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与社会》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的转变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仅给《历史与社会》教师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从中找到适当合理的位置。
  
  一、学习方式的概念
  
  我们说,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学习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学校教育采用的学习方式。一般是老师讲,学生记;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另一种是在传统学习方式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极建构和合作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
  
  二、传统学习方式的不足
  
  在传统的《地理》课学习中,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倾向于采用被动的、接受的和封闭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忽视发现和探究的价值,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例如:过去学习《日本》时,学生只需记住日本的自然特征、工业分布及重要城市则可以应付考试了。这使得地理课堂变成了学生单纯接受书本中可能考试的内容,学习活动完全变成了被动接受和机械记忆,而忽略了用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了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智力水平的发展,应转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三、新课程改革要求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新一轮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因此,《历史与社会》学科学习方式的转变要体现课程改革的这些理念,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它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重要含义就是主动学习。它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这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
  例如:我在讲《中国旅游业》之前,就告诉学生,我们诸暨正在积极开发“斗岩,西施殿——五泄风景名胜区”,努力建设旅游大市。根据这一情况,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有关内容,写一篇有关诸暨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及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文章,时间为一星期。讲到旅游,学生兴致勃勃,情绪高涨,他们忙着阅读课文,从报刊上收集有关资料,有的学生还去实地考察。虽然学生们的一些见解颇显幼稚,写出的文章力度不够,但对于这些初中学生而言,重要的不是成果,而是在这一过程中学会获取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学习兴趣,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的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例如:学习《长江》时讲到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我就向学生介绍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的受灾情况,并让学生观看录像。然后反问:引发这次特大洪水的原因,除了气候方面的因素外,难道与人类的活动无关吗?学生看到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场面,一幅幅发人深省的画面,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同时也开始思考人类应向何处发展。同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到了原因并明确了方向:近年来,长江中上游森林被砍伐,植被遭严重破坏,流失的泥沙淤塞了江河,所以长江狂怒了。为了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协调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们《历史与社会》教师在课堂中教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责任心也不断加强。这就要求我们学科教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不断强化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编”出既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有用,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科书”,使学生能为自己负责,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2.探究学习。探究学习,也称发现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引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这种学习方式旨在从根本上改革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从学生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例如:学习“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时,首先让学生知道西北地区干旱缺水,植被覆盖率低,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接着给学生提供一篇文章“苏尼特草原见闻:草原和戈壁的启示”。最后引导学生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及前面所学的有关知识,分析怎样保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学生通过学习、讨论,发现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经营粗放,超载放牧和盲目开发,导致草原严重退化、沙化和沙漠面积扩大),然后分析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危害(不仅阻碍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还严重影响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最后还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林、大力发展人工草场、推广栏养和封沙育草等)。通过探究学习后,学生又反过来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提出了相关的问题,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独立、自由地思考,使学生在体验和创新过程中学习。
  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合作学习的主要活动是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活动,它首先要制定一个小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对小组总体表现进行评价。合作学习的展开,往往是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讨论。例如:为了加强认识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位置及轮廓,我把全班划分为六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把桌上分散的省级行政单位拼合成一幅中国政区图,拼好后,放在课桌上,由老师评定,看哪一组拼得又正确又快。接着教师又出示某省级行政区的图形,又由每组拼出其周围的省区,看哪组拼得最快最好。最后教师作出合理的评定。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动手能力,又增强了他们之间的合作精神。另一种形式是在合作学习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和全校交流。例如现在全球普遍关注的“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等等,就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条件还可以进行全校交流。
  总之,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角色定位有关。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是教师首先要转变学生观,然后才能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把被动的学习方式作为辅助,而把自主的学习方式作为主导,从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彰显学生学习的价值,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阐述项目经理应具备的素质及项目经理的职责和工作原则;通过分析说明当好项目经理的关键是做好项目初始阶段的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为世界了解中国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路线以及发展成果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承担着对外宣传中国的重要作用。由于《政府工作报告》是政治文件,其文本翻译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学生学习的方向,而在美术学习中,鉴赏能力是重要的技能,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鉴赏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本
介绍了INTRANET的概念 ,基于INTRANET的MIS模式 ,以及INTRANET对MIS建设带来的思想革命。
随着临床静脉输液的普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广泛开展[1],许多价格昂贵的抗生素正在大量地应用于临床,单位体积液体剩余量的价值也就越来越高.我们连续2天对4个科室42瓶(100
期刊
针对无线异构网络节能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可依据流量动态变化进行自动调整的无线异构网络终端接入控制机制。首先分析了异构蜂窝网络系统模型,包括业务量模型和异构基站能耗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求逐渐提高,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文章首先概述了功能翻译理论,然后提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英语翻
数字革命改变着今天的学习方式,要增强高职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进行混合式教学是当下的一种路径选择。在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建立起新型的以学生为中