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江苏高邮凹陷北斜坡浅层侵入体泥岩变质带储集特征及发育模式开展的研究表明,泥岩变质带厚度与侵入体厚度呈正相关关系,按变质程度差异分为3个岩相带:角岩带、板岩带和变余
【机 构】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江苏高邮凹陷北斜坡浅层侵入体泥岩变质带储集特征及发育模式开展的研究表明,泥岩变质带厚度与侵入体厚度呈正相关关系,按变质程度差异分为3个岩相带:角岩带、板岩带和变余泥岩带.其储集空间以各种成因的裂缝为主,物性变化受热接触变质作用控制,越靠近侵入体储层物性越好,即角岩带物性好于板岩带及变余泥岩带.岩浆侵入带来的高温高压、热流体活动及冷凝收缩作用是泥岩变质带储层发育的主要动力机制;侵入体上下变质带多呈非对称发育,上部变质带厚度及物性均优于下部变质带,这种非对称发育特征主要受控于高压热流体向上优势运移作用;其中
其他文献
应用钻井、三维地震等资料,对渤海海域断裂组合样式进行详细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CO_2气(藏)分布与断裂组合样式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渤海地区存在4大类断裂组合样式:伸展断裂及
与市民社会在16世纪以来就作了准备而在18世纪大踏步走向成熟的过程相适应,近代市民社会理论亦是在16-17世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从马基雅维利到洛克的200多年里,近代市民社
徽州目前存世家谱有2000余部之多,分藏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二十几家馆藏机构,是研究徽州宗族社会历史变迁的珍贵资料.《绩溪城西周氏宗谱》收藏于国家图书馆,其编修秉
地方文献是反映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以及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是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基础,是传承地方文脉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地方历史文献的征集,经过进馆加工、整理
通过2010—2014年在崤山地区开展的1∶5万区域矿产调查工作,系统总结了该区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结合取得的区域地质、地球物探、地球化探和遥感解译等成果,运用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