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教师如何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gmx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教师本人提高自身修养、增强个人魅力和直观激趣、实验导趣等授课方式诸方面探究初中生物新教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展现教师的个人魅力。旨在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生物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 生物 教学 激发 兴趣
  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如果每位教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学生的学习就会是幸福的、快乐的。
  一、提高自身修养,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感情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产生兴趣的关键,事实上很多学生对某门课程感兴趣,往往开始于对该门课程任课教师的喜爱。 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首先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之间的差距,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另外,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应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基本功。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要不断接受新知识,因为科学技术是一门艺术,需要多才多艺,学生也喜欢博学多才的教师。因为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去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
  二、巧妙导入新课,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
  1.故事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应精心构思设计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简短有趣而又能说明问题的故事情节。例如学习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介绍实验法时,可以引用这样一则小故事:古时候,人们第一次看到西红柿时不知可不可以吃,都不敢吃,怕有毒,其中有一个人说“来试一试”。这个人吃后不但没有毒死,还觉得很好吃,于是人们就开始吃西红柿。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实验法的重要性,从而为介绍实验学的一般步骤打下基础。
  2.实验导入
  实验导入可以让学生观察过程和结果,从而引出新课内容。例如:在讲“呼吸作用”时,教师事先准备好一小烧杯澄清的石灰水和一支吸管。上课时,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石灰水变浑浊了。从而引出在呼吸运动中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的道理。
  3.问题导入
  备课时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设计要巧妙,可以是富有趣味的问题,能引起学生兴趣,诱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入新课,也可以是承上启下的问题,通过温习旧知,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并引出新知,吸引学生很自然的进入到新课之中。
  三、注重实验教学,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科学实验。实验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加强演示实验。讲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时,教师需要演示三个小实验,第一个是用碘酒来鉴定馒头屑或面包屑中的主要成分;第二个是向鸡蛋清中加入少量开水,观察现象;第三个是用牙签蘸少许食用油在白纸上,观察现象,这三个实验的现象都非常明显,尤其是第一个小实验,馒头屑或面包屑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证明了馒头屑或面包屑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2. 增加实验,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生物课的实验内容很多,如初一生物课在学习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时,可以探究光照和水分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取三个玻璃杯,在底部各放一张滤纸,在滤纸上各放一些小麦种子。前两个杯子中加入的水仅仅淹没小麦种子的一部分,第三个杯子中加入的水足足淹没全部小麦种子。第一个杯子放在阳台上,第二个杯子放在黑暗的柜子中,第三个杯子放在阳台上,连续观察一周时间。等第二次上课提问时,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纷纷介绍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前两个杯子中的小麦种子都已经萌发长成了两寸左右的幼苗,第一个杯子中的幼苗颜色翠绿,第二个杯子中的幼苗颜色发黄,而第三个杯子中的小麦种子几乎没有萌发。这说明了小麦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水分和空气, 小麦幼苗的生长需要适宜的阳光。
  从中我们可感受到实验对于学生有着多么大的吸引力。小麦种子的萌发,对于我们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可对于初一这些刚刚开始系统地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学生来说却是多么的神奇,实验将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四、加强直观教学,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
  实践证明,学生对生物活体(实物)、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有很大的兴趣,而对幻灯、投影、录像、电视、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更感兴趣。因此,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尤其是能引起上课容易分心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求知识。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利用挂图讲动植物的细胞结构和分裂知识,利用模型讲述心脏的结构,利用演示实验讲述植物的蒸腾失水、种子萌发释放二氧化碳、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知识。在讲述远离烟酒时可以在多媒体教室给大家播放一些有关酗酒、吸烟危害人体健康的专题片,使学生能直观清楚的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对人体的危害。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利用教具、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生物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身心特点,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善于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在"乐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只要教师开动脑筋,克服困难,不断改进和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随着学生学习兴趣的日益浓厚,相应再讲授生物学的应用和发展,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科学在二十一世纪的重要性。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有助于生物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是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需要,也是体现主体性教学的一种现代教学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先提出问题,着眼于学生,抓住教学契机,让学生自己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的发现性思维及多样性思维和自我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教学 契机 自主 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是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需要,也是体现主体性教学的一种现代教学思想。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尝试、启发、点拨的方法,
目的:了解天津市儿童医院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病原分布,鼻病毒感染状况,以及鼻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Lowell评分、肺功能特点。方法:对479例患儿进行病原学检测,包括采用
摘要:现在数学教学怎样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学习兴趣。从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突破旧的教学方式不断地推进教学改革。  关键词:探究式 探索 思维  所谓探究就是探索与研究,探与究是相辅相成的。探是究的前提,究是探的进一步延续和深化。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发现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模
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联合高频超声(HFUS)对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螺旋CT和HFUS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对比分析单项检查及联合检查和病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特别是家长、学生和老师对于这个问题更是特别关注。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也是近几年来学者研究的热点。这篇文章主要从家庭环境这个影响因素入手,以客观的家庭环境和主观的家庭环境两个角度,概括一下其对创造力影响的相关研究,此外,还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进一步为营造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家庭环境提供借鉴。  关键词
在数学教学中,后进生们的共同特点是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和学习兴趣,他们往往先是厌恶,而后放弃,最后自暴自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转化,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加强直观教学。  初中学生模仿能力强,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样板,他们对学生语言习惯和能力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果教师的语言不够准确规范,会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模糊的理解。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数学教学的直观性,
摘要: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的意义,探讨了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现实作用,并对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理性思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 勤工助学 书协会  高校图书馆肩负着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是大学生课外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随着高校的扩招、办学层次的提高以及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深入开展,高校图书馆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挑战。采用大学生参与图书馆的管理,不
新的高考形势下,高三数学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去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压力很大,众所周知高三数学教学工作主要是复习,而复习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一轮复习重在基础,在抓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肾动脉血流频谱参数、血浆内皮素-1、一氧化氮含量、血脂水平与正常妊娠各项参数比对,探讨内皮素、一氧化氮及血脂对血管内皮功能、肾动脉血流动
目的:观察2010年11月-2011年5月在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的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该组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并获得支气管灌洗液(BALF),提取目的DNA片段,经Nested-PCR快速诊断MP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