块黑板就上一节课到现在的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教学条件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教学硬件(设备)的变化并不代表教学软件(教师教学水平)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会因教学条件的更新而提高,只能是当教师内在的知识水平、教育素养、敬业精神都达到一定高度时,这一切才有可能实现。
  否则,一切都是空话。当教师的主导地位摆的恰当得体,每一个知识点都在老师的画龙点睛指挥棒下,一一点到为止时,学生主体参与热情就会在点的指引下,渐渐连点带面到犹如水道渠成,顺理成章对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反之,教师即使整堂课口干涩燥,滔滔不绝,学生也不知教师在干什么,一脸茫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下面以一节多媒体课件课为例,谈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导入新知识点时导课的重要作用。前不久,两位英语老师同上了一课。但由于两位老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把握的不一样,所以效果也就截然不同。
  八年级新标准英语第九模块的标题是:Heroes. 本模块的中心话题是英雄,内容涉及科技、历史、娱乐等领域中的英雄人物,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雄、勤奋努力、做国家栋梁的情感素质。教学目标共有五点:
  1、谈论自己喜欢的英雄人物。 2、学习一些由so, so that, because引导的状语从句。3、能根据相关信息预测阅读文章内容并了解白求恩的生平和事迹。4、主动了解世界各地英雄人物的相关信息,并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努力学习的高昂斗志。5、写出并介绍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作为教师要想帮助学生逐一攻克这些知识点并会综合运用,首先自己应该清楚哪些是本模块的难点以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同时,教师在授课前就应有一个总体的思路,该如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提问:1、复习month
  2、复习date和年、月、日的表达
  学生活动:3、Practice:根据以上年月日的表达用别的日期替换。
  教师A在处理这个环节的知识点时,首先教态上就给人一种亲切感:仪表活泼而大方,面带笑容,语音圆润,语言清晰,语速适中,在知识点的导入上,点到为止。基本做到“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原则。导入的顺序为:T(Teacher)与S(Student)问答(T: Who is your favorite hero? Please talk something about him.) 以及S(Student)与S(Student)问答( who is your favorite hero? What does he/she do? Why do you like him/her等)。
  教师A在导入的过程中不是生搬硬套地直入主题,而是先通过与学生的亲切交流(warming up),然后言归正传,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很自然地跟着教师的指挥棒学习和运用并掌握知识。知识点的出现也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实施的。条理非常清楚明朗,一听就知道教师想要教授给学生哪些知识点,即:教学目的明确。
  教师B在处理这个环节的知识点时,首先教态上就给人一种距离感:非常严肃,面无表情,语音生硬,语言含糊,不很清晰。似乎交谈的双方不是平等的交流,而是质问与被答的关系。常言道:距离产生美。但与人交流时这种不和谐的距离关系出现时,“美”感还能产生吗?
  再者,教师B在知识点的导入上,惟恐学生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因此,在出现一个新知识点时,多次重复T-S间的师生问答活动,多数时间都是他在与个别学生交流,而忽略了与大多数学生间的交流,导致很多学生无事可做,私底下做小动作,小声讲话等。这种与课堂教学不相干的轻微骚动在不断蔓延。已经听懂的学生不愿再听,没听懂的学生由于课堂纪律的不安静而听不清教师在讲什么。教师口干舌燥,听懂的学生不多,而且授课没有面向全体学生,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驾驭课堂的能力是非常关键的。我们知道课程改革的关键在课堂,成败系于教师。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并付诸于课堂教学实践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教育智慧灵活地驾驭课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挥,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课堂教学活而不乱、有序和高效。
  (浙江省永康市清溪初中)
其他文献
摘要: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构建行为,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经验与知识同化当前要学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知识情境中去。  关键词: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情境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要求学校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而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期刊
伟大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培养相关能力。目前“学会学习”的口号,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直接操纵学习过程,培养起“独立学习”的能力是所有教师追求的目标。    一、设置悬念 激发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
期刊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几年前就在我们学校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一切以学生为本”,“倡导积极,自主,合作的探究方式”,“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当时,它的许多理念都让广大教师耳目一新,而今,经过几年时间不断的学习,实践,不少教师在课改的路上渐行渐远,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享受课改带给我们成功体验的同时,本人对课改的认识也在逐步清晰,深入。  认识一:好课,真实应是底线。  课堂,是师生
期刊
如果不能过一种理想的生活,那就一定要过一种有理想的生活。  很难描述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物质和精神要达到怎样的精彩和极致才算是理想。如果真的达到了那种状态,是不是就失去了理想的色彩。“理想只有在不可企及时才以理想的本质存在着”。不可企及,是理想最魅惑人的地方。  野心、梦想,都是理想的不同形式。只是,野心会烧得你心炽如焚,使你焦灼紧张,日欲饮冰。野心会引领你到人生的顶点,但也会坠落你在人生的悬崖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显得尤其重要。这就需要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你的课堂每节课都是新的,让你的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寓教于乐,学得主动,提高效率。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来浅谈一下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利用学生的兴趣,灵活把握教学环节    1.采取形式多样的新课导入。成功的导入
期刊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们常遇到这样的苦恼:文本内容实际与生活距离太大,学生又没有真切体验,因此不会深入文本,细细品味,感悟只停留于文本表面。确实,许多文本的内容(如战争题材、旧社会题材等等)与学生的生活时代、生活经历、生活环境有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恰恰成为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深层对话的障碍。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此有一点浅薄的认识,供大家分享。    一、模拟动作,实践中体验     《语文课程
期刊
英语教学,重在听、说、读、写方面,然后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常常忽视这样一个问题,哪就是口语交际,本人认为,只有口语过关了,你的英语才能算是学到了一定的程度,如果整天只是背单词,尽管背得滚瓜烂熟,也是没多大作用,因为英语主要是在交际过程中去用,而不是背到单词后就认为自己英语学好了,本文中,笔者主要谈谈提高英语口语交际策略的探析,供大家共同享用。  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产物,也是人区别于其
期刊
在学校,大凡对各方面比较差的学生管理较严,而对品学兼优学生的管理则有些放松,致使在一些好学生 中出了问题。因此,加强对三好生、优秀生的管理教育,是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好学生发生问题的表现形式虽然是不同的,但究其犯错误的根源,无外乎是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在起作用。从他们的本身看:  1.思想不成熟,经不起挫折。由于青少年学生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各方面都没有完全定型,特别是在这 大变革
期刊
素质教育,就是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以增多学生的自主时间,扩大学生的活动空间,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学会做人,从而使学生的群体基本素质得到提高。    一、学生自主时间的增多,活动空间的扩大,确使相当一部分学生通过参加学科兴趣小组或课外技能兴趣小组的活动,发掘了自身的潜力,发展了自己的个性特长,提高了自身素质,初步实现了素质教育。然而
期刊
摘要: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具体到某一学科,创新教育仍然十分重要。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激发兴趣 创新意识 实践与思维 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