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竞赛应建立在常态课的基础上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gang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是位从教近二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师,参加过校级、县级、市级、省级赛课,也观摩过小到学校大至国家级赛课。一路走来,目之所及,心之所至,感触颇多。一是赛课需要“常态化”。每年随着各种竞赛的展开,精彩纷呈的选拔课便成了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因此,平时不用的多媒体大显身手,课件展示、课堂表演尽数闪亮登场。课堂变成了舞台,课堂教学演变成课堂表演。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滥用的危害却是不容忽视的。以使用音乐辅助教学为例:靠音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做法已经没有新意,落入了俗套。用这种“外力”来催发学生的情感、制造诗意,虽然教师来得便利,但不是学生的学习需要,体现出的恰恰是在让学生自读自悟、滋生情感和诗意方面,教师的无能为力。课堂竞赛课应该是更高层面上的家常课,能为常规教学做出榜样,促进常规教学的开展,促进学校教学研究工作更好地开展。但怎样让各级课堂教学竞赛课“常态化”?笔者认为,教学竞赛课能否围绕某个专题展开,达到既能通过教学竞赛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又能带动教师在比赛中提升专业素养,从而真正促进学校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最终回归课堂的目的。二是赛课不能重“奖项”轻“研讨”。近年来全国各地各级很多的赛事都存在着一个思维上的定势,那就是“赛”字当头,评奖似乎是活动的唯一目的。这样的结果使评奖活动被扭曲,逐渐走向“异化”。以全国青年教师某某教学观摩活动为例,以前曾经采取“模糊战术”,设立“优胜奖”和“优秀奖”;后来是一等奖和二等奖,另加带有安慰性质的“单项奖”;再后来干脆设立特等奖和一等奖。就目前的这些课来说,是否水平高得连二等奖都不屑于评,还是人情难以应付,都得以高奖项才对得起各省市为此所付出的种种?笔者认为,在课程改革背景下,高“奖项”只是参赛者和所在地的追求,全国各地的广大教师迫切需要的应该是“研讨”,是通过教学观摩和研讨,发现带有普遍推广意义的成果,找出带有共性的问题,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探求教育教学科学发展之路。如,全国性赛课除了组织教师观摩不同风格的上课、说课比赛外,还可组织大家通过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和短信平台,对专家、评委或参赛者提出疑惑、发表见解,分享智慧和经验,体现广泛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所以,笔者希望今后的赛事活动应淡化评优,加强互动研讨,力求形成“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的良好局面,将“赛事”办成教育界共谋发展的“盛事”!(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城关完小)■
其他文献
4年一次全球瞩目的国际奥运会报道,对于地方综合性报纸而言,不仅历时长,采访难度大,而且还面临全国性专业体育报纸在重大赛事中日报化策略的冲击,以及网络与电视媒体在新闻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利用自己创作的视频和交互式课程,将课堂中进行的教学活动放在课前完成,将课堂变成高级思维训练、自主探究学习、解决问题的场所的一种新型教学
课程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中高职和谐共进发展的最主要指标.从中高职课程衔接方式的角度来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为基础的统合型衔接模式和以统一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课堂教学竞赛很多时候会招致非议。因为有人觉得教学竞赛的课都是精心打磨才呈现出来的,那种做作的风格不同于常态的课堂教学,实用性不大;也有人觉得教学竞赛里,更多的是一个教研团队的集体智慧,所以凭借一个集体的整体水平来冠以个人的荣誉称号,有失公允。尽管如此,课堂教学竞赛仍有其存在的价值,尤其是高级别的赛课,其原因是课堂教学竞赛的风格和水平毕竟不同于常态的教学。由于课堂教学竞赛展示的是风格,所以无论参加竞
有理由相信: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精心策划,各地教育单位细心组织,教师热心参与的课堂教学比赛,必定勇立课改“潮头”,为课改画卷深度铺开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课堂教学竞赛是学校、上级教育部门一致看重的教学活动。赛事举办时,往往有校领导、专家以及教育部门的分管领导亲临现场,为参赛教师助威加油。每每这个时刻,无疑是参赛者锤炼教学能力、展示个性风采、提高业务水平、为己赢取荣誉、为所属教育管理机构争光夺彩的绝佳时
实用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书写常见应用文体的技能。但在土建类高职院校中,该门课程的教学遇到了学生不愿意学,教学主管部门不重视等诸多问题,以致该门课程的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当代社会对于英语要求的专业化越来越高,于是有人提出专业英语将成为未来英语教学的主流模式,进而提出EGP+ESP的新型教学模式。虽然我们
上海文广集团于2003年10月23日推出一个大手笔,即新生儿“东方卫视”的诞生。东方卫视并非一个全新的频道,它的前身是上海卫视。但与一般的改版不同的是,此次变动的规模和力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