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失代偿性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与易损期预后的关系

来源 :西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kym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与易损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HFpEF患者作为心衰组,以易损期间(出院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全因死亡或因心衰再入院作为预后标准,将预后良好的患者作为预后良好组(n=72),预后不好的患者作为预后不良组(n=38),同时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者(n=90)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心衰组与对照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差异及心衰组患者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与易损期预后的关系,对心衰组患者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与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脑钠肽(BNP)及肌酸激酶(CK)]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对两者预测易损期预后的的价值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 心衰组的血清血红蛋白与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cTnⅠ、BNP及CK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预后不良组的血清血红蛋白与白蛋白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cTnⅠ、BNP及CK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均与cTnⅠ、BNP及CK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血红蛋白截断值为129.12 g/L,预测急性HFpEF患者不良预后曲线下面积0.861,敏感性83.87%,特异性86.21%;血清白蛋白截断值为36.49 g/L,预测不良预后曲线下面积0.774,敏感性70.97%,特异性86.21%.结论 低血清血红蛋白与低白蛋白水平是急性失代偿性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在易损期出现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两者水平越低,易损期的预后越差.
其他文献
我国医联体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竞争是促进医疗服务能力迅速提升的最有效手段,两者不是矛盾的对立面,而是目标一致的统一体.本文从医联体建设的类型选择、参与主体和竞争方向三个方面,分析医联体建设的资源统筹与有序竞争之间的关系,提出要设置层次分明的医联体建设规划、控制医联体规模、注重本地医疗人才培养,以及关注区域资源统筹的公私竞争和法人治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