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靶点抗精神病药SEP-363856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精神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rong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高致残性精神障碍,其病因和病理机制复杂。既往抗精神病药主要通过作用于多巴胺2型受体发挥疗效,对阴性症状和认知损害症状的疗效欠佳且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功能康复。因此,作用于新靶点的抗精神病药的研发显得尤为迫切。SEP-363856是基于表型筛选策略发现的一种不与多巴胺2型受体结合的独特抗精神病药,临床前研究数据表明,SEP-363856的疗效可能与激活痕量胺相关受体1和5-羟色胺1A受体有关,该药的发现有望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本文中简要介绍了SEP-363856的研发历程,包括临床前研究结果及最新的临床试验数据,便于读者了解这一新型抗精神病药。“,”Schizophrenia is a common chronic disabling mental disorder with complex etiology and pathological mechanism. Over the past 70 years, antipsychotics have primarily acted on Dn 2 receptors, with poor response to negative symptoms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more adverse effects, which hav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patient compliance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new-targeted antipsychotic drugs is particularly urgent. SEP-363856 is a non-Dn 2-receptor-binding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which is found by phenotypic screening strategies, and th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has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 Preclinical data suggest that SEP-363856 may active Trace amine associated receptor 1 (TAAR1) and 5-HTn 1A receptors, and the discovery of this drug shed light on new treatment options for schizophrenic. This review provides an introd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EP-363856, including preclinical findings and the latest clinical trial data, to help readers understand this new antipsychotic drug.n
其他文献
下肢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周期长且预后差,绝大部分患者最终会因疗效不佳而截肢。基于张力-应力法则的Ilizarov技术的应用为下肢难愈性创面的治疗带来了希望。Ilizarov技术或牵张成骨技术除诱导骨生成外,还可刺激微血管增生和改善微循环,分为纵向骨搬移和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胫骨近端皮质部分截骨后横向牵张)。这两类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各有其优缺点及适应证。纵向骨搬移主要用于促进成骨,适用于大段骨缺损、
牙周炎与全身健康特别是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牙周致病菌积极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目前已有研究证据表明,牙周致病菌感染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通过多种免疫
目的:探讨胫骨骨搬移后牵张成骨不良的X线分型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治疗并有随访资料的胫骨骨搬移患者321例,其中42例(13.1%)X线片显示成骨不良;男2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致残性精神疾病,其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色氨酸-犬尿氨酸代谢途径异常在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中系统的介绍了近年来色氨酸-犬尿氨酸代谢途径及其代谢产物在抑郁症中的相关研究,并梳理了基于该代谢途径的靶向药物潜在的抗抑郁效果,为探索抑郁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是牙髓及牙本质再生研究中关键的优选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微量元素对DPSC分化的影响是近年口腔组织工程的研究热点。微量元素具有广泛的生理生化功能,一方面可直接调控DPSC分化、迁移和增殖能力;另一方面可通过发挥抗菌及免疫调节作用以及改变支架材料的理化特性,间接影响DPSC分化。明确微量元素在DPSC分化中的作用可为实现牙髓及牙本
牙龈肥大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菌斑刺激、激素、药物等均可导致牙龈肥大。本文通过回顾文献,对牙龈肥大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控制菌斑和炎症对各种类型牙龈肥大的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同时结合病例展示,进一步论述了控制菌斑和炎症对各种类型牙龈肥大的治疗效果,提出牙龈肥大的治疗方案建议,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突发性感音神经聋(又称突发性聋)是一组病因不明的听力受损疾病,国内外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治疗上高压氧联合皮质类固醇药物具有良好的疗效。近年来,突发性聋与机体炎症的关系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外周血炎性标志物是反映机体炎症的可靠指标。本文对突发性聋患者外周血炎性细胞及因子的表达特点以及高压氧在此方面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突发性聋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探究高压氧疗法(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T)联合延续性护理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脊柱骨折合并SCI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2组患者均接受HBOT治疗,观察组在HBOT的基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罂粟碱治疗非坏疽性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非坏疽性缺血性结肠炎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罂粟碱治疗,高压氧治疗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高压氧联合罂粟碱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目的探讨胆总管囊肿(CC)合并肝外胆管变异术前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的诊断价值及腹腔镜手术处理策略。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9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连续330例腹腔镜下CC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中合并肝外胆管变异的23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4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3.2岁,年龄范围0.3~9.0岁。根据肝外胆管变异情况是否经术前MRCP诊断,将患者分为术前M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