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六盘山发现乌鸫

来源 :动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ximu19840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5月6日,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柳湖公园(35°32′46″N,106°40′10″E,海拔1294m)内发现乌鸫(Turdus merula)繁殖巢一个,巢营于一高大柳树上,巢距地面高4.2 m,巢中4只雏鸟即将出飞.2016年5月15 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十八里铺村(35°61′02″N,106°06′91″E,海拔1987m)发现并记录到乌鸫雄性个体1只,生活环境为村庄.2018年5月25日,在该县黄家峡村(35°63′48″N,106°19′86″E,海拔2230m),观察记录到乌鸫一雌一雄2只个体,活动于林下地面.2019年5月4日,在甘肃省庄浪县水洛乡中川村(35°13′17″N,106°03′32″E,海拔1625 m)公路边的杨树上,观察记录到乌鸫雄性个体1只,在随后的观察中,又记录到雌性个体1只,推测乌鸫在此地为繁殖鸟.经查阅相关资料(王香亭等1990,孙立新等2014,郑光美2017),确认乌鸫属宁夏鸟类分布新记录种.
其他文献
基于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MAX-DOAS)反演NO2 柱浓度的方法,构建了相应的地基MAX-DOAS系统,开展了NO2 柱浓度变化特征的观测.反演中选取天顶方向的光谱作为参考光谱,通过非线
2019和2020年,在广西崇左恩城观察了喀斯特森林一对冠斑犀鸟(Anthracoceros albirostris)的繁殖行为.此对冠斑犀鸟每年4~7月在石壁上的洞穴里营巢,其孵卵期约为35 d,育雏期约
日新舆地学社的创设rn1922年,日新舆地学社在北京创办,创始人是北京大学的一位毕业生——苏甲荣.rn苏甲荣(1895-1945年),字演存,广西藤县人,素喜舆地之学.1914年秋考入北京大
期刊
基于新耦合气溶胶气候模式FGOALS-f3-L模拟分析了2002-2011年青藏高原地区气溶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沙尘,硫酸盐,碳质气溶胶(包括黑碳,有机碳和混合碳)地表
鸣声在鸟类通讯、配偶吸引和领域保卫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雀形目火尾绿鹛(Myzornis pyrrhoura)繁殖期的鸣声类型及其生物学意义.于2013和2014年的3至7月在云南
莱比锡(Leipzig)是德国东部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首府,其名源于城市里随处可见的椴树.它曾经是东德第二大城市,歌德笔下的“小巴黎”,不仅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为人们所熟知,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